慧遠大師為我國淨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山西崞縣)人,俗姓賈。十三歲,遊學許昌、洛陽,博通六經、老莊之學。二十一歲,偕弟慧持於太行恆山(河北曲陽西北)聽道安大師講《般若經》,有所領悟,慨嘆“儒道九流皆糠□”,與弟俱投道安大師座下,剃度出家。
師精於般若性空之學,年二十四即登講席,時引《莊子》一書以說明佛法的實相義,使惑者曉然領解,自是,道安大師乃聽其不廢俗書之議。東晉太元六年(381),南下廬山,住東林寺傳法,門人甚眾。師致力於經典的研究,常慨嘆江東之地經典未備,禪法不聞,律藏殘缺,於是命弟子法淨、法領等,遠尋眾經以傳譯之。每逢西域三藏,輒懇惻咨訪。太元十六年,迎請罽賓沙門僧伽提婆譯出《阿毘曇心論》、《三法度論》等。
聞鳩摩羅什入關中,即遣弟子道生、慧觀、道溫、曇翼等赴長安師事之,學習龍樹系的空觀大乘,又常以書信與羅什往返研討義理。曇摩流支來華時,師曾遣弟子曇邕參與譯出《十誦律》。又自長安迎請佛陀跋陀羅至廬山譯出《達磨多羅禪經》。於宣揚大乘般若學的同時,也提倡小乘禪數之學。對改革中國佛教問題,更有其深遠的見地。
元興元年(402),師與劉遺民等百餘同道創立白蓮社,專以念佛為修行法門,共期往生西方淨土,三十餘年未曾出山。元興二年,桓玄下令沙汰沙門,令沙門盡敬王者,師乃著《沙門不敬王者論》,闡論出家眾對王權並無屈服的必要,針對當時王權統治下的佛教,主張保有佛教的傳統性。
師內通佛理,外善群書,為當代所宗,亦受國外僧眾所欽敬。廬山的東林寺為當時南方佛教中心,與羅什所居止的長安中分天下。著有《廬山集》十卷、《大乘大義章》三卷、《明報應論》、《釋三報論》、《辯心識論》、《沙門袒服論》各一卷及《大智度論抄序》等。
慧遠於廬山名震南北之時,鳩摩羅什以一代佛教權威的身分被迎進長安。不久二人即開始通信往來,鳩摩羅什把慧遠看作“東方護法菩薩”,慧遠在書信中一再表達出對羅什的誠摯之情,並以袈裟和天漉器相贈。在涅槃常住的說法尚未傳入中土時,慧遠即主張佛是常住不變的,並撰寫《法性論》,說明究極之道是常住不變的。羅什閱此《法性論》後,以為慧遠雖尚未見到經典,但其主張都契經契理,而給予很高的讚嘆。
又據《高僧傳》所載,羅什譯出《大智度論》百卷後,秦主姚興以此論贈予慧遠,並且致書慧遠,請其為《大智度論》撰寫序文,以闡揚龍樹菩薩造此論的本懷。慧遠此時已七十餘高齡,雖然婉拒撰寫序文之事,但對《大智度論》的研究,卻是興趣盎然。他覺得百卷部頭,份量太多,文句繁雜,初學不易入門,於是摘抄扼要的部分,作《大智論抄》二十卷,讓學者較易理解。
慧遠雖然大小乘兼修,空有二宗並學,但也意識到自己對於佛典的理解尚有不透徹之處,所以屢次向羅什請教佛學方面的問題。慧遠提出數十條佛學疑問,向羅什請益,羅什一一作答。本書就是集羅什與慧遠的問答而成,共分三卷十八章。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內容以羅什的覆書占絕大部分,所以又稱《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本書以鳩摩羅什回答慧遠提出的佛教義理疑問,顯示出當時佛學的水準,尤其對往後在理解佛教思想史上,不僅具有相當貢獻,同時對印度和中國的思維,在程度對比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今收錄於《卍續藏》第九十六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相關詞條
-
法門大義
法門大義是一個佛教辭彙,出自《 佛學大詞典 》中的記載。
簡介 相關內容 -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是一本就鳩摩羅什就大乘經中之深義,對廬山慧遠所提問題之回答的書籍,分為三卷,包含十八問答。
-
養鬼為禍
章:結論第二百七十五章:大義第二百七十六章:回擊第二百七十七章:接盤第...十二章:死門第十三章:意外第十四章:陰陽第十五章:始末第十六章:逃離第...第九十九章:閨秀第一百章:再臨第二卷第一百零一章:合作第一百零二章:反叛...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
鳩摩羅什[東晉時期後秦高僧]
,題為《大乘大義章》或《鳩摩羅什法師大義》,三藏大師圓寂前與眾僧道別時曾說...,從大乘僧人、莎車王子須利耶蘇摩誦讀《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復...,廣習大乘經論,講經說法,成為中觀大師。時槃頭達多從罽賓到龜茲,羅什曉...
人物生平 佛教作品 傳佛足跡 弟子介紹 人物評價 -
無盡丹田
大乘秘法。由治療丹田進化而來。煉寶丹田:排名第30位,顧名思義和陣法丹田...
作品信息 作品榮譽 作者信息 修煉體系 丹田天賦 -
正覺電子報(第四十二期)
鈍鳥與靈龜(連載十七) 平實導師 師說法,不立窠臼、不守規轍,大率如此,不可概舉。嘗垂語問學者:「我這裡無法與人,只是據款結案。...
鈍鳥與靈龜(連載十七) 明心與眼見佛性(連載三) 學佛的覺醒(連載七) -
從神跡走出的強者
書和作者作者介紹作者:杜燦性別:男年齡:27漢族四川。來自美麗的觀音故里,遂寧,是個舒適、悠閒小城市,作者本人是這個城市悠哉哥們...
書和作者 內容介紹 世界背景 -
六經十一論
唐・地婆訶羅(即日照)所譯之《大乘密嚴經》三卷。 十一論...聖教論》�二十卷,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 (3)《大乘莊嚴經論...淨二譯,今已不傳。《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末)曾引用此論。民國以後,此書...
-
帶著鬼姬闖戰國
公主 第十四章 強悍的彩公主 第十五章 眾公主們 第十六章 眾吃貨公主...的警告(上) 第一百章 蘿莉的警告(下) 第一百零一章 噩耗傳來 第... 第一百一十章 忍耐與大局觀 第一百一十一章 晴天霹靂 第一百一十二章 哀...
作品簡介 作品目錄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