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但是語言的總數卻超過5000,因此大部分的言語社會和個人都是雙語或多語的。目錄
1 言語社會的多語現象1.1 華人世界的多語現狀
1.2 導致多語的因素
1.3 對於多語的誤解
2 個人的多語現象
2.1 定義的模糊性
背景
言語社會的多語現象世界上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國家將兩種或多種語言定為官方語言。但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單語國家。即便是那些大多數公民都只使用一種語言的國家,也存在著數量可觀的使用其他語言的族群。譬如,中國南方的大多數方言如吳閩客粵等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的語言,此外在邊疆地區也通行著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等。在美國,有大約10%的人口不說英語。在英國,有超過100種不同的少數民族語言。在加納、奈及利亞等其他非洲的單一官方語言國家,多達90%的人口能夠熟練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
能夠使用多種語言的人口可能多數都生活在單一官方語言國家。因為絕大多數多官方語言國家的幾個不同語言族群都彼此獨立地生活,例如比利時、瑞士和前南斯拉夫。
華人世界的多語現狀
中國大陸:國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但是一些地方方言譬如吳語、閩語、客家話和粵語等,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在少數民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也被廣泛使用並享有一定的法律權利及保護,例如西藏的藏語、新疆的維吾爾語和內蒙古的蒙古語。
台灣:官方早期獨尊國語且壓抑其他語言,故目前成為族群間通用語。其次廣泛使用的有台灣話(閩南語分支)與客家話。部分原住民亦有其南島語系語言。另外年老者因日治時期教育,以及年青人哈日而能通曉日語,最普通外語則是英語。隨著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台灣政府預計賦與國語以外語言官方地位,扶助日漸式微的語言。
香港:官方語言是英文和中文,而粵語就是使用最普遍的語言。在一般的中學和國小,都設有國語科。自從香港主權移交以來,學國語者日增。除了上述的“兩文三語”外,部份香港人,尤其是較年長、早年曾居住中國大陸的人,更能操流利的潮州話和福建話等南方方言。
澳門:官方語言是漢語和葡萄牙語。澳門人主要使用粵語,也有部分居民使用國語。漢語是所有學校的必修課程,而葡萄牙語主要在一些政府開辦的學校內教授。此外,許多學校也開設了英語課程。
新加坡:英語、華語(即漢語國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都是官方語言,其中英語為不同族群之間交流的共同語,通用的英語方言為新加坡英語,該方言為英語融合多個亞洲語言而形成,並無官方地位。新加坡的華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因此民間也通行粵語、閩南語和客家話,但青少年一代多已放棄祖輩使用的漢語方言,改用華語或者英語。
馬來西亞檳城:馬來西亞的國語為馬來語,但是英語、華語、泰米爾語也通用。大部分的檳城華人都會兩種以上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中,檳城華人主要使用檳城福建話,也有人使用粵語和客家話。檳城福建話是中國福建的多種閩語次方言的融合,同時也從馬來語、英語和漢語其他方言中吸收了不少成分。
導致多語的因素
因為歷史的因素,導致某個言語社會的多語現象的因素比較複雜。一般而言,使用多語是該言語社會的成員自己作出的選擇,但有時也可能出於其他外來的原因。
政治:兼併、重新安定聚居地、以及其他的政治和軍事行動都會立刻影響到語言。人民有可能成為難民並被迫學習他們新的聚居地的語言。當某個地區被外族侵占後,該地區的人們也可能學習外族的語言。
宗教:人們可能因為宗教的原因離開一個國家遷往另一個國家,而他們因此也必須學習新的語言。
文化: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學習一個族群的語言往往是因為和該族群產生了文化認同,其中國族認同扮演著尤其關鍵的角色。
教育:為了能更方便地獲得知識,人們會願意學習其他強勢的語言。譬如中世紀歐洲人學習拉丁語和現代人學習英語。
經濟:出於生計的壓力,經濟落後地區的人口會大批遷往經濟發達地區,從而改變經濟發達地區的言語社會的語言使用狀況。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天的美國和歐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雙語和多語現象。
自然災害:洪水、火山爆發、饑荒以及其他的自然災害都有可能促使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當這些難民定居到新的聚居點後,新的語言接觸就產生了。
對於多語的誤解
對多語的誤解幾乎貫穿著人類的歷史。《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遠古人類只說一種語言,連口音都是一樣。當時人類準備聯合起來興建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畫,耶和華打亂了人們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畫遂流產。該塔被命名為巴別塔。“巴別”在希伯來語中是“變亂”的意思。
儘管語言多樣性的重要性不斷地被強調,但直到現代仍有許多人認為多語現象是一種浪費,所有其他的語言都應當被一種或是若干種強勢語言所取代。他們認為,統一的語言能夠消除人們彼此間文化認同的隔閡,意味著人們能夠更輕鬆、更親密、更徹底地交流,而且還可以省掉多語資源之間的翻譯與流通所耗費的昂貴開支——而且更重要的是,單語能夠維繫一個國家所有國民的國族認同的一致性。
打壓多語在不同的歷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形式。例如,美國在兩百多年來曾經開展過一系列的“獨尊英語運動”(English-only movement)。19世紀時,英國曾經壓制威爾斯語,在校園裡說威爾斯語的孩子都要被掛上寫著“Welsh Not”的侮辱性的牌子。而中國近一個世紀來的語言政策也是以獨尊國語為表現形式的。在當代中國還有不少觀點指責校園開設過多英語課、呼籲用人單位放低就業的外語門檻、以及抨擊一些地方開展方言鄉土教育(例如上海、廈門)。
個人的多語現象
廣義地說,一個可以操多語的人,指的是任何可以用多種語言和別人交流的人。在某個多語使用者所使用的語言中,至少有一種是他在童年學習語言時就開始學習的母語(也稱作“第一語言”)。一般地說,母語是一個人所能使用的最熟練的語言,它會深刻影響到其他後來學得的語言。有些兒童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掌握了兩種甚至是多種語言,但即使是這樣,其中一種語言的熟練程度也會高於其它種語言的熟練程度。
定義的模糊性
幾乎不可能用量化的手段來判斷什麼樣的人是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因為使用一門語言的能力牽涉到聽、說、讀、寫以及發音、語法、辭彙、語用等等多方面的技巧。因此,多語使用者的每一門語言並不一定都要達到接近母語的熟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