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是個大家熟悉的名詞,但當它與“計算”相結合,它的含義就演變的泛泛而且虛無飄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雲計算早已是IT業界的熱點和趨勢,被稱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式”。
雲計算
雲計算如此受追捧,那么它究竟是什麼?有人說雲計算就是基於網際網路的計算,有人說雲計算就是格線計算,也有人說雲計算就是實現“軟體即服務”,也有人說雲計算就是建雲中心、做鏡像……,業界對於雲計算概念的定義和看法莫衷一是。也有人這樣比喻,雲”,既是對那些網狀分布的計算機的比喻,也指代數據的計算過程被隱匿起來,由伺服器按你的需要,從大雲中“雕刻”出你所需要的那一朵。
雲計算是一個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利用高速網際網路的傳輸能力,將數據的處理過程從個人計算機或伺服器移到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集群中。這些計算機都是很普通的工業標準伺服器,由一個大型的數據處理中心管理著,數據中心按客戶的需要分配計算資源,達到與超級計算機同樣的效果。
“雲端”
雲計算是個熱度很高的新名詞。由於它是多種技術混合演進的結果,在國外知名公司的推動下,發展極為迅速,對業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隨身碟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幾個這樣的“雲”,其他IT巨頭,如微軟、雅虎、亞馬遜也有或正在建設這樣的“雲”。
作為雲計算概念的提出者和倡導者,國外廠商在雲計算領域處於絕對領先的位置。
中國角色猜想
雖然IBM、谷歌、微軟等國際巨頭在雲計算方面優勢明顯,但我國的雲計算體系不應該由國外企業來做。 未來的電子政務等工程都會用到雲計算,出於安全保密考慮,還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雲計算更為可靠,中國應該像電力管制一樣,由國家集中掌控雲計算。而在具體落實上,實行政府主導,國企建設。建立自主雲計算平台的最大意義就是打破壟斷和保障安全。
國內伺服器廠商在雲計算上面起步晚,與國外廠商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我們也不妨猜測一下“雲時代”中國的角色。
雲計算在廣義上也被認為通過建立網路伺服器集群,向各種不同類型客戶提供線上軟體服務、硬體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不同類型的服務。而這一理念與曙光公司這些年來堅持構建超級計算中心的理念相一致。以曙光5000A為依託的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通用計算平台,為教育、氣象、石油、電力、核能利用、航空航天、金融生命科學、土木工程、航天航空等10多個領域,為大規模計算複雜技術和企業套用提供解決方案,在各領域中都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前不久,曙光還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簽署合作協定,三方將共建中科院格線超級計算平台,將網際網路上的超級計算機連線起來,以滿足大規模計算的需求,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也可以這么說,商用超級計算中心就是雲計算中心。
曙光宏計畫
據悉,在2009年曙光將推出面向區域和行業超級計算中心的“宏計畫”,本計畫主要以提高區域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強有顯示度的IT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域IT平台的水平更好地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為基準,以曙光的品牌、建設超算中心的成功案例和運作超算中心的經驗為根本,為各省(含直轄市)中心城市建設超級計算中心。其實早在2003年,曙光就為我國甘肅高性能格線計算中心提供了當時國內性能最高的UNIX超級伺服器曙光3000和曙光1700作為計算服務的主節點。為整個西部的國家格線建設,為使我國西部地區實現資源共享,消除資源孤島奠定重要基礎。08年中國首台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的正式下線,它以峰值速度233萬億次、Linpack值180.6萬億次的成績再次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令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通用高性能計算平台。
目前,曙光已經與相關機構合作在合肥、西安、上海等地陸續建立了基於格線研究的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陸續推出面向格線的4000A、4000H、4000T系列高性能計算機以支撐起中國格線的核心計算環境。
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的飛躍。2008年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他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技術和市場經驗,從而決定了2009年將是雲計算實現質的飛躍的一年,雲計算服務體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服務呈現的多樣性將會超出人們的想像。在國外廠商一統天下的局面下,國內民族品牌也將奮起直追,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