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龍錦

夔龍錦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實物呈黃棕色。地經淺棕色,花紋經為深棕色,亦即用甲、乙兩種染好的深色經絲,和一種顏色的色緯絲交織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實物呈黃棕色。地經淺棕色,花紋經為深棕色,亦即用甲、乙兩種染好的深色經絲,和一種顏色的色緯絲交織。花是四枚變化組織,用提花機織成。花回的長度為2.1厘米,寬度為2.3厘米。夔龍錦主要取材於殷周彝器上的夔龍飾,整幅紋樣有變形的夔龍翱翔雲遊,安詳地戲耍火珠,與此相配合的耳杯紋布局協調,整體效果生動簡練。

夔龍紋

(kuí lónɡ wén)
古鐘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紋飾。也稱夔紋。
補充:一種瓷器裝飾紋樣。夔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述:“夔如龍一足”。
夔紋始流行於商、西周青銅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紋飾均模仿當時的青銅器,因此也有印夔紋裝飾的。瓷器上的夔紋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紋罐、嘉慶青花夔龍福祿萬代瓜棱形龍耳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