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夏柄鏽菌
拉丁學名PucciniaaestivalisDietel
參考文獻
Bot.Jahrb.34:585,1905;Cummins,TheRustFungiofCereals,GrassesandBamboos,p.91,1971;Zhuang,ActaMycol.Sin.5:138,1986.
形態描述
夏孢子堆生於葉下面,小,圓形或橢圓形,有破裂的表皮圍繞,散生,粉狀,黃褐色或肉桂褐色;側絲多數,頭狀,淡黃色,頂壁4-7μm厚;夏孢子近球形,倒卵形或寬橢圓形,18-25×(13-)16-20μm,壁1.5μm厚,黃褐色或肉桂褐色,有刺,芽孔3-4個,腰生;休眠夏孢子倒卵形或梨形,22-33×18-22μm,壁2-2.5μm厚,栗褐色,有刺,芽孔3-4個,腰生。
冬孢子堆形同夏孢子堆,色深,冬孢子橢圓形、棒形或矩圓形,25-40×10-15μm,頂端圓,基部漸狹,隔膜處不或稍縊縮,側壁1.5μm厚,頂壁3-7μm厚,淡黃色,光滑;柄淡黃色,短,易脫落。孢子成熟後即萌發。
分布情況
中國分布藎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Makino湖北:秭歸(65499)。
竹葉茅Microstegiumnudum(Trin.)A.Camus西藏:林芝(45352,45353)。
世界分布日本,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討論
此菌在我國由Cummins(1951)首次在安徽青陽發現,寄生在矛葉藎草(ArthraxonlanceolatumHochst.)。由於標本(周蓄源1479,1932年11月采)缺花序,未能確認寄主,暫不引用。
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七)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七期:鏽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