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豹鞘鏽菌
拉丁綱名 | Basidiomycetes |
中文綱名 | 擔子菌綱 |
拉丁目名 | Uredinales |
中文目名 | 鏽菌目 |
拉丁科名 | Melampsoraceae |
中文科名 | 柵銹科 |
拉丁名 | Coleosporium campanumoeae |
中文名 | 金錢豹鞘鏽菌 |
定名人 | Diet. |
參考文獻 | Melampsoraceae |
鏽菌區系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摘 要: 對北美、歐洲、亞洲和中國的鏽菌區系研究歷史與現狀作了全面評述,並將我國鏽菌多樣性研究劃分為3個階段。
關鍵字:鏽菌;區系;歷史;進展
中圖分類號:Q939.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461(1999)02-0057-11
Histories and Advances of Rust Flora Researches
Cao Zhimin
Faculty of Resources,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Li Zhenqi
Dept. of Plant Protection, Nor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ies and advances in rust flora researches of North America, Europe, Asia and China were reviewed, and the diversity investigations in China are divided up three periods.
Key words rust fungus; flora; history; advance
自本世紀30年代以來,無論是傳統的植物學家還是現代的真菌學家,都試圖對某一國家或某 一地區包括鏽菌在內的真菌種類、寄主及分布特徵進行研究[1~7]。其中,鏽菌區系研究成為真菌分類學、植物病理學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基礎研究,為真菌區系研究的重點。
1 國外鏽菌區系研究回顧
鏽菌主要分布於溫帶,特別是北溫帶。因此在世界範圍內,鏽菌區系研究工作開展得較早、且較為系統深入的地區主要是位於北溫帶的國家和地區。
1.1 北美地區
世界上面積最大、且較早取得成果的鏽菌地域性區系研究當屬J.C.Arthur(1907,1929,193 4)等對美國、加拿大鏽菌的研究〔33~35〕。《美國和加拿大鏽菌手冊》(Manual of Rusts in United Stated and Canada)記載了北美地區鏽菌32屬(形式屬除外)、690餘種,對每種鏽菌給予形 態描述和圖解,並指出了其寄主名稱和分布。較完整地展示了 本世紀初北美地區鏽菌區系研究的成果,成為鏽菌鑑定、分類的經典之作。但由於該區系研 究工作開展較早,難免出現許多偏差,在該手冊於1962年正 式出版時,由G.B.Cummins對鏽菌種名做了補充修定。時隔10餘年,作為北美鏽菌區系研究 的繼續和擴大,Cummins(1971,1978)先後就世界範圍內的禾本科植物鏽菌,以及北美地區菊 科、豆科植物鏽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類研究〔43,44〕。他在《禾草及竹類銹 菌》中,總結出禾本科植物鏽菌 419種;《北美菊科、豆科鏽菌》對該地區這兩科植物鏽菌作了全面記載和描述(其中柄銹131種)。進入80年 代,Leon-Gallegos & Cummins(1981)完成了墨西哥鏽菌區系的調查〔81〕。至此,北美鏽菌區 系研究得以全面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在這期間,W.G.Ziller(1974)還專門就加拿大樹木銹 菌區系作了研究〔139〕。直到作者〔22〕開展這一研究以 前,此類研究很少。
1.2 歐洲地區
英國的鏽菌區系研究始於50年代初〔124〕。經過數年努力,M.W ilson & D.M. Henderson(1966)完成了英國鏽菌區系研究〔125〕。其研究專著 《英國的鏽菌 》記述了約250種鏽菌,涉及28個屬(其中形式屬一個)。同Arthur(1934)相比,Wilson & H enderson在鏽菌種的鑑定、命名上,明顯地吸收世界鏽菌分類研究的新成果,並按國際植物 命名法規,嚴格地規範了許多鏽菌名稱。但與其他國家研究相比,英國人在鏽菌種 的處理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帶有“大種化”的趨勢。即,將許多在形態上頗為相似 的種以變種(var.)、專化型(f.sp)或小種(race)的形式置於一個“種”之下。如該書將英 國的至少8種鞘鏽菌〔50〕統一定為一種,即款冬鞘鏽菌(Coleospori um tussilaginis (Pers.) Lev.),然後在該種下再劃分出11個小種。儘管這些“ 小種”一般都被看作獨立的種〔79,80〕。 類似的 處理也表現在柳葉柵鏽菌(Melampsora epitea Thüm.)的鑑定上。這種大 種化的分類方 法,顯然是受到了植物鏽病研究者的影響,因而從某種意義上有著套用方便的優點。但從菌 物系統研究的角度考慮,這種分類不免過於簡單、籠統而不盡合理。
覆蓋北溫帶最大地域的前蘇聯,於50年代基本完成對橫跨歐亞的大範圍國土上的鏽菌區系的 調查,證明有43屬(含形式屬)、約900多種鏽菌。並有全蘇聯Melampsoraceae鏽菌專著 出版〔80〕,對該科19屬、約180種鏽菌作了詳 細描述。但未能 就Pucciniaceae鏽菌編志。相比之下,Z.M.Azbukina(1974,1984)對俄羅 斯遠東地區銹 菌區系的研究較為系統、深入〔36,37〕。共記載了該地區鏽菌530種,並據此對 該地區的鏽菌區系特 征進行了分析,指出蘇聯遠東地區鏽菌區系地理主要為東亞成分〔38〕。
歐洲其他國家,如芬蘭、西班牙、羅馬尼亞等差不多於本世紀上半葉相繼開展了鏽菌區系調 查〔49,82,105〕。其中,來自我國 內蒙的鏽菌新種,羊臭虎耳草柵鏽菌(Melampsora hirculi Lindr.)由Lin droth早期 記載於《芬蘭鏽菌》中。Gumann(1959)對中歐地區鏽菌做了大量記述〔48 〕。T.Majewski(1977,1979)完成了對波蘭植物鏽菌區系的研究〔88、89〕。
1.3 亞洲地區
處於東亞的日本,從上世紀末開始,以N.Hiratsuka為代表的一批鏽菌分類學家就對其本土和周邊地區(包括韓國、我國台灣省和東北等地)的植物鏽菌進行了調查,發表了許多新種 〔69〕。至今,由日本人命名的鏽菌名稱累累可見〔104〕。日本人K.Sawada(澤田 兼吉)從1920~1959年,連續發表了《台灣產菌類調查報告》共11篇〔106~108〕。經近百年的研究,日本積累了大量的鏽菌分類、區系研究資料,從而使該國在此領域的研究處於世 界領先地位,厚達1 200餘頁的《日本鏽菌區系》(The Rust Flora of Japan)於1992出版〔74〕。該書凝結了日本幾代人鏽菌區 系研究之成果,共收錄、描述了日本及周邊地區(如我國台灣省)的鏽菌總計57屬(其中形式屬3個)、793種。足見東亞地區鏽菌的多樣性。該書除對鏽菌種的形態、寄主及分布(包括世界分布)記述外,還正式採用了鏽菌目14科分類方案,反映了最新的鏽菌分類理論。因此,該鏽菌志成為目前研究鏽菌區系、特別是研究亞洲地區植物鏽菌區系的重要參考書。
在南亞,印度、巴基斯坦於50年代相繼總結了本國的鏽菌區系研究成果〔32,116,1 17〕 ,其中以印度人的研究較為廣泛深入。80年代 以來,G.Durrieu(1980)、Y.Ono(1990,1992)和I.Okane & M.Kakishima et al.(1992)等對 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的鏽菌區系做了進一步的研究,豐富了喜馬拉雅地域鏽菌區系研究的資料 〔47,95~97〕。
此外,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在本世紀早期開展了大洋洲地區鏽菌區系調查, 並有專著問世〔46,90〕。
2 中國鏽菌多樣性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我國地域遼闊,由北向南橫跨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幾個氣候帶,植被複雜,植物種類 約3萬種(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85~1987)。複雜的氣候和植被必然決定著包括鏽菌在內的菌物多樣性。然而,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的鏽菌區系研究工作起步較晚,以往的基礎薄弱,目前仍面臨艱巨的研究任務。時經大約一個世紀,中國鏽菌多樣性研究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2.1 以N.Hiratsuka、G.B.Cummins為代表的國外真菌學家(或植物學家)對中國邊緣地區鏽菌的調查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30年代,雖然我國學者對局部地區的鏽菌進行過調查。但主要是由外國人對中國西南地區、東北地區和台灣島的鏽菌進行採集、鑑定,並多在國外刊物發表。
有關中國境內鏽菌調查的報導最早可追溯到18世紀末。法國藥物學家N.Patouillard於1886 年首先報導了由M.Delavay采自雲南、西藏的兩個鏽菌新種〔98,99〕:繡球銹孢 銹(Aecidium hydra ngeae Pat.)和金錢豹柄鏽菌(Puccinia campanumoeae Pat.)。 在隨後10多年時間內,Patouillard(1888,1889,1890,1905)先後報導雲南4個鏽菌新種〔100~103〕:皺紋單胞銹(Uromyces rugulosus Pat.)、中國鞘柄銹(Coleopuc cinia sinensis Pat.)、老鸛草鞘銹(Coleosporium geranii Pa t.)和短柄銹(Puccinia delavayana Pat.et Har.);並建立了新屬——Coleopuccinia Pat.(鞘柄銹屬)。
1895~1897年,W.L.Komarov在東北地區採集植物標本的同時,也採集了58種真菌,發表於 “Fungi Rossiae Exsiccati”(Ⅰ-Ⅶ)〔77〕。這其中,有黃檗鞘銹(Cole osporium phellodendri Kom.)、榛膨痂銹( Pucciniastrum coryli Kom.)、茜草蓋痂銹(Thekopsora rubiae Kom.)和黑龍江單胞銹(Uromyces amurensis Kom.)等14個鏽菌新種。
從本世紀初到40年代,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主要由日本真菌學家對我國東北地區和台灣省 的真菌區系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
M.Miura(1928)在《東北植物志,第三輯。隱花植物,菌類》中報導了東北地區近490種真菌 ,其中有70餘種鏽菌為中國新記錄〔91〕。N.Hiratsuka (1941a,1942a)在《東北鏽菌區系資 料》(Ⅰ-Ⅱ)中記載了東北鏽菌19屬、120餘種〔64,66〕。其中新記錄有10屬19種 。他還先後就Puc ciniastrum、Chrysomyxa、Milesina、Hamaspora、Phragmidium、Phakopsora和Gymnospora ngium等鏽菌屬在東北及台灣的種類作了總結性報導〔54~61〕 。
台灣地區鏽菌區系調查工作 開展得較為長期而深入。在1920~1959年的近40a時間內,K.Sawada的《台灣產菌類調查報 告》連續發表11篇(其中最後一篇是在Sawada死後由R.Imazeki等集體編寫完成)〔106~1 08〕。該報告記載了包括鏽菌在內的台灣各類真菌達2500多種。H.Sydow & P.Sydow(1913、1914)先後記載台灣鏽菌50餘種〔109,110〕。發表新種15個。重要的有:竹葉蘭鞘鏽菌(Coleosporium arun dinae Syd.)、鹿藥柄銹(Puccinia smilacinae Syd.)、木岑葉懸鉤子多胞銹(Phragmidium rubi-fraxinifolii Syd.)、豆薯層銹(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和川上單胞銹(Uromyces Kawakamii Syd.)。這一時期,N.Hiratsuka為台灣地區鏽菌區系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63,65,68,70~73〕 。僅由他本人於1943年編著的《台灣鏽菌志》就收錄台灣省鏽菌316種。他與Y.Hashioka合作發表的“采自台灣的鏽菌”(Ⅰ-Ⅵ)先後共記載鏽菌230種。由N.Hiratsuka或與Hashioka共同命名的鏽菌新種達 23個。主要有,台灣邁爾銹(Milesina formosana Hirats.f.et Hash.)、 烏飯 樹金銹(Chrysomyxa taihaensis Hirats.et Hash.)、橋崗戟孢銹(Hamaspora hoshiokai Hirats.f)、川上品系銹(Hapalophragmium kawa kamii Hirats.)、台灣多胞銹(Gymnos porangium formosanum Hirats)、短柄傘銹(Ravenelia brevispora Hirats.f.et Hash.)和橐吾單胞銹(Uromyces liqulariae Hirats.)等。
S.Ito(1938,1950)將300多種台灣和東北地區的鏽菌編入《日本菌類志》〔75、76〕 。
至50年代初,外國學者〔40~42,62,67〕 還對我國華南地區的植物鏽菌作了大量報導。其中,Cummins根據周蓄源采自廣西、貴州和 安徽的標本報告鏽菌180餘種,發表新種達28個。如,懸鉤子裸孢銹(Caeoma cheoanum Cumm.)、香椿層銹(Phakopsora cheoana Cumm.)、樟生柄銹(Puccini a cinnamomicola Cumm.)、蘆葦長柄銹(Puccinia longinqua Cumm.)、楨楠柄銹(P uccinia machili Cumm.)、木姜子柄銹(Puccinia morata Cumm.)、中華柄銹(Puccinia sinicensis Cumm.)和廣西單胞銹(Uromyces kwangsianus Cumm.)等。
此外,M.Wilson(1919~1921)對四川、I.Joerstad(1959)依據H.Smith從1921~1934年所采 集的標本對四川及華北(河北、山西)地區的鏽菌作了報導,共84種,有10個新種〔78, 123〕。如:槭長 柵鏽菌(Melampsoridium aceris Joerst.)、刺夏孢柄銹(Puccin ia duplex J oerst.)和珠芽蓼柄銹(Puccinia vivipari Joerst.)等。
從1908~1909年,I.Miyake還在 長江流域採集了大量真菌標本,後在日本植物學雜誌發表,總計270種真菌,有42個鏽菌新 種〔92~94〕。
2.2 以王雲章、戴芳瀾為代表的中國老一輩真菌學家對國內鏽菌區系的初步研究
我國學者對國內鏽菌的系統調查開始於本世紀30年代。朱鳳美(1932)報告了杭州蘆葦鏽菌4 種〔10〕。劉慎諤、王雲章(1934、1935、1936)連續對華北地區植物鏽菌進行了調查〔85~87〕,報導202種鏽菌,其中4種為新種:茅莓多胞銹(Phragmidium rubi -parvifolii Liou e t Wang)、絲石竹柄銹(Puccinia gypsophilae Liou et Wang)、烏蘇里鳳毛菊柄銹(Puccinia saussureae-ussuriensis Liou et Wang)和塘沽柄銹(Puccinia tangkue nsis Liou et Wang)。王雲章(1938)報導了中國菝葜鏽菌5種,其中常綠菝葜柄銹( Puccinia smilacis-sempervirentis Wang)為新種〔118〕。1942 ~1943年,王雲章、孫萬祥和李建義赴太白山及其附近地區採集鏽菌標本,後經王雲章(1949)整理、鑑定,首次發表該地區鏽菌12屬、55種〔119〕。內有3新種:杯腺柳柵銹(Melampsora salicis-cap ularis Wang.)、頂葉鳳毛菊柄銹(Puccinia saussureae-acrophyllae Wang)和太白山多胞銹(Phragmid ium taipaishanense Wang)。戴芳瀾和周家熾(1937)描述了我國46種鏽菌,共有11個新種〔113〕。其中涉及陝西的鏽菌新種有6個:南五台山角銹孢鏽菌(Roest elia nanwutaiana(Taiet Cheo)Joerst.=Phragmidium nanwutainum Tai et Cheo)、海棠角銹孢鏽菌 (Roestelia fenzeliana(Tai et Cheo)Tai)、黃櫨帽孢銹(Pileo laria cotini-coggygriae Tai et Cheo)、陝西多胞銹(Phragmidium sh ensianum Tai et Cheo)、中華刺孢品字銹(Nyssopsora chinense(Tai et Cheo) Tai)和胡枝子單胞銹(Uromyces lespedezae -bicoloris Tai et Cheo)。繼西方學者之後,戴芳瀾(1947)對我國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及湖南省植物鏽菌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111〕。在“中國西部鏽菌”一文中,記載了鏽菌213種,內有25個新種。如,馬先蒿鞘鏽菌(Coleosporium pedicularidis Ta i)、 薔薇卷絲銹(Gerwasia rosae Tai)、剪股穎生柄銹(Puccinia ag rostidicola Tai) 、羊茅柄銹(Puccinia festucae-ovinae Tai)、蓼生柄銹(Pucc inia polygonicola Tai)、鐵線蓮生柄銹(Puccinia clematidicola Tai)和巨頭傘銹 (Ravenelia macroca pitula Tai)等。次年,戴芳瀾(1948)還對小鞘柄銹屬(Coleopucciniella Hara)的建立 提出疑意,發表鞘柄銹新種——昆明鞘柄銹(Coleopuccinia kunmingensis Tai)〔112〕。解放後,他又發表了四川蓼科植物病銹二新種〔29〕 。
30年代末,鄧叔群(1939)寫成《中國高等真菌志》一書〔114〕。用該書“所有種的描述和分布記載均以作者親自鑑定過的標本為依據”,因而頗具實用性〔7〕。全書總結了此前除低等真菌外的中國的真菌1 250種,其中有鏽菌147種。隨後,鄧叔群(1940) 發表了采自廣西的一鏽菌新屬——桂林鏽菌屬(Kweilingia Teng)〔115〕,此乃由中國人命名的第一個鏽菌屬,現已被承認〔45〕。
新中國成立以後,王雲章(1951)將我國已知的61屬、約800種鏽菌編成《中國鏽菌索引》一 書,給中國自上世紀末以來鏽菌多樣性研究以總結。劉波等(1957)對山 西中部鏽菌作了調查〔18〕。進入60年代,王雲章等(1965)開始就中國禾本科 植物鏽菌區系進行系統地研究,報導了14個新種〔1〕。其中柄銹有9種:羽茅柄銹(Puccinia achantheri-sibiri ci Wang)、昌都柄 銹(Puccinia changtuensis Wang)(在野青茅上)、百花山柄銹(P uccinia paihuash anensis Wang)(在草上)、顯子草柄銹(Puccinia phaenospermae Wang)、沙鞭柄銹 (Puccini a psammochloae Wang)、大普吉柄銹(Puccinia pugiensis Tai) 、福狗尾草柄銹(Puccinia setariae-forbesianae Tai)、新疆柄銹(Puccinia sinkiangensis Wang)(在蘆葦上)和秦嶺柄銹(Puccinia tsinlingensis Wang)(在雀麥上);單胞銹有 2種:升馬唐單胞銹(Uromyces digitariae-adscendentis Wang)和草沙蠶單胞銹( Uromyces tripog onis-sinensis Wang)。到80年代初,作為中國鏽菌區系研究的第一本專著——《中國禾本科植物鏽菌分類研究》,由王雲章、魏淑霞(1983)編撰完成,報告禾本科鏽菌102種〔4〕。由戴 芳瀾(1979)編著的《中國真菌總匯》的出版,可稱中國真菌區系研究的一個里程牌。書中列出了我國截至70年代末已知的7 000餘種真菌的名稱、寄主及分布,並對有關種作了形態描述。這其中,涉及鏽菌879種(不包括異名)〔30〕。
從1966~1979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等單位開始組織對西藏真菌進行考察。經初步調查, 王雲章、藏穆等(1983)報告了西藏鏽菌111種〔5〕。在此基礎上,諶謨美(1979,1989)從生物地 理和生態學的角度,對西藏地區森林植物鏽菌區系成分進行了分析〔25,39〕。指出,中國(西藏)喜馬 拉雅地區鏽菌具有北溫帶的特徵,並可分成高原型、溫帶型和亞熱帶型3個生態類型。
2.3 以莊劍雲、魏淑霞為代表的新一代真菌學家對我國鏽菌區系進行廣泛、深 入地調查和區系地理分析
從80年代中期開始,中科院微生物所及其他有關單位開始分地域、分專題對我國的鏽菌多樣 性進行全面研究。
莊劍雲(1983)首先對福建武夷山地區鏽菌進行了調查〔127〕。報告福建鏽菌19屬、150種,並對 武夷山鏽菌區系特徵作了分析〔11〕。指出,該地區鏽菌區系基本上屬溫帶型( 其種類占60%以上),同時也是溫帶型與熱帶型的交匯處;地理成分以東亞成分為主(占總種 數的38.7%)。世界廣布種占14%,中國特有種占9.3%。並指出,該地區鏽菌的種屬組成與我 國台灣及日本相近。采自武夷山的7個鏽菌新種也由王雲章等(1983)發表〔3〕。如,鷹爪楓春孢銹(Aecidium holboelliae Wang et Zhuang) 、新木姜春孢銹(Aecidium neolitseae Wang et Zhuang)、羊矢果鞘銹( Coleosporium choerospond iaris Wang et Zhuang)和福建柄銹(Puccinia fukienensis Wang et Zhuang)等。
青藏高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菌物。莊劍雲等於80年代初赴東喜馬拉雅地區(西藏)深入調查銹 菌,採得鏽菌35屬、209種,其中有新種15個〔128〕。如,五味子春孢銹(A ecidium schisandrae Zhuang)、木姜子層銹(Phakopsora litseae Zhuang)、墨脫柄銹(Puccinia medogensis Zhuang)和天胡姜生單胞銹 (Uromyces hydrocotylicola Zhuang)等。此後,他又去珠穆朗瑪峰自然 保護區考察〔137〕,記述了珠峰地區鏽菌25 屬、155種。其中,中國新記錄達23種,新種有4個:藍鐘花春孢鏽菌(Aecidium cy ananthi Zhuang)、火把花生柄鏽菌(Puccinia colquhouniicola Zhuang)、淡 灰柄鏽菌(Puccinia leucophaea Zhuang)和西藏柄鏽菌(Puccini a thibetana Zhuang)。
1984年,中科院組織對湖北神農架真菌地衣進行了考察。郭林(1989)報告了神農架鏽菌18屬 、134種。並發表了新種1個,即過江龍多胞銹(Phragmidium coreanum Gu o)〔21〕。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楊俊秀、田呈明等(1992)對秦嶺森林植物真菌區系進行了初步研究 〔20〕,報告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樹木鏽菌37種,並作了區系分析〔8〕,證明此區域銹屬以溫帶種類占明顯優勢。此後,曹支敏等(199 7)進一步對秦嶺森林鏽菌區系進行了研究〔23〕。
劉偉成(1991)報告了東北地區柄鏽菌69種〔19〕。李濱(1987)將東北地區254種鏽菌分成5個地理 成分和3個生態型〔17〕。薛煜(1993)依據植物病理學、生態學和細胞學理論和方法對東北林區不 同森林類型中鏽菌種群的生態分布、以及重點屬Coleosporium和Cronartium進行了深入的研究〔28〕。
新疆北部地區的鏽菌也由莊劍雲作了調查〔12〕,報導北疆鏽菌11屬、92種(新種1個)。並對阿爾泰、天山鏽菌的區系地理特徵作了分析,把天山鏽菌初步劃分為8個地理分布型〔14,15〕。
魏淑霞、莊劍雲(1997)發表了秦嶺地區鏽菌名錄,涉及30屬、223種,其中中國新記錄有2種 〔9〕。 張寧、莊劍雲等(1997)報導了大巴山中西部鏽菌27屬、123種〔126〕。其中,派克阿瑟銹多疣變種(Arthuriomyces peckianus Cumm.& Hirats. var. verrucosus N.Zhang)為新變種, 黃楊柄銹(Puccinia buxi DC.)、日本苔草柄銹(P.caricis-ja ponicae Diet.)和地筍鞘銹(Coleosporium lycopi P.&.H Syd.) 為中國新記錄種。
在全國性鏽菌志尚未出版以前,我國對幾個鏽菌大屬做了專門研究。王雲章、郭林(1985)首 先對中國的膠銹屬(Gymnosporangium)分類進行了專門研究,將我國的膠銹總結為15種〔6〕。 郭林(1986)對中國的單胞銹屬(Uromyces)作了評述〔51〕,共有86種(其中3新種)。魏淑霞(1988) 對多胞銹屬(Phragmidium)進行了分類研究,記述中國多胞鏽菌29種(新種2個)〔120〕。關於柄銹 屬(Puccinia),魏淑霞等(1986、1990)對中國菊科(Compositae)、唇形科 (Labiatae)植物柄銹 菌〔31,122〕,及莊劍雲分別對中國莎草科(Cyperaceae) 、百合目(Liliflorae)、樟科(Lauraceae)、毛莨目(Ranales)和玄參目(Scrophulariales) 植物柄鏽菌〔129~131,133,135〕和李濱對蓼科(Polygonaeeae)、傘形科(Umbelliferae)植物的柄鏽菌 分別做了分類研究〔83,84〕。他們共記述中國柄銹201種,新種12個。魏淑霞(198 9)還對我國禾本科( Gramineae)植物鏽菌作了補充報導,共5種〔121〕。莊劍雲(1990)對形式屬銹孢 銹屬(Aecidium)在中國的種類做了增補,共9種,4新種〔132〕。即,紫珠銹孢銹(Aecidium calli carpicola Zhuang)、楊葉木姜子銹孢銹(Aecidium litseae-populifoliae Zhuang)、吳茱萸銹孢銹(Aecidium evodiae Zhuang)和青海銹孢銹(Aeci dium qinghaiense Zhuang)。潘學仁(1991)從松樹針葉鏽病病原學的角度論述了我國鞘銹屬(Coleosporium)的研究現狀,指出了全國43種鞘鏽菌的寄主關係及生活史類型〔27〕。
此外,自80年代以來,國內學者還報導了許多中國鏽菌新種〔2,13,16,24,134, 136〕。這其中多為柄鏽菌。
據報導〔138〕,我國現已知道的鏽菌共65屬,約1100種,鏽菌區系研究取得了明顯成就。儘管如此,對於我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氣候和植被極為複雜的國家來說,由於過去的研究工作基礎較為薄弱以及研究人員不足。因此,全國性鏽菌區系研究工作進展不平衡,目前仍面臨艱巨任務,如,秦巴山區、西南地區及其他地域性鏽菌區系研究工作還有待於擴展、深入。
作者單位:曹支敏 西北林學院資源學院,陝西 楊陵 712100;
李振岐 西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 ,陝西 楊陵 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