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

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

二、北宗禪的全盛期 三、北宗禪思想的重新闡釋 三、南宗禪的非宗教化

圖書信息

作 者:葛兆光 著 叢 書 名:

中華學術叢書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9787532550944 出版時間:2008-12-01 版 次:1 頁 數:473 裝 幀:精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儘管今天禪宗歷史和思想的研究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領域,在這領域中有各種各樣的研究方法,有從內在體驗出發的探討禪思想,有立足於後現在理論闡發禪思想,有從文獻考據學研究禪宗,有對禪宗歷史進行藝術演繹和意義發揮,但是作者與這些都不一樣,而且也沒有像通常那樣把禪宗依照時間、宗派詳細解釋,而是首先依據各種文獻梳理禪學發展脈絡,把禪宗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總結出每一個階段的特徵。這樣讓人對於禪宗理解不再是幾個宗派的簡單認識,而是不同時期的禪宗究竟是怎么發展的,它具有何等的特徵與形態。

作者簡介

葛兆光,教授,男,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1984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任江蘇省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1992年至2006年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1968年上山下鄉,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貴州省凱里縣磚瓦廠、農藥廠、供銷社當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曾任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古籍整理領導小組成員,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古文獻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及日本京都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台灣大學等校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1986)、《道教與中國文化》(1987)、《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1989)、《唐詩選注》(1994,1999)、《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1995)、《葛兆光自選集》(1997)以及《中間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1)等。

目錄

新版序
導論 關於中國禪思想史的研究
引言
第一節 禪思想史研究中的文獻考證及評估
第二節 禪思想史的內在理路尋繹與外在走向描述
第三節 禪思想的歷史闡釋
第一章 從達摩到弘忍的時代
引言
第一節 6至7世紀的禪史考察
一、6世紀北方的禪師與禪學
二、南方禪學的東西兩支及其特點
三、達摩一系的自北而南
四、7世紀的東山法門與禪宗的崛起
第二節 南北文化的交融與禪思想的成立
一、從“婆羅門外道”到“大乘禪法”
二、道信、弘忍時代的禪方法
三、從方法到思想
第三節 從印度禪到中國禪
一、宗教救贖的生活化與心靈化
二、宗教救贖與心靈超越
三、前期禪思想的未完成使命
第二章 7世紀末8世紀初禪宗的分化
引言
第一節 7世紀末8世紀初禪門的分布
一、東山門下十大弟子
二、法如、老安、玄賾、神秀及其周邊禪門
三、西蜀與東吳
四、惠能及其在大梵寺的開法
第二節 禪思想的分化與轉型
一、念佛禪
二、心為根本
三、本來無事
第三節 惠能禪思想的成立及其意味
一、《壇經》的問題
二、惠能禪思想的內在理路
三、終極境界與宗教生活
第三章 北宗禪再認識
引言
第一節 北宗禪史實的重新梳理
一、盛中唐之間南北之諍的延續
二、北宗禪的全盛期
三、北宗禪的逐漸衰退
第二節 北宗禪思想的重新審視
一、佛性與人心的懸隔
二、漸修與頓悟
三、清淨與自然
第三節 北宗禪意義的重新評價
一、從禪思想的歷史脈絡中看北宗禪
二、從中國思想史中看北宗禪
三、北宗禪思想的重新闡釋
第四章 重估荷澤宗
引言
第一節 神會與荷澤宗的史實疏證
一、關於滑台大會
二、洛陽之行及天寶十二載的被逐
三、“香水錢”問題
四、荷澤門下的地理分布及其影響評估
五、荷澤宗的盛衰
第二節 荷澤宗思想理路中的新與舊
一、依何經典?
二、“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三、立無念為宗
四、頓、漸之間
第三節 荷澤宗在禪思想史轉型期中的意義
一、昭示丕變
二、禪宗士大夫化的肇始
三、從清淨無垢的禪到自然適意的禪
第五章 禪思想史的大變局
引言
第一節 中唐南宗禪史實考辨
一、燈史馬祖、石頭兩系分派之辯證
二、洪州門下各弟子的地位問題
三、洪州宗與荷澤宗關係試測
四、洪州宗與牛頭宗
第二節 從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
一、“即心即佛”說的淵源與傳承
二、“即心即佛”說在理路上的缺陷
三、“非心非佛”說與中唐的禪風巨變
第三節 南宗禪的最後勝利及其它
一、南宗禪與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二、文人士大夫對禪思想的選擇
三、南宗禪的非宗教化
尾聲 9至10世紀禪思想史的轉型
引言 進入“五宗”時代的禪門
第一節 經典與真理:“不立文字”的傳統如何堅持
第二節 不落空與不滲漏的“活句”:禪宗借語言表現真理的新策略
第三節 公案、機鋒是詩歌:當宗教信仰成為藝術遊戲
結語 晚唐五代禪宗的文人化和禪思想的文學化
附錄 歷史、思想史、一般思想史——以唐代為例討論禪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主要徵引文獻
重要僧名及生卒年索引
199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版後記

前言

沒有想到重新修訂這部十幾年前的舊作,竟然花費了我這么長時間。2006年底從北京來到上海以後,原打算以一半精力投入新建立的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留一半精力在我自己原計畫的論著寫作和修訂上,可是,這“一半”對“一半”全然是事前的想像,到了事後纔知道,在現行的教育和學科體制中,一個新建立的研究院,是多么地牽扯精力,以至於修訂這部《中國禪思想史》,居然斷斷續續拖了近一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