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師
塾師,就是舊時的私塾先生,說得更新潮些,就是往日民辦教育機構里的老師。塾師是舊時教育體系中執掌教鞭者之一,在整個教育體系的師資隊伍里,應該算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古代的私塾先生給後人留下的大多是古板、嚴厲、迂腐的印象。
基本信息
- 名稱:塾師
- 拼音:shú shī
- 出處:蔡東藩 《清史演義》
- 釋義:舊時私塾的老師
基本簡介
從總體上說,塾師是當時一群命運不濟或仕途無望的沒落文人。他們用所獲知識謀生,叫“舌耕”,被社會公認是一種清白而崇高的職業。另一部分是獲得一定功名,但未能進入官場,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罷,或自行退出官場,或退休回鄉的讀書人。他們或因生活無著落,自食其力;或以推廣教化、誘掖後進為己任;其他還有潔身自好,不圖仕進的人;因改朝換代,入元、入清不仕的人;以傳授學術思想,延綿道統為己任的人等等。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懷才不遇,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舌耕,以養家餬口。他就是塾師的典型代表。做塾師是當時文人,尤其是失業文人的最重要職業選擇。塾師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類人:首先是低級生員和終生老於場屋的童生。他們往往是屢試不第,終老於場屋,這類人占據了塾師的大多數。當然,也不排除這類人中有時來運轉者。其次是貧困的舉人、貢生等。再次是一些退職官吏。明孔貞運《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七歲從塾師受毛詩禮記,十一歲改治尚書,十九補博士弟,為督學衷簡肅公所賞拔。”示例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一回:“塾師教小子道:‘書中有數字,須要曉得避諱!’”來源
歷代塾師大部分來自那些讀書不多、沒有條件參加科舉,或參加科舉屢遭失敗的讀書人。他們用所獲知識謀生,叫“舌耕”,被社會公認是一種清白而崇高的職業。另一部分是獲得一定功名,但未能進入官場,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罷,或自行退出官場,或退休回鄉的讀書人。他們或因生活無著落,自食其力;或以推廣教化、誘掖後進為己任;其他還有潔身自好,不圖仕進的人;因改朝換代,入元、入清不仕的人;以傳授學術思想,延綿道統為己任的人等等。
聘任
聘任塾師有一套禮節。聘任塾師要用帖子,這帖子不叫聘書或聘帖,而是叫“關書”。請先生的東家和被請的先生都對關書很重視。關書是環洞式,連同封、底共十頁。封面上寫一“正”字,第一頁上寫著“敬請某老夫子來舍教讀,學生某年奉束修多少、月費多少,敬訂”。第二頁寫“右啟某老夫子惠存”。老夫子字樣必須另行頂格寫,在同頁上左下方寫“教弟某頓首拜”。最後一頁的末尾寫某年某月吉訂。其他頁都空著。關書寫好後裝在一個大紅套封內,套封的背面(即有接縫的一面)貼上寫有“關書”二字紅簽,把接縫掩蓋起來,只封底不封門,千萬不能馬虎,否則會認為是大不敬,把請先生的事辦砸了。如果想聘師來教孩子,一般先要托人查訪品學兼優的師資;待聘老師也要了解一下來聘者的情況,首先是學東本人。經互相介紹、了解,雙方同意後,要在舊曆年前把“聘書”送達待聘塾師,叫“下關書”。應聘塾師把關書留下叫“定攝”。這樣,專等來年開館。塾師上崗叫“就館”。就館時間一般在正月十六日。這一天,學東一面派人去迎請先生,一面帶人布置書屋:打掃房間、設立孔老夫子牌位。先生來後,學東領著學生家長及全體學生,列隊迎接。進屋後,首先是塾師“參聖”大禮(焚香叩首);學生再向老師行跪拜禮,叫“拜師”;學東和老師互相見禮,最後眾家長也要向老師見禮,老師必須攔阻,互相謙讓一番。這就是“拜師儀式”,實即開學典禮。典禮完畢,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離去,由學東提名留下幾位家長和介紹人,設宴款待老師,叫“迎聘禮”,也叫“接風禮”。塾師的聘期一般為一年。臘月底結束教學,叫“滿期”。滿期時學東要再設宴款待老師。如果來年還要續聘,要另下關書;塾師如覺得不是真心實意挽留,或塾師因故確實不能續任,就主動告辭,叫“辭館”,都要在這次宴席前說妥。散席後,不管是續聘或辭館,學東都要把一年的束脩算清,並派人帶上學生送的“年禮”將塾師送到家中,叫“放年學”。有的塾師要帶館童幫助他處理一些日常雜務。除特殊情況外,當館童也有報酬。這份報酬究竟是由東家單獨支付,還是由塾師從束脩中支付,由於史料缺乏,已無考。再者,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當館童倒不失為接受教育的一條途徑。
束脩
束脩含義有二:一為“脡脯為贄之證也”;二為“能飭躬者皆可教也”,即道德操行的自我約束。束脩為塾師們謀生之資,主要來自學生學費。束脩雖以年計,但是通常在清明(或端午)、中秋及舊曆年前分三次付清。對於塾師,學生家除去固定的束脩外,每逢端午、中秋還要給老師送“節禮”。雖然大多塾師束脩比較低,但也不排除有個別塾師束脩比較高的情況。
日常生活
蒲松齡撰有《塾師四苦》、《學究自嘲》、《教書詞》、《先生論》和戲《鬧館》,生動地反映了塾師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他說“人言教書樂,我道教書苦”,認為“今日村莊家,禮體全不顧”,塾師的待遇較之以前差之甚遠。一般說來,塾師生活十分清苦是無疑的,塾師在一鄉算是有文化者,除去教書,為東家做事外,還要為鄉黨鄰里做許多雜事,如要寫大量文書。
教學方法
私塾先生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閱讀、背誦,而且是讓學生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讀、背。那些七八歲至十幾歲的孩童甚至不知道所讀的是何書,更不知道所讀的書是何意,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讀、背,甚至達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古語云:讀書萬遍,其意自見。這句話就是私塾先生們的教學原則。那些七八歲至十幾歲的孩童經過上百甚至上千遍的閱讀背誦,多多少少就會理解文章的意思,悟到一些聖賢的哲理。當他們長大成人、走上社會後,對那些孩提時代讀的經典詩文仍然記憶猶新。中國古代以及近現代的許多文學大家多是從小接受私塾教育,從而具備了堅實的文學功底。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代表人物
中華民族的教育史上,堪稱偉大的塾師,是被世人尊稱為孔子的孔丘先生。這位生於春秋時期的教育家,只是個塾師的身份,可他對中國教育的貢獻,恐怕不是一本書兩本書能說得完的。“禮、樂、書、數、射、御”,把這“六藝”作為教學內容,僅就教育體系而言,實在是開了素質教育的先河。孔子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其影響,早就超越了國界。而因為塾師在教育中的幾乎不可或缺,所以,千百年來,這恆業一直很紅火,即使眼下,生意很不錯的各類家教,以及各類生源很不賴的培訓班,就是現代的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