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特人

塞爾特人

古代印歐民族成員之一,自西元前二千紀至前一世紀時,曾散處於歐洲大部地區。 塞爾特人(有些發音為「克爾特人」)是北歐的古老民族,也是五千年前巨石柱群的建造者。

亦作Kelt,拉丁語作Celta,複數作Celtae。
古代印歐民族成員之一,自西元前二千紀至前一世紀時,曾散處於歐洲大部地區。塞爾特人部落或集團所到之處,西起英倫三島和西班牙北部,向東可遠達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黑海沿岸以及安納托利亞(Anatolia)地區的加拉提亞(Galatia),並且部分地溶入羅馬帝國,成為不列顛人、高盧人博伊人(Boii)、加拉太人(Galatian)、塞爾特伊比利亞人。從語言學角度上考察,這些人就是當今生活在愛爾蘭、蘇格蘭高地、曼島(Isle of Man)、威爾斯、布列塔尼(Brittany)等地的操塞爾特語的居民。
關於塞爾特人的最早考古資料是在奧地利薩爾斯堡附近的哈爾施塔特(Hallstatt)出土的。當地發掘的許多部落酋長的墓葬,其時代可溯至前700年前後。出土文物顯示出一種鐵器時代的文化,為歐洲最早的鐵器文化之一。藉著與希臘人通商,而獲得諸如青銅器皿和陶器等奢侈品。這種情況說明了,這些富有的塞爾特人,從巴伐利亞到波希米亞的各城鎮為據點,控制了沿隆河、塞納河、萊茵河及多瑙河各個水系的商路,亦是塞爾特民族中最有勢力、最為團結的一部分。當哈爾施塔特的武士們西遷時,他們對其他塞爾特人大肆劫掠,無意中傳播了鐵器,這本是他們之所以能稱霸的原因之一。
在考古發現塞爾特人與希臘人建立貿易往來之後的幾個世紀的概況,遂變得更為確切可信。前5世紀中葉,拉坦諾(La Tene)文化就已出現於聚居萊茵河中游的塞爾特人中間。拉坦諾文化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著稱,往往以費解的幾何紋飾和刻板化的鳥獸圖形為主題;而當地的塞爾特人普遍引進這種文化時,他們商貿活動的對象已不是希臘人,而是義大利 中部的埃特拉斯坎人了。在前5∼前1世紀時,拉坦諾文化又隨著塞爾特各部族的東移傳入東歐,亦由於他們的西遷,而進入英倫三島。
儘管塞爾特各部落可能在很早的時期就已進入義大利 北部,但一般認為,前400年大約是塞爾特人大遷徙的開始時期,據後來的拉丁歷史家們的記載,這些部落是因蘇布雷人(Insubres)、博伊人、塞農人(Senones)、林貢斯人(Lingones)。前390年前後,塞爾特人洗劫了羅馬,他們成群結隊,四處劫掠,流竄於整個義大利 半島,還進入西西里島。阿爾卑斯山以南這片塞爾特人居住區後來便得名為山南高盧,而其尚武好戰的居民,對羅馬政權來說,就成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邊患之源,直到前225年塞爾特人在泰拉蒙(Telamon)一戰中敗北。
塞爾特人遷到巴爾幹半島的時間,一說是前335年,該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Great)接見了居住在亞得里亞(Adriatic)海沿岸的塞爾特人代表團。另一說法是前279年,當時塞爾特人洗劫了希臘的德爾斐(Delphi)城但最後為埃托利亞人(Aetolian)所敗。翌年,三個塞爾特部落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安納托利亞,所到之處,大肆破壞、蹂躪。到前276年之際,塞爾特人曾在弗里吉亞(Phrygia)的部分地區定居下來,但仍繼續到處侵擾、劫掠,直到前230年前後,才被帕加馬(Pergamum)國王阿塔羅斯一世(Attalus I)予以平定。同時,約前192年,羅馬人已取得了對山南高盧全部地區的統治權,而在前124年又征服了西阿爾卑斯山以外的那片土地,即所謂「山外羅馬行省」(provincia),亦即後來的普羅旺斯(Provence)。
塞爾特人建立獨立政權的最後幾段插曲發生在山外高盧,山外高盧包括自萊茵河到阿爾卑斯山和阿爾卑斯山脈向西延伸到大西洋這一範圍內的全部領土。但是,對塞爾特人的威脅來自兩方面︰一是日耳曼諸部落向西推進,跨過萊茵河節節進逼;二是羅馬人陳兵南線,意在進一步兼併。日耳曼人首先進軍博伊人國家波希米亞,後又進攻東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塞爾特諾里庫姆(Noricum)王國。日耳曼進犯者被稱作辛布里人(Cimbri),一般認為,這個民族來自日德蘭(Jutland)半島。前113年,一支羅馬部隊馳援諾里庫姆之圍,但被日耳曼軍擊敗。此後辛布里人與條頓人聯合,在山外高盧大舉擄掠,挫敗了所有高盧人和羅馬人的抵抗。其後日耳曼人試圖進犯義大利 ,但在前102和前101年終為羅馬大軍所敗。毫無疑問,這一時期內有很多塞爾特部落從其原來居住的萊茵河以東地區被迫逃往萊茵河以西以尋求庇護。然而,塞爾特人的這次遷徙活動,再加上日耳曼部落的進一步對羅馬政權的威脅,卻給了凱撒一個機會,使他能在前58年開始進軍高盧,而最終征服高盧全境。
關於塞爾特人在不列顛和愛爾蘭定居這個事實,主要是根據考古學和語言學的研究加以推論而得知的。直接見諸歷史記載而可以把一個海島民族與塞爾特人認同的資料,只有凱撒在其著作中所記述的有關比利其諸部落(the Belgic tribes)遷往不列顛的那段史實,不過羅馬人卻把這兩個海島上的居民看作與高盧人有更密切的親緣關係。
塞爾特人的風俗習慣及制度設施的有關資料,見於不同的古典作家作品,亦可求之愛爾蘭古代文學作品中。這個部落或「民族」的社會體系分成三級,即︰國王、武士貴族和自由農民。另有「德魯伊特」(druids)這個階層,專司巫術宗教職務,選自武士階級的家族成員,但其地位則高於武士。因之,凱撒的畫分是頗為可取的︰druides, 即教士和博學之人;eques, 即武士;plebs, 即平民。塞爾特人的家族結構同其他印度-歐羅巴民族一樣,也是族長制的。該民族的經濟活動,主要是以一種混合的農作為基礎的,除非局勢動盪不安,通常都採取單個農舍獨立生活的方式。由於塞爾特各部落所處不同地域的地形與氣候相差很大,在某些地方,牲畜放牧比糧食生產就更為重要。高地多設堡壘,作為避難之所,不過戰爭大體上都是公開進行的,不管是單一的挑戰和決鬥,還是大規模的戰鬥,都是如此。拉坦諾藝術為塞爾特人的審美觀念提供了證明,塞爾特人也非常重視音樂,並有多種形式的口傳的文學作品產生。
(公元500年到1500年)
塞爾特人(有些發音為「克爾特人」)是北歐的古老民族,也是五千年前巨石柱群的建造者。凱撒在高盧征戰期間,就曾經與他們發生戰鬥。最後,羅馬人從他們的手裡奪取了大部份的不列顛和西班牙土地。到了古羅馬帝國衰敗的時候,塞爾特人占領了法國的西北、愛爾蘭、威爾斯和部份蘇格蘭的地區。在中古時代,他們也一度有力地控制了蘇格蘭並幾次嘗試奪取大部份的英格蘭江山。
在中古時代初期,愛爾蘭人只剩下少數的聚落。到了公元800年,愛爾蘭的四個行省︰倫斯特、蒙斯特、康瑙特和阿爾斯特,在「高王」的領導下勢力得到擴張。在795年,維京人開始入侵,然後在公元第九世紀的中期,維京的殖民就已經奠下根基,勢力集中在都柏林一帶。拜倫布魯在1000年左右時成為第一個統治全愛爾蘭的高王。在1014年,雖然拜倫布魯被殺死,但是愛爾蘭人卻在康達夫這個地方打敗都柏林的丹麥人。
在中古時代初期,一個被稱為蘇格狄的愛爾蘭部落,入侵今天的蘇格蘭南部,並且在定居後以自己的族名來命名這塊土地。他們驅趕或吸納那些本地的皮克特人,這些土著曾經侵擾在南部的羅馬人。在公元十一世紀期間,這個蘇格蘭的王國已經控制了今天蘇格蘭的所有地方。蘇格蘭人與法國之間有「舊盟」,是他們數世紀以來的外交基礎。英國的愛德華一世(被稱為「長腿」或「蘇格蘭之錘」)在1296年時吞併了蘇格蘭。
威廉華勒斯(電影「驚世未了緣」中的主角)發動蘇格蘭的抗爭,在1297年於斯特林橋一役中贏得實質上的獨立。由於他在一年後戰敗於福克列克,於是便採取游擊戰,直到被出賣、俘虜為止,其人並在1305年被處決。而羅伯布魯斯在主要敵人華勒斯被殺後,就宣稱自己為蘇格蘭國王。他趕走了英國人,在1314年贏得班洛克帕之役。雖然英國的愛德華三世終於在1328年承認蘇格蘭的獨立,但是蘇格蘭人與英國人的戰爭一直持續數個世紀之久。直到1603年兩國才正式統一,這時已經是中古時代結束多年之後的事了。
在威爾斯,沒有任何一位親王可以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力量統一這個國家。在十三世紀的末期,愛德華一世威爾斯成立了一個最強大的威爾斯侯國圭那特政府,他著手建造五座威爾斯最大的城堡,讓英國能更有效地掌控這個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