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拉丁名:Clarias fuscus (Lacepede)
塘虱魚是輻鰭魚綱鯰形目的其中一科淡水魚,統稱塘虱。塘虱主要在夜間出沒,以進食小魚、蝦及昆蟲維生。
異名為角魚、暗釘魚(《本草求原》),須子鮎(《脊椎動物分類學》),鬍子鯰(《魚類分類學》)。為鬍子鮎科動物鬍子鮎的全體或肉。
性味: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益腎;調中;養血;止血。主久病體虛,腰膝酸痛;小兒疳積肥;哮喘;衄血;倒經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鮎形目 Siluriformes
科: 塘虱魚 Clariidae
形態特徵
塘虱魚體延長,長約14cm。
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頭扁而寬,頂被有皮膜,顱骨後部突出,形成三角形,末端圓。口闊,下位,吻寬短,突出。眼小而具活動的眼瞼。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為一短管,近吻端。上凳突出。唇厚,唇溝明顯。牙細小。
須4對:上頜須1對,最長,鼻須1 對,下頜須2對,稍短,鰓耙細長。
背鰭58-62,無硬刺,基部甚長,末端與尾鰭相連。
胸鰭I,7-8,圓形,具1硬刺。腹鰭6,達臀鰭起點。
臀鰭39-43,起點緊接肛門,基部甚長,末端與背鰭末端相對 。尾鰭圓扇形。
體光滑無鱗,有側線。體棕黑色,腹部較淡。各鰭灰黑色。
種內生物
塘虱魚科下分15個屬,如下:
鱔胡鯰屬(Channallabes)
鱔胡鯰(Channallabes apus)
耀鯰屬(Clariallabes)
阿氏耀鯰(Clariallabes attemsi)
短須耀鯰(Clariallabes brevibarbis)
刺耀鯰(Clariallabes centralis)
鄧氏耀鯰(Clariallabes dumerili)
異頭耀鯰(Clariallabes heterocephalus)
側頭耀鯰(Clariallabes laticeps)
長尾耀鯰(Clariallabes longicauda)
萬年耀鯰(Clariallabes manyangae)
耀鯰(Clariallabes melas)
岩棲耀鯰(Clariallabes petricola)
皮氏耀鯰(Clariallabes pietschmanni)
扁臉耀鯰(Clariallabes platyprosopos)
西氏耀鯰(Clariallabes simeonsi)
於倫耀鯰(Clariallabes uelensis)
雜色耀鯰(Clariallabes variabilis)
胡鯰屬(Clarias)
短胡鯰(Clarias abbreviatus)
阿博胡鯰(Clarias agboyiensis)
白斑胡鯰(Clarias albopunctatus)
奧氏胡鯰(Clarias alluaudi)
安戈爾胡鯰(Clarias angolensis)
鰻胡鯰(Clarias anguillaris)
蟾胡鯰(Clarias batrachus)
短身胡鯰(Clarias brachysoma)
比氏胡鯰(Clarias buettikoferi)
大鬚鬍鯰(Clarias buthupogon)
喀麥隆胡鯰(Clarias camerunensis)
穴胡鯰(Clarias cavernicola)
戴氏胡鯰(Clarias dayi)
德氏胡鯰(Clarias dhonti)
達氏胡鯰(Clarias dumerilii)
杜氏胡鯰(Clarias dussumieri)
伊布里胡鯰(Clarias ebriensis)
恩氏胡鯰(Clarias engelseni)
鬍子鯰(Clarias fuscus)
加彭胡鯰(Clarias gabonensis)
尖齒胡鯰(Clarias gariepinus)
赫氏胡鯰(Clarias hasselquistii)
短尾胡鯰(Clarias hexacicinus)
希氏胡鯰(Clarias hilli)
哈恩胡鯰(Clarias jaensis)
迪亞光首胡鯰(Clarias laeviceps dialonensis)
光首胡鯰(Clarias laeviceps laeviceps)
拉氏胡鯰(Clarias lamottei)
光棘胡鯰(Clarias leiacanthus)
裸頭胡鯰(Clarias liocephalus)
長鬚鬍鯰(Clarias longibarbis)
長鬍鯰(Clarias longior)
麥氏胡鯰(Clarias maclareni)
大棘胡鯰(Clarias macracanthus)
斑點胡鯰(Clarias macrocephalus)
大唇胡鯰(Clarias macromystax)
黑皮胡鯰(Clarias meladerma)
雲紋胡鯰(Clarias nebulosus)
鈍齒胡鯰(Clarias ngamensis)
黑斑胡鯰(Clarias nigromarmoratus)
厚絲胡鯰(Clarias pachynema)
平頭胡鯰(Clarias platycephalus)
斑紋胡鯰(Clarias punctatus)
薩拉胡鯰(Clarias salae)
斑胡鯰(Clarias stappersii)
緣胡鯰(Clarias submarginatus)
泰氏胡鯰(Clarias teijsmanni)
短體胡鯰(Clarias teysmanni brachysoma)
特氏胡鯰(Clarias teysmanni teysmanni)
蛇胡鯰(Clarias theodorae)
沃氏胡鯰(Clarias werneri)
脂鰭胡鯰屬(Dinotopterus)
黑鰓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atribranchus)
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cunningtoni)
寬齒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euryodon)
絲須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filicibarbis)
坑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foveolatus)
巨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gigas)
艾氏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ilesi)
傑氏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jacksoni)
長須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longibarbis)
洛氏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loweae)
尼亞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nyasensis)
圓額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rotundifrons)
沃氏脂鰭胡鯰(Dinotopterus worthingtoni)
細胡鯰屬(Dolichallabes)
小眼細胡鯰(Dolichallabes microphthalmus)
鰻胡鯰屬(Encheloclarias)
莖鰻胡鯰(Encheloclarias baculum)
短身鰻胡鯰(Encheloclarias curtisoma)
馬來西亞鰻胡鰻(Encheloclarias kelioides)
婆羅洲鰻胡鯰(Encheloclarias prolatus)
細鰭鰻胡鯰(Encheloclarias tapeinopterus)
裸胡鯰屬(Gymnallabes)
阿氏裸胡鯰(Gymnallabes alvarezi)
盲裸胡鯰(Gymnallabes nops)
裸胡鯰(Gymnallabes typus)
異鰓鯰屬(Heterobranchus)
雙背鰭異鰓鯰(Heterobranchus bidorsalis)
博氏異鰓鯰(Heterobranchus boulengeri)
等鰭異鰓鯰(Heterobranchus isopterus)
長絲異鰓鯰(Heterobranchus longifilis)
盲胡鯰屬(Horaglanis)
印度盲胡鯰(Horaglanis krishnai)
扁髯鯰屬(Platyallabes)
蒂氏扁髯鯰(Platyallabes tihoni)
扁胡鯰屬(Platyclarias)
麥氏扁胡鯰(Platyclarias machadoi)
巨噬胡鯰屬(Prophagorus)
泰國巨噬胡鯰(Prophagorus cataractus)
尼氏巨噬胡鯰(Prophagorus nieuhofi)
坦噶尼喀鯰屬(Tanganikallabes)
坦噶尼喀鯰(Tanganikallabes mortiauxi)
無眼胡鯰屬(Uegitglanis)
無眼胡鯰(Uegitglanis zammaranoi)
奇胡鯰屬(Xenoclarias)
真須奇胡鯰(Xenoclarias eupogon)
營養成分
塘虱魚含胃蛋白酶(pepsin),消化蛋白酶(digestive protease),糜蛋白酶(chymotrypsin)。還含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生物特性
生活環境:生活於江河湖泊中。
發布地:分布廣東、福建、雲南、江蘇、上海等地。 在中國,分布於南自海南島北至長江中下游、西自雲南、東至台灣等,屬於亞熱帶小型底棲魚類。其常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江河,生活於熱帶、池塘、溝渠以及沼澤的稻 田的洞穴內或暗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亞洲、非洲。
塘虱魚最大的特點是怕光、喜歡流水。這是塘虱魚常喜歡棲息在較深水域的底層,多在岸陡、有洞穴處出沒的緣故。釣塘虱魚的釣餌,一般以大紅蚯蚓、小魚、小蝦、小泥鰍為好。不論哪種釣餌,均要活的,死的塘虱魚則不吞食。用粗蚯蚓作釣餌,鉤尖露在餌外,裝好後,要讓蚯蚓頭和尾都在鉤子外面可以蠕動,誘魚上鉤。
釣塘虱魚的氣候,以陰天、多支、細雨綿綿的天氣為好,風力在2-5級,風向南或偏南風為宜。烈日當空,萬里無雲,樹梢不動,禾苗不的天氣不宜釣。釣塘虱搖魚還要根據季節變化和生態環境等情況選擇釣點。春日剛暖,塘虱魚產卵期,塘虱魚多在河灣處游弋覓食,應選擇向陽的淺水域下鉤,是白天釣塘虱魚的最好釣位;盛夏至金秋,塘虱魚產卵期,塘虱魚會在河彎處游弋覓食,應選擇水彎處垂釣;秋後天氣漸涼,塘虱魚回歸深水處棲息,應選擇深水處下鉤。夏季雷陣雨後的2-3天,是釣塘虱魚的大好時機,塘虱魚在7月之前都往上游,逆流而上。而到8月“立秋”之後,塘虱魚便順流而下。釣者應掌握好季節,分別到上游或下游下釣。
養殖技術
塘虱魚是一種喜陰怕陽、群居底棲、以攝食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它常以水中的小魚蝦、昆蟲以及其它動物的腐屍為主要飼料。但人工養殖是利用水蚯蚓、枝角類或蠶蛹、屠場的下腳料等,也可以用魚粉、花生麩、玉米粉等配合製成人工飼料進行餵養。
魚塘消毒
魚苗放養前,魚塘必須徹底清除雜物、清理塘底淤泥,每畝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麩20,或漂白粉5斤兌水全塘潑灑消毒,一星期後經試水確定安全,才能放苗。
魚苗投放
塘虱魚的養殖,可分為混養與純養兩種方式。混養是指在養殖“四大家魚”塘中,每畝混養“五指魚”(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時不用專門投放飼料,每畝可收穫15—25公斤塘虱魚;純養是利用塘基堅實,排灌方便,水深能夠控制在1.5米左右,面積一般以4—6畝為宜的魚塘,以每畝放養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放苗初期,用密網布在塘邊圍成一個5—8平方米的小水體,先用淺水培育10—15天,隨著魚苗長大,逐日加深水位,最後拉開網布,讓其在大水面生長。
魚苗培育
要繁殖埃及塘虱魚苗,首先要選擇好優良健壯的親魚,按魚體重5%一10%,用花生麩、蠶蛹等食物飼養,促使親魚性腺發良。好的雌魚種體表較粘滑,色素較淡,頭部略高,腹部圓脹,胸鰭末端較鈍,生殖孔呈圓形,成熟時腹部卵巢輪廊明顯,有彈性,有時可壓出碧綠色卵粒;肛門略突微紅。雄魚種則體表較粗糙,色素較深,頭部略扁,體乎直,腹部窄長,胸鰭末端較尖長,外生殖器成細長管狀,末端較尖,肛門略凹。
選擇好成熟親魚後,可進行催產注射。催產劑可用魚類腦下垂體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公斤雌魚用鯉垂體4粒,或鰱鱅垂體14—16枚,或激素3000單位。雄魚用量減半。垂體要研碎,加生理鹽水製成注射液,激素用生理鹽水溶解即可。公斤體重的親魚,注射量為2毫升。注射部位為背鰭側面肌肉,或胸鰭基部內側。注射後雌雄親魚配對放在塑膠盆中的清水裡,可放人一些假水仙根作魚巢,然後用竹箔蓋口,放到僻靜處,保持水溫25℃一30℃。親魚從注射到開始產卵約10---12小時,產卵時間約3個小時。一條魚養得好,一年可產卵4--5次,一次可產卵3--4萬粒。 親魚產卵後,將卵收集起來,放到孵化箱,或水泥池、水缸、面盆等用具里進行孵化。每平方米水面可容卵2--3萬粒,池水要保持深30---40厘米,溫度保持在29℃--30℃,不可過高,也不要讓強烈陽光照射。若用盆、缸孵化,要注意經常換水。孵化從受精到出膜只需2小時左右。當仔魚出膜後,應及時清理魚巢,注意換水,待50--60小時後,魚仔能游泳時把魚放到有餌料的培育池中。
環境要求
魚塘塘基四周必須要牢固,檢查堵塞漏洞,進排水口要分設,預防雨季塘水漫頂(過基)使塘虱魚隨水而逃。魚苗培育最好是用水泥池,便於管理,捕捉容易,還可以防止敵害的威脅。水泥池可以砌成方形,一般以10--20平方米為宜,池高2米,池邊設排灌管和排污管,放養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500---2000尾為宜。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培育15天左右,可達到出售規格。 培育階段餌料以浮遊動物(水蠕)為最好。水域要經過濾,防止龍虱幼蟲、松藻等敵害,也可用蛋黃、奶粉、玉米粉等混合飼料投喂,但要注意池水常換,保持清新,以免污染水質,影響魚的生長。也可以用池塘育魚苗。在大批繁殖中,用池塘較好,池塘面積1--2畝,水深1—1.5米為宜。池塘要求平整,排灌方便,魚苗下塘前10天,最好畝用茶麩40--50公斤潑塘,殺死塘中雜菌,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洗塘,放回清水後再放魚苗。每畝可放20萬尾,餌料與池養一樣。要經常巡塘,注意觀察水的變化,把蛙卵和其它雜物撈開,防止蠅糞天敵危害。這樣,培育12--15天,魚苗可達2--3厘米,即可出售。
成魚養殖
塘虱魚的生長最適宜於20℃--30℃溫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養殖季節,這段時間可養2--3批魚。目前,常用養殖方式有如下四種。 稻田養殖:稻田要求沒有漏洞,排灌方便,田基較高,在進出水口要裝上網紗或竹篩,以防魚逃跑。可在每塊田的四角挖一個1--2平方米大的小水池,池深1米左右,池面要用樹葉或茅草遮蓋,以免強日光曝曬。每畝稻田可放魚苗1000尾左右,每天可定期投放一定食餌入池。如管理得好,畝產魚可獲75—175公斤。 家庭池養:家庭場院可利用土池、水泥池、天井、水坑,水缸等地方進行養殖。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水面50尾左右,這種池養魚飼料要求高,最好用動物性餌料,如蚯蚓、孑孓、小雜魚等。也可下魚粉混合花生麩、麥粉、玉米粉等投餵。一般每天投1—2次。同時要經常更換池水,儘量保持水質清新。 池塘純養:池塘以0.5--2畝,水深1--2米為宜。未放魚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放時每畝(最好放5厘米規格魚苗)密度為3000--4000尾,可施放禽畜糞肥,飼料可投花生麩、米糠、蠶蛹等。日常管理要定時、定質、定量、定位投飼料,每天分早晚兩次,早上占當天40%,晚上占60%。每周調整一次投餌量,約增加20%。放魚後前20天要多下精飼料,用量為魚體重10%--15%左右,讓魚吃飽生長才快,並要注意水質變化,過肥可沖注新水,過瘦則應施肥。雨天要做好防逃工作,池塘養殖二三個月,一般魚可達0.4--0.5公斤重。 成魚混養:埃及塘虱魚可與四大家魚混養,既可充分利用水體,又利於四大家魚的生長:放養時間最好在7一8月份,放養數量要視餌料而定,一般每畝混養魚塘投放大塘虱魚苗1000---2000尾。餌料足,管理好。除增加家魚產量外,每畝可多收埃及塘虱魚300--1000公斤。
日常管理
魚苗放養後,要堅持早晚巡塘,觀察塘虱魚的生長情況。飼料投餵要堅持“四定”,投飼量按魚體重的8%—10%比例投放,但有些民眾是以是否食完進行投飼量增減,儘量做到食完不浪費。在“四防”工作上(即防暴冷暴熱、防逃、防敵害、防魚病)做到有備而戰。利用池塘純養塘虱魚時,通過科學管理,成活率可保證在45%—55%以上,經過3—4個月的養殖,每畝可收穫商品魚350—500公斤,在種苗配套供應有保障的時候,一年還可以養殖兩造。
病害防治
塘虱魚混養過程中,由於密度低,發生病害的機率較低,但在高密度純養生產中,從投苗到收穫都會隨時發生各種病害。因此,在純養過程中,病害預防工作尤為重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上,必須在魚苗投放時,做好魚體消毒。常用食鹽兌水1:30,即是1公斤鹽用30公斤水,把下塘前的魚苗浸泡20分鐘後,才可放苗。魚苗下塘時,運輸過的魚苗因塘水溫度相差大,會出現“痙腰”症狀(俗稱“硬身”)。魚苗下塘前,必須用桶將塘水慢慢沖入運魚苗的桶內,使水溫慢慢平衡,才可放魚苗落塘。
魚苗下塘後,投餵的飼料與育苗的飼料有改變,經常會在放養幾天內出現腸道病,造成大量死魚。因此,從放苗後第一次投料用6—10克紅黴素拌入1公斤飼料中投喂,每天1次,連續五天。
塘虱魚養殖過程中,危害最大的是病毒性爛皮病。此病多在魚苗放養一個月後,體重1兩左右時出現。病魚體表出現水泡,魚鰭基部充血,出現腐爛,嚴重者全身潰瘍,此時會出現大量死魚直到全軍覆滅。因此,要定期用生石灰兌水全塘潑灑,每畝用10—15公斤石灰,連用15天為一次。如果出現此病時,大部分都沒辦法將病情控制,此病只有在日常管理上定期用藥,做好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