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塔林古城歷史中心,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波羅的海岸邊,是愛沙尼亞首都,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之間隔了80千米寬的芬蘭灣。一個石灰岩懸崖貫穿整個城市。塔林的最高點在城市西南部的諾姆爾(Nomme)區,海拔64米。塔林的海岸線有46千米長,有3個較大的半島: 高普利半島(Kopli)、巴扎斯薩爾半島(Paljassaare)和卡古馬爾半島(Kakumae)。
建造歷史
10世紀芬蘭-烏格爾族居民在通匹亞白堊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即由此而來。後來,在山腳下建立了一貿易區和一個港口以為北歐航海貿易提供服務。1219年丹麥人在瓦爾德馬的統帥下征服了該地區並在它的四周加強了軍事設施,還建立了第一所教堂。
在1226-1227年該地成為教皇領地並且塔林被割讓給了肖得兄弟(十字軍騎士團勛位)他們把該殖民地分為兩部分:防禦工事(theCastrum)和下塔林(suburbum)。繼騎士團勛位後,宗教勛位例如多米尼加教派和西多會修士都在塔林建立起來。
1248年在與盧比克建立聯盟之後,塔林成為了漢薩同盟的成員,並從此之後成為所在地區的主要商業中心,它對商業行會的參與可以從其城市建築中反映出來。從1310年以來,塔林開始大規模地建造環繞封建采邑和小商業街的巨大軍事工程。
當14世紀哥特蘭島的商業中心維斯比喪失其大都市地位之時,該地區的經濟由塔林和里加取而代之。甚至15世紀商業行會開始衰落的時候,塔林還是設法保持了其商業角色並持續發展和完善。
在1561年瑞典吞併塔林的時候,通匹亞山的防禦設施得以擴建和加強。1710年敗給俄羅斯人之後,塔林經歷了一段經濟蕭條期,但還是設法保留了其作為全省行政中心的地位。在城中德國居民人口下降的同時,俄羅斯人口卻增加了。
在1918年-1940年短暫的獨立時期後,二戰期間塔林又為德國所統治,並且於1944年遭到轟炸,損失嚴重。二戰後塔林得以重建。
三部分組成
①通比亞區 (Domberg) 或稱“大教堂山”,是歷史上市政的權力中心,首先在此統治的是統治這市的主教,接著是條頓騎士團和波羅的海德國人的貴族; 直至現在這地都是愛沙尼亞政府和很多大使館和官邸的所在地②老城區,是一個古老的漢薩同盟城鎮,“市民的城市” - 直至19世紀末期之前,這地區行政上並未與通比亞區統一。這地區非常繁華,是中世紀貿易的中心
③愛沙尼亞鎮是老城區南部新發展的一個地區,愛沙尼亞人都來到此地居住。直至19世紀中愛沙尼亞人取代波羅的海德國人成為塔林主要人口之前,此地的愛沙尼亞人並不多。
歷史
歷史上,塔林曾被進攻、洗劫、毀滅和多次的掠奪。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蘇聯空軍對塔林進行密集的轟炸,不過大部分的中世紀老城區依然維持的原來的魅力。至15世紀末期,一座全新159米高的哥德式尖塔被建造在聖奧拉夫大教堂上。在1549年至1625年間,它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經歷數次的大火與重建,現在建築物的總高度為1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