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芬蘭灣(芬蘭語:Suomenlahti;愛沙尼亞語:Soomelaht;俄語:Финскийзалив,Finskiyzaliv;瑞典語:Finskaviken)是波羅的海東部的大海灣,位於芬蘭、愛沙尼亞之間,伸展至俄羅斯聖彼德堡為止。芬蘭灣形狀細長,有3-5月的封凍期 。主要注入的河流有從聖彼德堡出海的涅瓦河。灣內主要城市有芬蘭的赫爾辛基、愛沙尼亞的塔林及俄羅斯的聖彼德堡。
基本信息

灣名:芬蘭灣
位置:波羅的海東部
長:390千米
灣口寬:70千米
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
國家:愛沙尼亞
氣候:海洋性氣候
城市:聖彼得堡(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赫爾辛基(芬蘭首都)、塔林(愛沙尼亞首都)
港口:聖彼得堡(俄羅斯最大的港口)、赫爾辛基(芬蘭主要港口)、塔林(愛沙尼亞最大港口)
海軍基地:赫爾辛基、喀琅施塔得、塔林
地理特徵
芬蘭灣面積3萬平方千米,東西長約390千米,南北寬50-120千米;北岸陡峭、曲折,多島嶼;東、南岸低平。一般深度20-30米,西端最深,達115米。芬蘭灣形狀細長,長度約為400千米,平均水深為40米。海水含鹽量低,鹽度3-6‰,深度和鹽度均自東向西逐漸增加。冬季封凍3-5個月。
航運交通
芬蘭灣內航線縱橫,索伊馬運河通此灣。在1000千米左右的海岸線上有大小10多個港口。主要有灣首的聖彼得堡,

島嶼
芬蘭灣內有戈格蘭(Gogland)、蘇爾薩里島(Sur-sari)、拉文薩里島(Lavansari)和科特林島(Kotlin)。
資源
芬蘭灣赫爾辛基(Helsinki,Finland)西南80公里居斯諾島(Jussaro.Island)附近的磁鐵礦是一座引人注目的礦床。世界上已開採的海底鐵礦有兩處,其中一個就是芬蘭灣賈亞薩羅·克魯瓦礦。灣內魚的種類和數量都不多,主要有鱈魚、鯡魚等。
軍事
芬蘭灣曾多次成為戰場。沿岸多軍事基地,其中赫爾辛基、喀琅施塔得、塔林都是重要的軍事基地。芬蘭灣至今在軍事上仍有重要意義。
芬蘭灣經歷的重要戰爭有:
1558-1583年,立窩尼亞戰爭。
17-19世紀,俄瑞戰爭、俄國國內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