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胡鳳蓮,今年(2015年)50歲,出生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圍子村,她6個月大時不慎燒傷,導致只能靠膝蓋跪著走路,但她身殘志不殘,在丈夫離家出走後跪著種菜養豬、挖山開荒、紡布刺繡,養育女兒,直到女兒2004年外嫁。
2006年8月,她特意用舊褲子縫紉成布套,用貨車內胎製作了一個皮套,先用褲子包裹著殘疾的雙腳,再用布套套住褲子,最後用皮套當外層。胡鳳蓮靠這套“裝備”包好雙腿後,到縣城開始了打工生活。她當過礦工,幫人刺繡,如今在龍勝鎮一家工廠當木材搬運工。她走500米腿就會痛,有時甚至發炎,每年需買1000多元的藥物維持。在木材加工廠,她跪在地上工作,休息間隙跟工友有說有笑,絲毫沒有因為身殘而羞愧,工友們對她交口稱讚。她說做人要有骨氣,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掙生活。
媒體評論
應該說,胡鳳蓮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她卻以樂觀和為人贏得了周圍人的尊重。胡鳳蓮說,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掙生活。話雖普通,卻飽含了一名殘疾人自立自強的寶貴品格。
從胡鳳蓮身上,眾人看到了做人的骨氣。她說,她從來沒想過去乞討。因為她深信,自己沒有腳,但有手,有手就有力氣,就能養活自己。見她舉步維艱,有關部門曾幫她裝假肢,但卻不合適。她寧願跪著去打工,也不麻煩政府和其它人。
從胡鳳蓮身上,筆者看到了人生的樂觀。面對悲慘的命運,胡鳳蓮從來沒覺得老天不公平,只覺得虧欠了自己的孩子;面對殘疾的身體,她絲毫沒有自卑,因為她覺得她和正常人沒有什麼區別;面對貧苦的生活,胡鳳蓮總是樂觀去面對,不論走到哪裡,她都笑哈哈的。有東西,她和人分享;做事情,認真仔細;對待人,真誠友善。
胡鳳蓮用堅強照出了個別人的渺小。君不見,有多少肢體健全的成年人藏起胳膊、藏起腿裝殘疾人去大街上乞討。又有多少正常人大學畢業了仍在家裡當“啃老族”,對比一個沒有腿的人,他們應該感到恥辱。
胡鳳蓮用樂觀映襯出個別人的悲觀。君不見,有多少人有手有腳,肢體健全,卻因為一時的境遇不佳,成天怨天尤人、悲觀厭世,對比一個生活在如此困境中的殘疾人,他們應該感到臉紅。
從胡鳳蓮身上,我們還看出公眾對待殘疾人態度的偏頗。當前,社會上面對殘疾人更多的是同情,更多的會選擇伸手相助,但也許我們錯了。從胡鳳蓮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關愛殘疾人,要義在於平等。只有社會上把殘疾人當正常人對待,站在殘疾人的角度去給予關愛,才能正確地激發他們的自身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