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介紹
基隆竹東丘陵,北起基隆,西南至中溪,東接雪山,西接台北盆地和桃園沖積平原,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海拔200—600米,頂部多呈橢圓形,山脊較寬,坡度比較緩。竹東斷層以西,地勢由東向西傾斜;西南部多雨裂沖溝,呈樹枝狀。
今日的丘陵地形已經很不完備,可它形成的年代並不久遠。在第四紀洪積期間,中部高山地帶的岩石破壞以後,經過流水的搬運,在山麓及海岸地帶堆積下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這些堆積物隨地盤一起上升,形成了一個砂礫層台地。在以後的地質年代中,溪水將這個台地切割侵蝕,成為破碎的丘陵台地。現在,只有淡水河以南、大漢溪以北,新竹和苗栗一帶,台地保存比較完好,地勢較高;而在高速公路以西,高度大減,越過大安溪,台地已經十分破碎,過大甲溪以後,只剩下狹長的一條,延伸於台中盆地和海濱平原之間。在大肚溪以北,由於河流沖刷,形成了一些狹小的平原,主要有新竹平原、竹南平原、苗栗河谷平原等。如今除海拔較高的台地上生長著灌木叢和相思樹林以外,大部分地區被開拓為茶園和柑橘園。在比較乾燥的陽坡上,廣種有甘薯、香茅草等,而河谷平原上和有灌溉條件的台地上,則為水稻種植區,呈現了一幅多樣化的農田景觀。
在丘陵區的西南面,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鎮——新竹城。這裡開發得比較早,歷史上為台灣北部地區經濟、文化發達的重鎮之一。
新竹市有兩個別名:一曰“風城”,一曰“竹塹”。這兩個名宇,形象地點出了該城市的自然特點和歷史發展的變遷。新竹平原是頭前溪和鳳山溪下游的洪泛平原聯合而成,呈楔形嵌入竹東丘陵,東西最大的長度達17公里,最大寬度只有7.5公里。頭前溪與鄰近的小河匯成三角洲,其開口向著西北的海峽,形似一個橫臥的喇叭,新竹市就處於這個喇叭口上。每當季風來臨之時,不管是冬天的東北季風,還是夏天的西南季風,進入這個喇叭口以後,受到兩岸谷壁的擠壓,長驅直入,風力更加強勁。新竹市首當其衝,常常遭受到強風的襲擊。據統計,全年平均強風日數達46天,10月至翌年1月間就有23天,其中11月份平均風速均在每秒4米左右,可見新竹這個“風城”之名並非虛傳。多風的天氣直接影響了這裡的氣候。新竹區離台北市78公里,然而在冬季給人們的感覺卻比台北還冷。日平均最高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的日子,全年只有124天,比台北市還少6天。這種氣候條件很適宜茶樹的生長,再加上廣布於丘陵地帶的酸性紅壤土,使新竹成為全省種茶麵積最大的縣。登上城南台地,放眼望去,台地上蔥綠的茶園,一片連著一片,與那紅色的土壤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景致。
新竹市西瀕海峽,與大陸上的福建省泉州市遙遙相望。早在明代,這裡已被開發。清康熙年間,福建泉州移民大量來此墾殖。清雍正元年,在此設淡水廳;到雍正十一年,又在街道周圍環植刺竹為城垣,周長446丈,設有四座城門,稱為“竹嵌城”。清嘉慶十一年,人們在刺竹之外又增築了土垣,清道光七年改以磚石築城,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為“迎曦”,西門為“挹爽”,南門為“歌董”,北門為“拱辰”。直到1875年才將城名改為新竹,並正式設市。後來,“拱辰”門在一場大火中燒毀,其他城門和城牆已因市區改建大部分被拆除,只剩下“迎曦”門孤單單地屹立在市區的中心。城門有兩層,上面的“迎曦”二字依然清晰可見,字型剛勁有力,向人們展示著竹嵌城的開拓歷史。
名勝古蹟
除這座古城門外,新竹市內還有不少名勝古蹟。其中廟門恢宏的外天宮,全省規模最大的城隍廟,古樸壯觀的竹蓮寺,曾一時威鎮地方的進士第,以及新竹八景之一的潛園等,都是遊人有興拜訪的地方。尤其是城隍廟,可說是新竹市最熱鬧的地方了。該廟創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過幾次重修之後,殿宇恢宏,雕刻精細,有光緒皇帝特贈的“金門保障”匾額一方。此廟在台灣北部居民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每年從各地趕來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廟前的小吃攤上熱鬧非凡,人們爭相品嘗那些富有地方風味的新竹貢丸和新竹米粉。
新竹市周圍景色優美,位於市區南面4公里處的青草湖,就是有名的風景區。青草湖是攔截客雅溪的水築壩而成的。在枯水季節,湖底一片綠草茵茵,“青草湖”由此得名。但到梅雨季節,湖中水波蕩漾,因此每逢端午佳節,新竹居民聚集在這兒舉行傳統的龍舟賽,湖上熱鬧異常。湖區周圍青山環列,20多座禪、剎、廟、塔散布其間。這些廟宇除靈隱寺以外,大都是新式建築,但因所處位置十分幽靜,依然是遊人嚮往之地。尤其是在晴朗天氣,一湖碧波映襯著藍天白雲,青山倒影,頗有詩情畫意。走過水壩,沿湖邊公路往前便是另一風景區古奇峰。
古奇峰原名“平埔頂”,位於十八尖山和青草湖之間,距市區只有2公里。沿著碗蜒曲折的登山路,可一直到達山頂。建在這裡的高達40米的關公塑像,高聳入雲,據說為遠東地區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