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村傳奇與村名來歷
歙縣鄭村鎮堨田村地處本縣西鄉,坐落髮源於黃山光明頂的豐樂河畔。東距縣城約十公里,南臨蕪屯公路和皖贛鐵路,西與岩寺古鎮毗鄰,北靠三台山。是一個歷史悠久、文風昌盛,名賢輩出,名勝薈萃的古村落。
堨田古稱湖田。相傳古代為一片莽莽蒼蒼的湖盪,有白龍神居湖中。一日有黑蛟精來犯,擬占據其巢,白龍力戰不勝,且獲重創。遂夜託夢於篁墩程某將軍,求助一矢,射其頭纏黑巾者。翌日,將軍立於三台山巔,果見有黑白兩少年斗於水上,遂引弓搭箭射其頭纏黑巾者,創其股而遁,白龍神亦因傷重而身亡。歲月滄桑,湖水漸涸,遂建村焉。
有(五言古詩)“家鄉野史”為證:滄桑經變亂,草舍結湖中 。射蛟台猶在,遺恨失擒龍。
南北朝時南朝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新安內史呂文達倡建呂堨於西溪南附近豐樂河上。攔河築壩,開浚水渠數十里,南達岩寺,北通堨田。堨田數千餘畝水田得堨水灌 溉,抗旱、排澇效能大為提高。為紀念呂堨開創成功,故村名由湖田改為堨田。呂文達自此定居堨田,為呂氏居堨始祖。由此推算,自湖田改名堨田以來,即有將近1500年歷史。
二、古村姓氏
堨田村姓氏十分繁雜,古有主姓“十大姓”,按當時傳統排列:汪、鮑、鄭、吳、胡、程、朱、呂、謝、蔣。汪、鮑、鄭、吳、胡五姓在湖田時即在此定居,程、朱、呂、謝、蔣五姓在湖田改名堨田後遷入居住,其中汪、鮑、鄭為大姓中的大姓。汪姓最後的排輩為:明、政、嘉、邦、達,恩、錫、受、天、長。鮑姓最後的排輩為:日、起、東、方、瑞,中、天、運、際、熙。鄭姓的排輩為:士、廷、應、光、文,承、社、永、守、明。以上十大姓在本村均建有宗祠,另外還有數量眾多的社屋、廳屋等。各祠堂規模宏大,在農業集體化年代,祠堂等公共房屋被用作生產隊倉庫,先後遭拆建改造,原祠堂面貌已蕩然無存。文革時期,各族宗譜在破“四舊”時均遭毀滅,且老一輩人大都謝世,各主姓氏遷入始祖,遷入原因,自何處遷入等均已無從查考。
堨田村田地廣袤,土質肥沃,水利條件優越,為我縣產糧大村之一,糧食自給有餘。因此引來本縣南鄉與本省安慶等地大批農民來此租種田地,該部分人後來大都定居堨田,成為本村客姓,主要姓氏為:汪、程、郭、琚、江。
清道光年後(約公元1850年前後),由本縣富堨“汪仁瑞堂”遷居堨田始祖汪廣桂(81世)起,至公元1950年約壹百年間,五代人口發展到壹百多人,並在堨田建有支祠(即現在堨田國小前身),排輩為:廣、道、承、家、訓,敦、倫、立、本、源;心、存、昌、厚、業,貽、澤、復、延、年。成為當地最大客姓,其發展形勢當時已超過所有主姓。
公元1958年10月7日新安江水庫庫區移民由縣政府安置在堨田村總計201戶,753人,是遷入客姓最多的一次。從本縣正口、武陽遷入,姓氏以凌、張、王、江、姚為主。
三、歷史名人
堨田村歷代名人輩出,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北宋重臣呂端(呂端自幼在堨田長大,後其父在山東任職,遂隨父赴任,定居山東)。呂端從一名州縣地方官吏,逐步升至樞密直學士,朝中宰相和參知政事,官居天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呂端為官四十年,為相四年,辦事持重穩當,公道廉潔,不傲不貪,兩袖清風,深得百姓稱道。宋太宗稱他“大事不糊塗”。毛澤東主席曾引此典故稱葉劍英元帥“呂端大事不糊塗”。(毛澤東藉此評價葉劍英,本意是指長征途中在巴西時,當張國燾意欲解決中央紅軍,葉劍英及時報信,關鍵時刻挽救了紅軍。後來在粉碎“四人幫”中又發揮了關鍵作用。毛澤東的這句話真是恰如其分,看似未卜先知,實際是對部下的深刻認識)。呂端是從堨田村走出去的傑出人物之一。
一代文聖,南宋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其高祖系堨田朱氏,後其一脈遷居婺源。朱熹繼承和發揚了二程和佛教、道教思想,集一代理學之大成。創建並講學於紫陽書院,其“道之正統”思想延綿數百年。朱熹一生著作頗豐,集注了《四書》、《楚辭》等,其力主抗金,反對議和的愛國思想,深得世人稱道。
歙縣遠在明代有不少書畫名家,其中有位專研佛像,卓有成就,深負盛名,聲震朝野,他就是堨田的鄭重,字重生,號無者,當時名畫家丁雲鵬就很賞識他的畫像,推鄭重為趙伯駒化身,遂又號千里。明萬曆年間他和黃山的開山和尚普門同赴金陵,他繪法海圖進呈,皇帝大為讚許,除賜宴東宮外,更賜金、錦,還擬待詔中翰之職。可他潛心淨業,以方外力辭還山,其淡泊明志如此。
歙縣作為徽商的發源地,堨田村歷代在外經商的富商巨賈不乏其人。“汪仁瑞堂”作為清末民國堨田村最大的徽商,在江蘇、浙江等地開設有商鋪數十家。其中在蘇州開設的“汪瑞裕茶號”總店設在蘇州最繁華的商業街觀前街正中,與玄妙觀正對面,在閶門等繁華地區另設分店三處,並在蘇州建有規模相當的棧房,設有茶葉精加工作場,每天有幾十人在內揀茶、制茶,有專門儲藏茶葉的倉儲,長年派人在天津坐莊,茶葉由天津港銷往海外。
北京“安徽會館”之規模在各省駐京會館中首屆一指。胡仲愷作為最後一任館長,負責會館工作數十年,幫助安徽老鄉解決在京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直至1949年會館撤消離職。
“渡江偵察記”的電影家喻戶曉,電影裡智勇雙全的偵察大隊長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偵察大隊長的生活原型人物章塵,原名章洪炳,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投筆從戎在家鄉參加新四軍,英勇抗日。解放戰爭時,渡江前昔,奉第三野戰軍的命令,率偵察大隊渡江偵察,為渡江戰役的勝利立了大功,成為名垂青史的渡江英雄。曾任上海警備區政委。
四、古村地理風水特徵與歷史特色建築
堨田村地形呈倒扣鍋底形,村中心高,四周低。從過去的風水角度來看,不能聚財,故在規劃建村之時設計有二條水圳圍繞整個村莊,以“聚風積財”,水圳的水源來自莊目,北水圳從上鮑起,流經后街、蘆陽段,從龍源巷下豐樂河。南水圳自鮑祠起,流經汪塘,從上橫街折向中街在龍源巷口與北水圳匯合共同流向豐樂河。南、北兩條水圳全由塊石砌成,臨圳住戶門前與交叉路口均有小橋、水埠,長年清水盈盈,川流不息,不但便於村民通行,洗滌,更是起到防火、排澇作用。1960年為消滅血吸蟲病滅釘螺時水圳被填埋。
三台山麓原有古塔一座,呂氏族人居住塔之四周,時稱山下呂。康熙五十七年六月,久旱,忽逢暴雨,山洪暴發,呂氏族人房屋盡被淹沒,逃往塔內避難,洪水繼續暴漲,沖毀農田、房屋無數,最終導致塔倒人亡,漂淹人畜不計其數,呂氏一族由此幾乎消亡歿盡。
村中現存古橋兩座:“普濟橋”俗稱“大石橋”,長160米,寬6米,為豐樂河上現僅存的四座古橋之一,亦為堨田村的水口。兩岸古木森森,整座橋用赭石砌成,七孔六尖,兩岸道路均用白石板鋪就,並用白色石柱、石板作為護欄,古稱“金橋銀路”。橋南有一高墩,稱“禹王台”,舊時墩上築有禹王宮,並有石塔一座,四周圍有石欄桿,與對岸的竺溪禪寺遙遙相望。“通濟橋”,因在觀音堂附近,又稱“觀音橋”,橋北頭原有土地廟。兩橋均建於明朝年間,現在仍是堨田、梅村、西村交通的主要橋樑。
“朱家林”位於后街口,占地面積三十餘畝,原有數百上千年歷史需數人合抱的參天古樹六十餘株。“朱家林”原名“張家林”因朱熹回鄉祭祖時曾在此林中講學,因而得名“朱家林”該名稱一直延續至今。在大躍進年代人民公社社員吃食堂時大部被伐作柴薪燒掉了,其中最大的一棵巨木於1969年冬被採伐。從此,結束了“朱家林”的命運。
“朱家坦位於全村中心地帶,即倒扣鍋底的鍋臍眼上,坦呈東西走向長方形,面積約為四畝,朱家坦地勢高枕,建村以來從未遭受過洪澇侵擾,歷來為堨田村居住環境最佳的地段。”“朱家坦”顧名思意,原為朱姓家族居住的地方,坦東有“朱氏宗祠”。隨著歷史的變遷與家族的興衰,至清末民國,朱家坦之北面與西面均成為“汪仁瑞堂”的大片徽派宅園。
“朱氏古井”在堨田國小之西側,重修於清乾隆,因井旁有觀音廟,故又稱“觀音井”。廟內有青石雕刻觀音像 一尊,因該井水質特別清純,即遇大旱年份從不乾涸,觀音廟因此香火興旺。破“四舊”時廟被拆除,現井已廢棄,但古井圈等遺蹟尚存。
豐樂河南岸在清朝末年由汪仁瑞堂開設“德源”油坊,規模較大,加工食用油與工業用油。解放後由國家經營,後因交通不便而搬遷至岩寺。
豐樂河上原有水碓兩座,肩負著千百年來為全村村民舂米磨麵的功能,上世紀六十年代仍在運作。後因機器碾米、磨麵的迅猛發展而被淘汰。
堨田作為文化古村,居民文化修養素深,對尊重知識、培養人才這一方面一向極為重視。宋淳熙年間的崇正書院,後該書院改為崇正西子學堂,曾盛極一時,清開設的私立崇正學堂、求是學堂。民國開設的私立尚志完小、竹林初小、樹滋初小等,莫不紛紛建立,可謂文風昌盛。現在的“堨田國小”在解放時由“第二中心國民學校”轉為“堨田完全國小”,後為“堨田中心國小”,現為“堨田國小”(六年制),今在校生294人。
建於宋代的竺溪禪寺坐落在村東古石橋以下,左為崇正書院,右為先賢祠,傾圮於清中期後。
村西原有師姑庵,但建造年代不祥,上世紀八十年代尚有部分遺蹟。
建於明代的觀音堂坐落在通濟橋以上,占地數畝,規模宏大,原有三件寶:紫銅鐘、象皮鼓、沉香木雕的千手觀音。該觀音堂傾圮於1958年3月11日特大風雹中。觀音塑像、象皮鼓去向不明,紫銅鐘四面均有“皇明萬曆”銘文,現藏歙縣博物館。
“雙石碑”豎立在三台山南麓,上有碑頂,下有碑托,雙碑並立,高大壯觀,碑文記載“呂堨”開鑿始末,文革時被盜毀。
為方便過往行人與在田地里勞作的農民休息與遮風避雨,村外路傍建有各種式樣的路亭、朱坊亭(上有匾額“兩溪接壤”)、小里亭、王口亭、三官殿(舊有關帝像,對聯為:白馬烏牛引出丹心一點,青龍偃月劈開鼎足三分)、上廟、下廟、土地廟、紅廟、八角亭、六風亭等十餘處。現除三官殿尚存(但已面目全非),其餘各亭在農業學大寨時均被拆除,材料用作興修水利,地基改為田地。
歷代古墓無數,在文革年代盡被破壞盜掘,無一倖存。村中原有一巨碑,上刻“鬼神壇”三個大字,據傳為本村鬼魂聚會場所。
“潭上居”位於本村上源盡頭,為明鄭重故居遺址,但現僅留地名,已無遺蹟可尋。
“石獅”位於與下路口交界處,古石獅一對,雄居村之東首,獅前為一石砌長方形水塘,獅後為一大片瓦礫廢墟,近傍有被毀的牌坊基石、八角亭等。此處究竟祭祀何人?建於何朝?毀於何代?惜已無從考證。惟剩古獅一對,仍在向後人展示著它曾經的輝煌。
現村中仍遺存明、清古建築房屋數十幢。規模較大的有“汪仁瑞堂”大廳(因梁、柱皆用白果樹,又名“白果廳”)。1938年新四軍北上抗日到達岩寺,當年的支隊司令陳毅元帥在"汪仁瑞堂"大廳廂房居住了數月時間,並在朱家林大樹下召集民眾集會,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鼓動民眾參加新四軍投身抗日救國運動(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高級將領唐式宗、羅卓英、上官雲相、陶廣等也都先後到過堨田)。
吳也愚老屋(因觀戲樓呈凹字形,戲台呈凸字形,故又名“凹凸山房”),建於清光緒年間(約公元1875年前後),宅院內建有戲台、寬11米,深4.5米,台高2米,三開間,台前飾以“平安吉慶”圖案,並建有觀戲樓,觀戲樓通往戲台的走廊,樓前空場長8.6米,化妝室建於空場右側。整個戲園對有限的空間作了巧妙的安排。
明“進士第”、旗桿大屋、鮑家大屋、胡家大屋等各有特色。
汪承訁鹹大屋(抗日戰爭時期該房子曾被用作“中美合作所”,至抗日戰爭勝利美國教官離開,堨田至岩寺沿河老公路為"中美合作所”建造,該道路為最早的村級公路)。
五、堨田十景
《竹林詩集》為宋汪碩儒先生著。先生別號竹林,堨田人,他的詩集裡有吟詠“堨田八景”詩八首,從詩的內容來看,當時“堨田八景”十分有名。(按堨田八景引自鄭長礻是先生遺作,但汪家耀先生遺作筆記堨田有十景,經考證,確有十景,今從十景說)。經實地考證,雖經歲月滄桑,歷史變遷,但仍依稀可辨,現將“堨田十景”錄於後:
1、“射蛟台覽勝”。射蛟台位於三台山三個山峰中之最高一峰。峰頂平如台,可容納數十人,相傳為篁墩程將軍射蛟處。立於射蛟台,俯瞰堨田全村,盡收眼底。東可及徽州府城,問政山白屋點點,隱隱約約。南可覽羅漢山、石耳山,莽莽蒼蒼。西能見岩寺古鎮全貌,歷歷在目。北可望黃山諸峰,巍峨險峻。
2、“竹林清幽地”。宋汪碩儒就唐翰林掌書汪凝績避亂時在堨田建書樓原址重構的竹林隱居,坐落后街口,現堨田國小一帶。其遺址部分仍為汪氏子孫居住,但“綠竹猗猗”的美景已有所變遷。
3、“蘆陽綠野田”。坐落后街過去的蘆陽段(現稱十畝段)。這兒綠野茫茫,阡陌一碧,縱橫無際,而台山笠水,長橋遠塔,歷歷在目,耕讀之餘,遊憩其間,情趣為之盎然。
4、“汪塘夜月皎”。月塘在汪祠前,約半畝大,呈半月形,下用條石砌成,上有石柱石板護欄。塘水潛通堨水,澄清見底,游魚可數。每逢月色溶溶波光粼粼之際,不僅有“水天一色”的感覺,而且天上玉蟾,塘中月影互相輝映,蔚為奇觀。遺憾的是汪塘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填埋為曬場,已面目全非了。
5、“呂冢朝雲煙”。坐落在汪祠汪塘左前側。是呂堨創建人南朝梁新安內史呂文達暨夫人鄭氏之墓。該墓氣魄宏偉,除有巨碑外,傳聞尚有石人石馬並有石桌石凳。文革前,呂堨管委會每逢清明節必有管理人員前來掃墓。此一古蹟,文革中墓石被掘,墳被平毀。現在墓上已被建了民房,令人不無滄桑之感。
6、“古聖齋堂鐸”。坐落下街,俗稱觀音堂。斯前額首有許國題寫的《慈雲福地》大匾一塊,堂中有江東之題寫的《水月西蔭》大匾一塊。堂內神佛很多,而觀音像尤為美觀。晨昏例必敲鐘,聲震四野。特別是紀念唐張巡、許遄二公平定安史之亂,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必做“保全”戲,戲台就在觀音堂前,四方商賈雲集,遊人如鯽。
7、“竺溪禪寺泉”。據史載寺建於宋淳熙年間,坐落大石橋北以下,左為崇正書院,右為先賢祠,祀宋五子(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朱熹)。寺後有清泉潺潺不絕注入寺前的千尺深潭如同瀑布奇觀。現遺址大部分為田地,部分改為民房及電灌站。
8、“蓉菰段牧笛”。蓉菰段為呂堨北渠的一段。坐落鮑祠外的田野里,也象蘆陽段一樣綠野盈眸,構成一幅天然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此處為牧童放牧必經之路,牧童們常結伴騎犢而歸,橫吹短笛,亦嘹亮,亦清幽,極為悅耳。現在機耕代替了大部分畜力,減少了耕牛,結伴而牧難得一見,笛聲杳然。
9、“菖蒲灘釣川”。就在大石橋前側。其下有多處深潭,素為魚類潛藏之所,在深潭以下有一大片荒灘,生長著無數菖蒲。一般釣魚者無不到此垂釣,一稈在手,百尺懸兮,其樂無窮。而今,徽州區化工城污水敗壞水質,菖蒲已不多見,魚類也隨之絕跡了。
10、“禹王台夜遊”。禹王台位於普濟橋南端。夜登禹王宮,但見橋、月無塵,漁燈、碓火忽明忽滅,慈雲梵鍾、竺寺書聲相答,朗朗入耳,未嘗不令人概然。
六、古村民俗活動
端午節“跳鍾馗應起源於堨田,自明萬曆年間至今已流傳大約有400多年歷史了,除特殊歷史原因外,數百年來從未中斷過這項民俗活動。“跳鍾馗”何以能夠長盛不衰,代代相傳。據傳村民們為了驅祟祝吉,認為鍾馗可以驅鬼魔保平安。另外的原因因本地自古便是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血吸蟲病過去民眾稱之為“大肚子病”,“俗諺大肚象畚箕,神仙也難醫”),民眾為了送瘟神,在那種年代只有請出鍾馗捉鬼魔了。
七、古村新貌
名符其實的歷史文化古村“堨田”,古代雅稱為“湖田”。雖說歷經世事滄桑,文物早經傾圮,遺蹟所剩無幾。然而到達這兒縱目遙望,一座座新顏舊貌的徽派建築,屏風牆鱗次櫛比,一條條大街小巷寬敞整潔,引人入勝。
1961年11月由安徽省水利廳來我村籌建黃山市第一個電灌站“國營安徽省歙縣堨田電力排灌站”,為省重點工程,同時在堨田設立指揮部,負責設計施工。28千瓦電動機組四台套,水渠規劃從堨田到西村、西王村、吳溪、棠樾,設計灌溉6000畝。
1962年正式通高壓電,同年電灌站建成並調試成功。 1984年7月1日堨田村沿河中心地帶開始在豐樂河上規劃建造新大橋,1985年7月1日竣工,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通車剪彩典禮,各級領導與三千多民眾參加了慶典活動,橋上與兩岸遍插彩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從此結束了從村中到對岸需繞道村東大石橋或擺渡過河的歷史。促使南岸大規模發展。
自1986年起,歷年鋪設水泥街道路面5500餘米。
1994年縣血防站宣布我村消滅了血吸蟲病,從此送走了肆虐數百年的瘟神。
2003年自來水總管鋪設完成,2004年開始按裝入戶,自此村民飲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陽光普照神州大地以來,撥亂反正的種種措施深得人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村民收入年年遞增,生活節節上升。
本地的特色農業主要有:“歙縣荸薺”,產地在堨田,以其光澤鮮艷,肉質脆嫩,汁多渣少,皮薄味甜而聞名於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銷售極盛時期,杭州娃哈哈、肖山等罐頭食品廠每天從堨田調運荸薺數十噸,給村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桑蠶業近年來發展較快,現以初具規模。
新建葡萄基地,引進技術與優良品種,鼓勵村民發展自營經濟,促進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提高農民經濟效益,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真可謂:老一輩創偉業功蓋千秋 後來人建新村造福萬代!
2010年11月並村後,現在的堨田村由梅村村、祥里村、原堨田村組成,現有30個村民小組,1306戶,3678人,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黨員155名。並村後,村部設在堨田村,堨田村部為中央第一批村部建設項目。村主要產業以勞務輸出、種植業、第三產業為主。該村與徽州區交界,有著很好的工業輻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