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陝西城固縣東北三里邯鄲村
墓地圖片
見右下圖
墓地簡介
![](/img/8/0c0/nBnauM3X3AzN1czNygjNzczM0MTM0gjM1IDMwADMwAjMxAzL4Y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蕭何墓坐落在今博望鎮謝家井辦事處杜家槽村內,離縣城三里,坐西朝東,墓前有三間房的祠堂,有塑像,墓上有幾株古樹。墓前有三通石碑,最早的石碑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城固知縣減應桐所立,寫著“漢相國蕭公諱何神·墓;另一通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所立,寫著:漢丞相酇侯蕭公墓,此碑高大氣派;最後一通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城固縣事李煒等人所立。
碑文較長,大意是:漢中為高祖發祥之地,駐軍漢王城,蕭何等眾臣率軍民築堰壘渠,引水澆田,百姓士卒足食豐衣,至今近2000年,渠堰尚在,惠澤及民,為紀念蕭何之功德,李知事(知縣)倡導,數百名鄉紳富戶捐錢物,修蕭何墓陵園,以供後人祭奠。拜謁先賢墓冢,緬懷豐功偉績,心中豁然開朗:蕭何死後雖遠葬長陵,可純樸厚道的漢中城固百姓,為紀念他在此地興修水利、造福民眾的大恩大德,修衣冠墓、蓋蕭公祠,敬立神位,人心向背使然也。
蕭何生平
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鹹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