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瓦爾德·海林

埃瓦爾德·海林

埃瓦爾德·海林(Ewald Hering 1834.08.05-1918.01.26),德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出生於德國東部薩克森(Saxony)附近一個名叫格斯多夫(Gersdorf)小鎮的農民家庭,逝於德國萊比錫。

基本信息

簡介

埃瓦爾德·海林19歲時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醫學,師從E.韋伯、G.費希納、馮克(Otto Funke,1828-1878)和動物學家 Julius Victor Carus 同時還深受 J.繆勒的影響。1860年或該校醫學博士學位後成為萊比錫大學的生理學教授,1862年或哲學講師資格,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實驗心理學創始人W.馮特,同時也開始了他的視覺生理學的研究。1865年,他轉入維也納大學軍事醫療-外科學院生理學系任教,在這裡他除了繼續視覺研究外,也轉向生理學的其他領域,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就是他和J.布洛伊爾共同發現的黑-伯反射。

1870年改任捷克布拉格大學生理學教授,在這裡,他一直工作了25年。1895年再回德國萊比錫大學任教,之後一直在該校從事色彩理論的實驗研究。

學術成就

海林以感覺器官生理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其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以下三方面:

空間知覺

19世紀60年代,海林專心從事視覺的空間知覺研究,提出了視覺的先天論學說,即人生來就能判斷空間和深度。海林的說法與H.赫爾姆霍茨的觀點不同,赫爾姆霍茨的經驗主義看法認為,人類的深度知覺是學習的。海林的論點不僅符合德國理性主義哲學心理學的傳統,也為格式塔心理學知覺理論奠定了基礎。

色覺理論

19世紀70年代,海林致力於發展和赫爾姆霍茨的理論相反的顏色視覺理論,提出了著名的色覺相對論(opponent theory of color vision)。該理論認為:眼球的視網膜上有三組功能各異的錐體細胞,第一組負責感受明度,對黑白二色敏感;第二組對紅綠二色敏感;第三組對黃藍二色敏感。每一組錐體細胞所能感受到的兩種色光刺激,在光波長度上各不相同,所以各組錐體細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時,即產生兩種顏色的互補作用。此顏色互補的視覺現象,可經由下述簡單實驗予以證明。

如凝視牆壁上的紅色圓環半分鐘,然後轉向凝視旁邊的白色牆壁,就會看見一個綠色圓環出現。如凝視牆上黑色鍾框與白色鐘面半分鐘,然後轉向凝視旁邊空白的牆壁時,就會看見一個黑色鏡面與白色鍾框的影像出現。此現象稱為負後象(negative afterimage)。負後象現象形成的原因,乃是由於成對的錐細胞互補作用中產生的相對歷程使然。因此,海林的色覺論也稱色覺相對歷程論。又因海林的色覺理論中,認為錐體細胞能感受紅、綠、藍、黃四種顏色,故又稱色覺四色論。他的色覺理論對色盲現象提出了理論性的解釋。他認為不能辨認紅色的人,對藍色和黃色的識別都沒有困難。患色盲的人,多半都是同時對兩種顏色無法辨識,不是紅-綠盲,就是藍 - 黃盲。此一現象的成因,也可從色覺相對歷程論得到解釋。

溫覺研究

海林還論及溫度感覺。韋伯以前曾認為皮膚溫度的變化(從暖到冷)由皮膚基本溫度的上升或下降而產生。海林提出,不是上升或下降而是皮膚的相對溫度決定一個人感覺是暖還是冷。他說,如果一隻手放在熱水裡,而另一隻手放在冷水裡,然後兩隻手都放在溫水裡,對比之下原先放在冷水裡的那隻手將顯得更溫暖。這說明兩隻手的皮膚已經適應了特定的溫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