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希·弗洛姆

埃利希·弗洛姆

埃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台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簡介

《愛的藝術》《愛的藝術》
《愛的藝術》論述的主題是:對人類存在這一問題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自己在愛情生活中也永遠不會得到滿足。

作者簡介

埃利希·弗洛姆埃利希·弗洛姆

埃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台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繫。
弗洛姆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創造了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目錄前言

一愛是一種藝術嗎?
二愛的理論
埃利希·弗洛姆寫的書: 《 愛的藝術》心理書這本書1956年就出版老,經久不衰。
作者是一個哲學家精神分析家心理學家
不是散文,有點哲學和心理的味道,是愛的詮釋,而這愛不是簡單的男女之愛。

精彩段落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以下原則:"我,因為我被別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別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