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10畝(其中:田458.1畝,地1051.9畝),人均耕地0.77畝,主要種植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62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0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荒山荒地674.4畝,其他面積12741.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全村有343戶通自來水,有12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7%)。有47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分別占總數的2.8%和1.8%)。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4輛,機車92輛。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9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戶;建有小水窖40口;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4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52.24%;畜牧業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4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70頭,肉牛33頭);漁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05%;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2.31%;第二、三產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0.81%;工資性收入18.5萬元,占總收入的0.97%。農民人均純收入128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占勞動力的5.3%),在省內務工11人,到省外務工6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60戶,共鄉村人口1920人,其中男性997人,女性923人。其中農業人口1903人,勞動力142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佤族59人,彝族10人,其他民族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03戶,占農戶總數的21.9%。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5426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255人,距離太平鎮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8人,其中小學生183人,中學生75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8人,少數民族黨員3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11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7等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