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本片包含了5個發生在計程車的狹小空間裡的故事:
晚上7點10分的洛杉機街上,女的士司機載著她的客人向機場駛去;同時,專門為導演物色各類演員的維多利亞也從剛到洛杉機的飛機上下來,一下飛機,維多利亞就忙個不停地接打手提電話,出門時遇到送客人到機場的女司機。於是維多利亞上了女司機的計程車。上車後,維多利亞接打了一會電話,好奇的女司機趁她空閒時問起了一些話,兩人就此開始了聊天。維多利亞問煙不離手年輕的女司機喜歡開車嗎?女孩告訴她說不太喜歡,她最想做的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她的幾個哥哥也是做那行的。維多利亞一邊和女孩聊天,一邊暗暗觀察她,這是一個性格男性化、作風粗野的假小子,正是她要物色的適合人選。車到目的地後,維多利亞試著問女孩願意演戲嗎,女孩一口回絕了她。儘管維多利亞一再熱情邀請下,女孩還是告訴她說,她只想當一名機械工程師。女孩開車離去後,維多利亞的手機再度響起,但她卻不想再接聽了。
洛杉機晚上的7點10分,但紐約已是晚上的十點多。一名黑人青年在紐約寒冷街頭長時間招手要計程車,好不容易來了一輛,但聽說他要去的地方又很快開走了。終於,一輛計程車一搖一晃艱難地停在了他的面前,上車後,他才發現司機剛學會開車,而且還是語言不通的外國人。在黑人青年的堅持下,兩人交換了位置。黑人青年自己開車的時候,原來的司機告訴他說,他是東德人,以前是馬戲班的小丑,他的名字叫哈密,黑人青年也熱情地告訴哈密說,他的名字叫搖搖,說罷,兩人為相互的名字大笑不已。車開到一個人跡稀少的街頭,搖搖突然停車,下車跟一個女孩大聲爭吵起來,過了一會,他強行把女孩拉到車前塞進了車裡,並告訴哈密那是他妹妹。車繼續向前開,但女孩仍然大罵不止。到達搖搖的家後,兄妹兩吵吵鬧鬧的下了車,搖搖如數把車錢付了,還告訴了哈密回家的路,但迷糊的哈密在紐約璀璨的夜景里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紐約晚上的十點多,巴黎正好是晚上的4點8分。一個年輕的黑人司機搭載著兩位從非洲來的客人,他們在車上大聲地談論著他們在巴黎如何的重要、如何的受歡迎,並且肆意侮辱同樣從非洲來的黑人司機,年輕的黑人司機強忍怒火無言地開著他的車,過了一會,他終於忍無可忍地把仍在說笑的兩人趕下了車。車開到另一條街上,一位盲女上了他的車,上車後盲女自顧自地用手摸索著畫妝,黑人司機從鏡子裡看著她的動作,突然好奇地問了盲女她平時的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她的床上感覺是怎么樣的,盲女不屑地告訴他說,她是用每一寸肌膚和每一個毛孔去享受性愛。盲女下車時,黑人司機有意少收了她一些錢,但被她發現,並告訴黑人司機她不用他的施捨,讓他多小心自己。果真過了一會,街上傳來一聲車撞擊的聲音。
同樣時間,羅馬晚上的5點06分。一位活潑的司機開著他的計程車穿過羅馬的大街小巷,一邊開車一邊喋喋不休地自己跟自己說話。車開到一座雕像旁邊時,上來一位教士,司機馬上興奮地要求,要讓教士為他作告解。在教士不能拒絕的情況下,司機開始了他的告解。他一邊開車一邊激動地說他小時侯,為了解決他剛萌芽狀態的性問題,他跟一隻南瓜作愛;長大一些後,他又跟他們家養的一隻溫柔美麗的小母羊發生了不該發生的關係;再後來,他又跟他風騷漂亮的弟媳搞在了一起。在他事無巨細、聲情並貌的惡作劇中,教士終因受不了他的刺激,心臟病發作死在了他的車上。驚慌的司機只好把車停在一個僻靜的路邊,把他的墨鏡給死不瞑目的教士帶上,把屍體放在了路邊的長椅上。
同一時間,赫爾辛基5點07分。司機米格在街邊搭乘了三位酒醉的客人,上車後,兩位稍微清醒的同伴向米格訴說另一個醉得已不能說話的同伴阿佳的不幸。他們告訴米格,阿佳今天一上班,就被老闆抄了魷魚,被趕出公司後發現,全新的小車又變成了一堆廢鐵,回家後妻子又告訴他,他們16歲的女兒有了身孕,妻子也因受不了刺激,跑回娘家了。米格聽完後說,阿佳不是最不幸的人,他說起了自己的事。為了有一個家,米格和妻子玩命地工作,妻子懷孕六月時,早產生下了一個女嬰,在這個女嬰完全沒有活下去的可能時,他們為了少受刺激,決定不愛她。但女嬰卻奇蹟般地活了三星期,當他們做出要愛這個上帝的禮物而趕到醫院的時候,女嬰卻死去了。米格說完,大家都被他悲慘的故事感動,那兩人下車時,決定不再同情阿佳。這樣,可憐的阿佳在付完車費後,只能獨自坐在冰冷的雪地上了。
演員介紹
薇諾娜·瑞德 在好萊塢眾多女星中,要在不同時期獲得偉大導演的賞識實屬不易,但薇諾娜卻可以獲得不同領域導演的一致讚賞,不管是喜劇、科幻、恐怖、或是使壞,薇諾娜瑞德都在用盡全力,努力的扮演一個女演員的角色。1988年《甲殼蟲汁》一片使觀眾注意到這個有著一雙慧黠大眼的女星。在演過多部少女片後,1991年接演吉姆·賈木許的《地球之夜》正式邁入成熟角色,而次年大導演柯波拉的《驚情四百年》更將她推上票房明星的地位,自此成為好萊塢新一代的接班女星之一。長相甜美的賴德,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知迷死多少年輕影迷,帥哥約翰尼·德普、才子馬特·戴蒙都曾是她裙下的不二之臣。雖然被上天無限眷顧,現實中的薇諾娜卻相當反叛,甚至因為盜竊而引起軒然大波,也因此嚴重影響了她近年在影壇的發展。這幾年她重整旗鼓,以全新的心態和形象開展事業。幕後製作
影片由賈穆什自編、自導、自製,五個描寫出租汽車司機和乘客遭遇的小故事組成。在過去,所有這些場景都要在室內拍攝,而這部影片在出租汽車裡面拍攝,並用特別的照明設備。本片的攝製使用兩輛相同的汽車。在每一城市裡,都用兩輛車,一輛原封不動,把第二輛的引擎和發動罩拆下,安上攝影機。經過這些處理,影片看上去比現實更加實。經過精心設計,影片顯示出高度技巧。影片的視覺效果和劇性是統一的。影片使用了慣用的城市鏡頭,如商店、廢棄的汽車和停車場,這些加強了本片內景的氣氛。這是一部描寫整世界壓縮在一個封閉的內景中的影片,外景起了襯托的作用。
精彩片斷
賈木許講了5個發生在同一時間,同樣在一個狹小的計程車空間裡,但發生在5個不同國家地區的故事。洛山嘰的故事無疑與好萊塢有關,一個專門物色演員的星探下飛機後坐上了由威諾娜賴德飾演的假小子的計程車上。起初星探對這個破舊的計程車和滿口髒字,煙不離口的司機充滿鄙夷,但隨著車上無聊時光中二人的對話展開,星探對這個司機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她發現這個面目清秀的假小子雖然毫無教養,充滿陋習,但渾身散發著一種純真,一種真誠,一種不自覺流露出的可愛。她甚至認定這個假小子就是她在尋找的未來的明星。於是在她們駛到目的地時,她提出了讓司機去試鏡的邀請,她認為這世界人人都渴望成為明星,但她再次對這個司機刮目相看了。假小子拒絕了她的邀請,她闡述自己有自己的夢想,儘管現在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她願意為了自己夢想努力。星探儘管失去了一個未來的明星,但卻由心地笑了,因為這才是那個假小子的可愛之處。
紐約的故事則於布魯克林區的黑人有關。一個黑人在晚上的街道打車想回布魯克林去,但城市裡的計程車司機沒人願載他去那裡。終於一個顛顛簸簸的計程車停在他面前,願意載他回家。但當黑人上車,卻發現這個司機是個新手,不僅不認識路,甚至都不會開車。他想下車,但司機懇請他幫忙完成這筆生意。於是他們乾脆掉了個個,由黑人開車,司機坐車。聊天中得知,那個司機原來是個東德馬戲團的小丑,剛到紐約,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都不過關。東德人的名字叫赫爾默特,在英語裡是頭盔的意思,黑人對此名字狂笑不止,但當東德人反問他的名字時,他卻笑不出來了,原來他叫尤尤,就是中文我們說的溜溜球的意思。兩個在這個城市裡同樣不受重視的人互相找到了溫暖。路至一半,尤尤突然停車拽了一個黑人女的上車,原來這個女人是尤尤的嫂子,她深夜獨自在街上閒逛引起了尤尤的不滿。於是東德的小丑發揮了他取悅人的本領,緩解了另二人激烈的爭吵,車內的氣氛又恢復了一片歡樂。但當車到達目的地後,東德人又迷失在了這個陌生的城市裡。社會為什麼不能像人與人般互相包容呢?
巴黎一個黑人司機載著兩個自認為兩個了不起的非洲“大使”。兩個“大使”目中無人,高傲無比,甚至無聊地取笑著同樣是非洲移民的司機的黑人身份。他們知道司機是來自象牙海岸後,取消這是個“看不見”的國家(也許法語裡象牙海岸有這層意思)。於是司機忍無可忍,將此二人擱置在了凌晨巴黎的一個小街道上,懲罰了二人一番。他轉而上路後,載了一個盲女上車。司機對盲女充滿好奇,他不住地通過後視鏡觀察著盲女的一舉一動。他以為盲女什麼都看不見,其實盲女心裡看的比誰都明白,對他的種種不禮貌行為也心中有數。司機出於對盲人的好奇,不斷地問盲女些不太禮貌的問題,甚至包括盲女是如何做愛的,她在做愛時是否知道自己是在和誰做愛這樣的問題。盲女不屑地告之,自己是在用自己身體的每一寸肌膚做愛,其真切是眼明的人所不能感受的。到達目的地了,黑人司機故意想少受盲女一些車費,盲女卻告之自己不需要受他的憐憫,並勸告他路上才要小心。果然,黑人不一會遍與路邊的車撞到了一起。也許眼明的人甚至不如盲人看的清楚。當你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時,也許你不知道,被你小看的人其實比你要優秀許多。
羅馬的故事太可笑了。貝尼尼飾演的司機有著和義大利這個國家相稱的風情和玩世不恭。在凌晨空無一人的街道,他獨自駕駛著計程車,卻看似樂趣無窮,他飛快地開車逆向穿梭於單行道上,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語著,仿佛整個城市都是他的聽眾。這時他接到任務去載一個神甫。於是他決定逗逗這個嚴肅的神甫。在車上,他執意地要向神甫懺悔,神甫並不答應,因為這裡不是教堂,在這裡懺悔有辱神靈。但司機可不管,他喋喋不休地講起了自己懺悔的故事。他講到自己在12,3歲時,出於對性,對欲望的萌動,和一個南瓜發生了關係;然後在他長大後,他覺得不能再靠南瓜解決問題,於是要找活生生的,誰想他卻是和他家的小綿羊搞在了一起;當他成年後,他又忍受不住誘惑和自己的嫂子偷起了情。南瓜,綿羊,嫂子,嫂子,綿羊,南瓜,,,司機越講越高興,越講越不靠譜,坐在後坐代表神聖的神甫被他下流骯髒的故事氣的乾脆心臟病發,一把死在了計程車里。當司機發現事情鬧大了,趕緊將神甫撂在了路邊公園的長椅上,還不忘給死不瞑目的神甫戴上了個可笑的墨鏡。也許只有這氤氳著古老宗教文化的宗教發源地里,才有人敢如此戲弄神靈吧。
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赫爾辛基,卻從上一個故事的笑破肚皮的幽默風格一下來了個大轉彎,講了個比較悲傷的故事。凌晨的赫爾辛基被白雪覆蓋,兩個人攙著醉的不醒人事的朋友上了計程車。兩個人告之司機他們的醉漢朋友今天倒霉到了極點。他買了輛新車去上班,本來很高興,但到了班上發現自己被炒了魷魚,當他從班上出來準備回家時,卻發現新車被砸了個稀巴爛,回到家妻子得知他被炒了魷魚鬧著要和他離婚。所以這個人借酒澆愁,喝成了這樣。司機卻給他們講了自己的更為悲慘的故事。司機的妻子懷孕了,當才懷到第6個月,孩子便被生了出來。醫生告之他們這個孩子最多活不過一個禮拜。於是夫妻二人忍痛決定不對這個孩子寄予任何的愛,這樣孩子死後他們不會過於痛苦。誰想孩子奇蹟般地活了3個禮拜,於是夫妻不自覺地又將全部的愛意投向了這個孩子。誰想當他們愛意正濃時孩子卻堅持不住終於死去了。沒有什麼比親情的失去更讓人痛苦。冰冷的赫爾辛基中比天氣更冷的只有落寞的人們的心。
賈木許從來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通常並不像一般故事般,有開頭,高潮,結尾這樣完整的結構,他的故事看似都不是故事,更似截於生活中的一個個小片段,但卻給人莫明的感動和共鳴。5個故事體現了5個地區的風情及5組平常人的生活,同樣充滿賈木許失疏離浪蕩的風格,同樣是陌生人,陌生城市的故事,但也許其中就有你的影子。也許下次當你乘坐計程車,與司機閒談時,你會發現,自己的故事也很有趣。
影片評價
一頭根根聳立的白髮、永遠的黑色外套、香菸、低調且漫不經心的態度,這就是吉姆•賈木許,這位美國獨立電影界最酷的人物。曾經有一個關於賈木許的圈內笑話:“為什麼他要把頭髮弄成白色,而全身穿的黑乎乎?那是因為他拍的都是黑白片。”1953年,賈木許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叫阿克倫的小城,父親是東歐人,曾經是阿克倫當地一家報紙的影評人,很小的時候,賈木許就跟父親看了很多B級電影。而他的母親有著伊朗血統,或許,這樣的身份造就了他電影中帶有揮之不去的“異鄉性”,就如影評人所說:“(他電影中的人物)都是在他們自己國度里的外國人。”他們總是“在路上”,永不停歇卻不知所謂,始終被沒有歸屬感的傷感情緒折磨著,但就在這些生活失敗的小人物背後又有一種流動的詩意和浪漫的情懷。也正是如此,他總是被美國人“誤認”為“歐洲導演”,而他很多電影在美國的票房還遠不及巴黎一座城市。
就如所有小鎮青年,賈木許他很小就明白了自己的未來不在這裡——這個幾步就可以走盡的、最大最美麗的建築就是固特力汽車輪胎公司的小鎮。他來到了紐約,被這裡的文化洗滌了一遍,還加入一隻New-Wave樂隊成為了鍵盤手,因為“那時候紐約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樂隊”。而音樂——藍調和爵士的那慵懶不經意的韻味——也流入賈木許的電影中。
還記得他的長片處女作(賈木許之前還拍攝過一部短片《長假慢慢》 ,這是他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的畢業作品,但短片顯然沒有贏得那些老教授的喜歡,他們甚至沒發給他畢業證書)《天堂異客》里那三個無所事事的年輕人么?賈木許將他們糟糕透頂的生活升華為存在主義式的荒謬感、將那些空洞無聊的場景幻化出了樸素的詩意,甚至他們那雞同鴨講的對話,在賈木許的鏡頭下都閃現出“板著臉”的冷幽默,這些都成為了賈木許的標誌。
此後, 《不法之徒》 、 《神秘列車》都延續了這一特徵——超低的成本、宛如靜物畫般的極簡主義風格的黑白影像、對於日常瑣碎生活的凝視,再到他第三部電影《地球之夜》,對於賈木許來說,本片對於他有著特殊的意味、也可以說是帶著總結性。之前他的作品多少都帶著些短片集錦的味道,之後從《離魂異客》開始,他轉向更加完整的敘事,而故事的類型也更加多變,再到《破碎之花》甚至帶有些頑皮、調笑的意味,更加的自由隨意,扮酷也扮得更加灑脫。
所以《地球之夜》可以說是他早期電影的總結。一個夜晚,5個發生在計程車內的故事——這樣簡單場景的設定,就如賈木許所說的發生在“銜接個戲劇性時刻之間,這些似乎平安無事的當下”的故事,漫不經心的語調,很容易的掩蓋了這部電影的深度與野心。
5座城市,城市的文化、地區的差異與之間的碰撞、人對於周圍世界的感知和超越了語言和文化障礙的幽默,乃是本片的主題,只不過它們都出現的極其隱晦。如巴黎的段落,黑人司機因為不能忍受乘客對於非洲的侮辱和自大,將他們趕下車去,而之後盲女上車,司機從前面的弱勢關係中脫離出來,成為了強勢群體,他好奇的窺探她——盲人不都是帶著墨鏡么?盲女說:是么?我沒見過盲人。最後盲女下車時,黑人司機有意少收了她一些錢,但被她發現,她告訴司機她不用他的施捨,讓他多小心自己。過了一會,街上傳來一聲車撞擊的聲音。而這兩段並列在一起互相消解了——種族問題與殘疾人/健全人——原本頗有批判色彩的意義。
賈木許在狹小的空間裡完成了的5段漂亮的小協奏曲,它們有的輕快、有的悲傷、有的是雜耍式的誇張搞笑。漫不經心、東拉西扯式的談話下面,是賈木許聰明的構想和漂亮的技巧。當然,他也從沒有放棄過讓他的電影有趣一些的可能,雖然羅馬段落中,羅伯托•貝尼尼的那懺悔黃段子明目張胆的搞笑,並不合賈木許板著面孔講笑話的一貫風格,但是,它們卻奇異的融合到了一處,使得它雖然不是這5段中最好的,確是最有趣的。而這也有如本片,在賈木許的電影中它雖然不是最好的,卻是最可親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