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地熱資源評價是指對地熱田內賦存的地熱能與地熱流體的數量和質量作出估計,並對其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可被開發利用的儲量及開發可能造成的影響作出估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評價
1、可行性評價
1、考慮當前地熱資源開採技術的可能及經濟的合理性對其開發的可行性做出評價。2、依據地熱井可能的成井深度,區別地熱資源開採的經濟性,分為:
最經濟的,成井深度一般小於1 000m;
經濟的,成井深度一般1 000 ~ 3 000m;
有經濟風險的,成井深度大於3 000m。
3、依據地熱流體的溫度,評價可能的利用範圍:
溫度分級 | 溫度t界限,℃ | 主要用途 | |
高溫地熱資源 | t≥150 | 發電、烘乾 | |
中溫地熱資源 | 90≤t<150 | 工業利用、烘乾、發電 | |
低溫地熱資源 | 熱水 | 60≤t<90 | 採暖、工藝流程 |
溫熱水 | 40≤t<60 | 醫療、洗浴、溫室 | |
溫水 | 25≤t<40 | 農業灌溉、養殖、土壤加溫 | |
註:表中溫度是指主要熱儲代表性溫度。 |
4、根據地熱流體化學組分的含量,確定可作為礦泉開發利用的方向和方式;
溶解性總固體含量∕(mg∕L) | 利用方向 | 利用方式 | 排放要求 | ||
達到生活飲用水或者飲用礦泉水標準 | 達到理療礦水水質標準 | 理療洗浴 | 其他 | ||
<1000 | 飲用及生產礦泉水 | 理療洗浴、採暖、農業等 | 直接利用 | 直接利用 | 醫用處理後排放,其他回灌 |
1000~3000 | 專用礦泉水 | 理療洗浴、採暖等 | 直接利用 | 間接利用 | 直接利用處理後排放,間接利用回灌 |
3000~10000 | | 理療洗浴、採暖等 | 直接利用 | 間接利用 | |
>10000 | | 理療洗浴、採暖等 | 直接利用 | 間接利用 |
2、環境影響評價
地熱利用的節煤量、減排量及節省污染治理費用分別按下表所列方法進行計算:考慮熱效率折算後的熱能 | 節煤量(M) |
10J | M(t/a) |
∑Wt | 計算式M=∑Wt÷4.1868÷7 |
項目 | 二氧化碳(CO2) | 二氧化硫(SO2) | 氮氧化物(NOx) | 懸浮質粉塵 | 煤灰渣 |
單位 | t/a | t/a | t/a | t/a | t/a |
計算式 | (1)=2.386M | (2)=1.7%M | (3)=0.6%M | (4)=0.8%M | (5)=0.1%M |
項目 | 二氧化碳CO2 | 二氧化硫SO2 | 氮氧化物NOx | 懸浮質粉塵 | 煤灰渣 |
a 煤灰渣不屬於大氣排放,屬於固體廢物排放。 |
地熱劃分
地熱一般根據呈現形式和溫度高低來進行分類。呈現形式
地熱來源主要是地球內部長壽命放射性同位素熱核反應產生的熱能。地熱在地球上有不同的呈現形式。按照其儲存形式,地熱資源可分為蒸汽型、熱水型、地壓型、乾熱岩型和熔岩型5大類。溫度高低
在離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體的總含熱量,據推算約為14.5×1025焦耳(J),約相當於4948萬億噸(t)標準煤的熱量。地熱資源按溫度的高低劃分為高中低三種類型。中國一般把高於150℃的稱為高溫地熱,主要用於發電。低於此溫度的叫中低溫地熱,通常直接用於採暖、工農業加溫、水產養殖及醫療和洗浴等。截止1990年底,世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於發電的總裝機容量為588萬千瓦,地熱水的中低溫直接利用約相當於1137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