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
構成
團體心理輔導手冊、團體心理活動工具、團體心理資料光碟、航空箱
一、活動手冊
活動手冊介紹了工具包中的各個活動,包括每個活動的名稱、目的、時間、道具、場地、程式以及注意事項的詳細介紹。本手冊通俗易懂、簡潔明了、便於攜帶,同時還附有更為詳細和完整的教材,利於參考。
二、教學錄像
1、教學錄像以光碟形式發放,以便教師能迅速掌握開展中參與者團體訓練;2、含四張教學光碟,每張包括8個活動。
三、活動器材
1、便於攜帶的精緻工具箱一個;2、活動所需的背景音樂;3、團體心理活動專用器材70餘種(略)
四、團體活動管理軟體系統
1、針對不同的訓練對象,不同的訓練主題建檔;2、可分別管理團體活動過程的圖片和視頻檔案,並進行文字說明、保存、修改及查詢的功能;3、團體活動操作程式的說明。
版本
小低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小高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國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青少年團體心理輔導標準版工具箱
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面臨著不一樣的發展問題和心理困擾,不同成熟水平的學生可以接受的團體訓練內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發展水平來設計和安排團體訓練是必要的。
青少年團體心理輔導標準版工具箱就是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常遇到的心理壓力、情緒困擾、人際衝突所設計。
此工具箱意在幫助學生在如下方面有顯著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管理情緒,積極樂觀;懂得時間管理、學會探索學習技巧;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係,學會關心與信任,更為融洽的與群體合作;學會感恩,加強與家人的親情聯結;珍愛生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承擔責任,培養領導能力。
國小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國小階段的兒童年齡跨度為6、7歲到12、13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在國小低年級,兒童還具有明顯的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而國小高年級兒童則隨著生理年齡的變化,逐漸步入青春發育期。因此,國小時期往往被稱為前青春發育期,具有三大發展特點:
1、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從事正規的有系統的學習,學習逐步成為主導活動;
2、逐步掌握書面言語和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3、社會關係開始趨於複雜多樣;
4、兒童有意識地參加集體生活。
國小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小學生的心理處於快速、協調發展時期的特點,著重促進智力發展,形成和諧個性、培養良好心理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團體輔導活動。
國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國中階段跨越的11歲、12歲到14歲、15歲,正是人生的少年期。這三年時間是個體身體發展的一個加速期。青春期少年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迅速發育並逐漸達到成熟,其心理的各個方面雖然也在發展,但相對於生理髮育速度來說則相對平穩,因此造成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種種特殊矛盾和表現,使他們面臨一系列的心理危機。
國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少年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與所面臨的心理及行為問題,著重促進青少年自我意識、情緒管理、道德發展和人際交往等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團體輔導活動。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高中階段又稱青年初期(也有人稱之為青年中期),約從14、15歲開始到17、18歲結束。經過國中階段生理及心理上的劇變及動盪,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趨於成熟和穩定。這一時期高中生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價值觀初步形成,這對於其形成穩定的人格特徵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高中生對其自身的態度和看法,影響著他們實際發展的各個方面。
高中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針對青年初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的需求,著重深入探索自我、促進形成自身價值觀、協助人生生涯規劃等團體輔導活動。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
從發展心理學的階段劃分來看,大學階段跨越18歲到24、25歲,處於成年早期階段。在這一時期內,個體的自我意識得到了迅速發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確立,這就促使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趨於穩固,客觀的認識自我也成為可能。
大學版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著重針對成年早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避免心裡不適應及其他精神障礙,戀愛適應、選擇職業等主要發展課題設計團體輔導活動。
中國小團體輔導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國小可以以遊戲和活動為主,營造樂學、合群的良好氛圍;國中以活動和體驗為主,在做好心理品質教育的同時,要突出品格修養的教育;高中以體驗和調適為主,並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諮詢與服務的緊密配合。
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目標。一般來說,同一年齡層次的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基本上處於同一層面上。他們在智力、人格的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大體呈現出一種普遍性和規律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來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整體發展。
心理發展具有連續性與階段性特點,成年人心理問題源於成長過程中沒有做好心理教育。但不同年齡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同的,心理發展的主題貫穿個體一生,團體心理輔導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內容和形式都不同。依據於此,京師博仁團體心理輔導工具箱尤其注重每個發展主題的連續性,同一主題,在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了不同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之間逐層遞進,順應了學生身心發展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