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團街鄉轄運昌村、龍海村、治安村、樹安村、高家村、馬初村、卓乾村、樂業村等8個村民委員會,153個村民小組,116個自然村。全鄉總戶數6386戶,總人口25285人。
全鄉土地面積為232856.9畝,其中耕地面積32396.2畝,其中水田17411.3畝,旱地14984.9畝,人均耕地1.3畝。林地面積185190.1畝。
鄉內平均海拔1800米。境內最高海拔2820米,最低海拔1780米,屬溫和半濕潤淺丘半山區,森林覆蓋率達56%。全鄉地勢東高,西北、南面稍低。年均氣溫16-22℃。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鄉有小二型水庫4座,大小壩塘26座。
農村經濟

2006年度,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收入2120元。5775.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53.6萬元,占總收入56.4%;畜牧業收入1722.5萬元,占總收入29.9%(其中:出欄肉豬22224頭,出欄肉牛:2925頭;肉羊:4183隻);漁業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117.萬元,占總收入2%;第二、三產業收入665.2萬元,占總收入11.6%;工資性收入219.9萬元,占 3.8%,農民處出勞務收入219.9萬元,外出務工人數1574人,占勞動力的10.8%,省內務工1409人,省外務工165人。
發展思路


全鄉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10千克,人均純收入2289元;實現各村小組村村通路、通水、通電、水利化程度不斷提高,通電率達100%,人畜飲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民族和諧共處,民眾安居樂業,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四個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成績,創建為“平安鄉鎮”、“無毒鄉”和“無邪教鄉”,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人口衛生

文化教育

全鄉有中學1所,國小10所,國小占地面積29364畝,有教師135人。目前全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49人,其中小學生2116人,中學生1233人。
全鄉建有文化活動室9個、圖書室9個。建有村衛生所9個,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醫生56人。建有公廁180個,垃圾集中堆放點12個。鄉內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基礎設施

全鄉道路為柏油路;到村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全鄉共擁有汽車83輛,拖拉機57輛,機車224輛,農用運輸車50輛。
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74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5戶,建有小水窖22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房、改廁、改廄)的農戶10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067.4畝,有效灌溉率為109%,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76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面積0.28畝。
到2006年底,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7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鄉集鎮建有雲南省第二、昆明市第一的大牲畜市場。
特色產業
全鄉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推進烤菸種植,高質量、高要求的標準,使全鄉2007年的烤菸生產任務圓滿完成。結合全鄉實情,在大牲畜交易市和養殖協會的帶動下,開發了撒壩火腿、烏骨土雞的發展。在市委組織部的支持下,卓乾村委會的優質核桃產業已初見成效和規模,在全縣已小有名氣。
資源環境
全鄉土地面積為232856.9畝,其中耕地面積32396.2畝(水田17411.3畝,旱地14984.9畝),人均耕地1.3畝。林地面積185190.1畝。鄉內海拔在1800米,年均氣溫16-22℃,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鄉有小二型水庫4座,大小壩塘26座。2006年度,經濟總收入5765.5萬元,人均收入2120元,全鄉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