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大營行政村隸屬安寧市八街鎮,地處八街鎮西南邊,距八街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鎮公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區42公里。東鄰八街鎮溫水村委會,南鄰八街鎮一六村委會,西鄰七街村委會。轄大營、韭菜沖、王家村、店房四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29戶,有鄉村人口1192人,其中農業人口1150人,勞動力8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44人。全村國土面積19.58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氣溫14.8℃,年降水量78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664.8畝,人均耕地1.27畝,林地23901.2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6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八街鎮大營村](/img/b/b2c/nBnauM3X4MzMyUTO0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64.8畝(其中:田868.3畝,地596.5畝),人均耕地1.27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90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5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29畝,其中養殖面積36畝;有鐵礦、粘土礦、野生菌等資源。![八街鎮大營村](/img/6/1b4/nBnauM3X1ITMyED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29戶通自來水;有32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9戶,安裝有線電視284戶(分別占總戶數的100%、87.84%、86.3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9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6(分別占總戶數的88.15%、53.5%)。該村進村道路及到八街鎮道路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大部分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拖拉機機68輛,機車1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58.7畝,有效灌溉率為58.6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8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8戶;建有小水窖5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9戶。全村有全部自然村已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沒有一個自然村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3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八街鎮大營村](/img/e/c0d/nBnauM3XwgzM0QD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3.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6.7萬元,占總收入的33.06%;畜牧業收入105.5萬元,占總收入的27.5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85頭,肉牛38頭,肉羊980頭);漁業收入1.17萬元,占總收入的0.31%;林業收入0.96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2.41萬元,占總收入的21.5%;工資性收入45.26萬元,占總收入的11.81%。農民人均純收入192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1.2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6人(占勞動力的9.9%),在省內務工56人。![八街鎮大營村](/img/f/c67/nBnauM3XzEjN4YD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農產品主要在本地銷售。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 33.0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該村沒有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無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八街鎮大營村](/img/6/ac7/nBnauM3X3cDNwAT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化教育
該村未建國小,距離八街鎮中學7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99人,中學生81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八街鎮大營村](/img/2/dc4/nBnauM3XzMTN4IT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文地理
坐落於韭菜沖村東南百餘年,韭菜沖龍潭出金碗的傳說屬於八街八景之一,傳說在遠古時候,潭內出瓷碗,凡村里討親嫁戚,宴請賓客,需要瓷碗瓷盆,只要頭晚到龍潭前面,燒香祭龍,獻豬、羊頭,用紙開明借單,次日清晨,龍王就會將瓷器放在龍潭前面,宴席過後,清洗乾淨,歸還原處,龍王自會收揀,每借者都照此履行,龍王都一視同仁。原來是清晨東方晨曦照射岩峽潭泉之時,由於潭四周懸岩綠樹蔥鬱,潭中泉水現出青、白、蘭、綠各色,珍珠串串湧出水面,全潭明晶亮晃,珠光瀲灩,顯現"金碗奇觀"。
普暄:字廷輝,男,漢族,大營人,生於1897年2月,卒於1951年5月,終年54歲。自幼聰敏人品善正,文才出眾,小楷書法工整,因此贏得民國初年的八街團總唐本興器重。1920年後被薦任八街團保局文書,1943年後歷任八街鎮長、縣財政局長、縣參議長等職,並熱愛地方建橋修路等公益慈善事業,帶頭捐資,組織施工,撰寫碑記多件,地方民眾稱譽他"造橋修路廣積德、教子睦鄰茲淳厚"。1948年積極支持中共安寧地下黨倡議恢復八街"景秀中學"。
唐國安:南,漢族,大營人,生於清光緒19年(1883年),卒於1950年,終年57歲,繼父親唐本興在大營創辦的煉鐵、鑄鍋,經營烤酒燒瓦制陶,並先後到易門"蛇皮村"、"桃園哨"辦火爐煉鐵、壓花鐵十八年,在本村鑄鍋三十餘年,他熱愛地方公益事業,捐資建造一座石壩,五座石橋,為本方開發礦產資源,發展地方工業,特別是鑄造業,改善交通條件作出了貢獻,為後來安寧鍋廠打下基礎,本地和鄰縣都雅稱他"唐鍋頭"。
![八街鎮大營村](/img/0/4cb/nBnauM3XxYTO0UT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新農村建設
大營村委會位於八街鎮南面,屬山區、半山區地理,轄區內共有四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38戶,總人口1163人,總耕地面積2389.5畝,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26元。在新農村建設中,大營村小組列為安寧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
在新農村建設中,通過落實"二十字方針",以建設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和"十星級文明戶"為載體,以發展農村經濟、整潔村莊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規範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加強生態保護、健全社會保障、培育新農民,強化民主管理為主要內容,繼續加強村務、財務公開力度,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使新農村的建設措施得到落實。具體為:完善道路衛生管理制度,清理道路,確保道路整潔衛生;堅持以烤菸生產為龍頭,依靠科技增加收入;依託晨農公司發展蔬菜產業,完善產、供、銷各環節的服務水平,是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增長點;與利六源公司合作發展養雞。結合創建"十星級文明戶、民主法制村、科普文明村",對村民進行"三義三觀"教育,全面提升農民的道德素質,確實把新農村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八街鎮大營村](/img/a/e67/nBnauM3XwcDM4gT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生產、生活用水不穩定,部分小組的生活用水未經處理,衛生程度不高。村民建設的房屋有磚房、土房、老房子,較多是在原有地基上的拆舊建新,形成新舊交替,且缺乏路燈、公廁等公用設施,影響了村容村貌。該村現有田地連年反覆耕作,田間雖有灌溉水溝,能夠達到一定的灌溉水平,但灌溉水流失較大,不能科學灌溉,增加了灌溉成本;除此而外,現有田地的形狀、通行不利於集約化耕作;田地的土壤結構不清,造成耕作作物、使用化肥缺乏針對性,客觀上增加了成本且不利農作物產量的提高。該村現已經接通有線電視和廣播,但村民缺乏公共文化設施,例如圖書室、活動室,文化活動及活動的場所與城鎮相比存在天壤之別。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擬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以解決"三農"為基點,結合本村實際,大力發展種養植業。如發展蔬菜種植業,種植面積4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000頭、牛40頭、羊5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4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643元增加到3000元。![八街鎮大營村](/img/b/7b9/nBnauM3XygzN0EjM1cDO3QjMyITM4MTOyQjMwADMwAzMxAzL3g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