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萊茵河

《圖本萊茵河》,由湖南文藝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自然表達寫作的散文成為最富親切感的文體,書寫時幾乎不必考慮詞語或文辭的張揚,不用防備文采文風對心靈本真自然流露的掩蓋,真實成為散文的根本特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本萊茵河

文學作品四大門類里,散文不同於詩歌、小說,如果說詩歌是屬於精神史的,小說是屬於社會史的,集中眾多藝術功能的戲劇是屬於廣義文化藝術史的、超越文學符號表達的多功能空間藝術,而散文則是最具民眾性的、最廣泛地介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的獨特文學現象。莫里哀的一部喜劇里有一則這樣的對話,甲問乙:什麼叫做散文。乙答:你現在說的就是散文。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散文,其實很平常,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對散文感到親切。也因為這樣,散文作為文學術語,表述的是相對說比較寬鬆的概念,它當然必須具有不可缺少的文學素質,但又不是很規範的,而是比較自由,英語Essay,一般譯作隨筆、絮語、試筆、小品,都強調書寫的自由。它是一種文體,然而自由到可以有多種不同形態,涵蓋書信、日記、遊記、回憶錄、札記、序跋、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雜感,甚至政治中”筆端常帶感情”的那一種。隨著文學的發展,十九世紀初還開始出現了詩與散文之間的邊緣門類散文詩。文學家以外,它的作者廣泛到包括藝術家、音樂家、演員以及哲學家、科學家、史家,乃至政治家、宗教徒、旅行家,等等。

自然表達寫作的散文成為最富親切感的文體,書寫時幾乎不必考慮詞語或文辭的張揚,不用防備文采文風對心靈本真自然流露的掩蓋,真實成為散文的根本特徵。散文寫作最能完好保存並凸顯作者被觸動的瞬間感覺,和深入思考的曲折反覆原初狀態,成為與他人對話同時也和自己對話的最優選擇,理解自我和重構自我的最佳方式。它”載道”,是說理的,但不是說教的;它”言志”,是抒情的,但不允許矯情。它的最最佳化境界是融”載道”與 ”言志”為一體。樸素的寫作排除最小的做作的干擾,散文的本性是真實。散文藝術的最高目的只是強調真實。散文求美,而美是真實的伴隨物。

正因為這樣,散文擁有最多讀者。可能有多種不同原因,有的人很少讀詩,有的人不愛看戲,有的人不看小說。不是文學愛好者也讀散文,也寫散文,不一定為表示文化能力高低,表示興趣廣泛或精神境界雅俗,散文作為文化現象對任何人都是親切的,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成為散文愛好者,成為散文的”編外”作者,不是想成為散文家,只是有那么一種自信,一種需求:我可以也應該寫。就這樣,和其它文學門類相比,散文的閱讀頻率最高,影響面最廣、最持久,散文有著最強大的作者隊伍,多種文化力量推動散文藝術不斷發展。

因此當然,眾多散文名作成為世界文學寶庫最吸引人的亮點。西方和我國的古代典籍幾乎都是散文的經典之作。在我國,舊時沒有讀過四書五經的算不得讀書人,沒有讀過《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的被認為是沒有文化的人,就像西方沒有讀過《聖經》的不算有教養的人,沒有讀過荷馬、柏拉圖不算有文化的人。中華民族是善於創造也善於通過文化交流吸收他人長處的,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本國文學歷史和現狀的重新審視,對世界文學的成就和走向的高度關注,成為新時期文學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被”四化”浪潮激活的出版事業噴發出多年受壓抑的無窮潛力,呈現空前的蓬勃發展勢態,我社的前身湖南人民出版社文藝部及時推出的數量可觀的外國文學名著中譯本中,就有選譯從古代到現代世界散文名著的《散文譯叢》,受到讀者的熱情支持,幾乎每隔不到兩個月就有一種新書出版,大多數讀者都以讀到每一種新書為快。這使我們受到極大的鼓舞。我們體會到:出版工作的起點是對讀者需求的理解,出版物的生命在於是否恰好滿足讀者的欲望,不會讓讀者失望的出版物,必須是內容充實精粹、高文化品格、高人文素質的,我們仍將朝這個目標努力。

改革開放二十五年不算大的時間跨度里,從開始興起緊接著不斷升溫的、為回應讀者渴求而日趨熾熱的出版熱,是我們國家走出封閉後最引人注目 的革命性變化之一。這個變化還在不斷擴展和深入。出版事業高速度發展的大格局下,讀者的選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強烈而持久的挑戰,我們的應對首先是全面認知、嚴肅考量讀者的需求,依據它迅速作出編輯、出版、發行運作流程的必要調整,《散文譯叢》要努力做到成為一系列真正意義上的散文名著組成的具體可見的散文藝術史。

散文先賢的貢獻燦爛豐饒,必須努力從散文史的高度上把握散文藝術發展脈絡,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地展示散文藝術達到的高度和動人魅力。必須從巨觀上把握散文名著的經典性。除已知的有顯赫地位的公認具有散文文獻價值的名著,還應該注意到那些可能存在的缺口,那些不顯眼的永恆的文學火種,那些不應該被遺忘而曾經被遺忘,因其永恆的輝煌而終於不再被遺忘的名著,這對於一套系列展示散文名著的叢書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將是叫人感到遺憾的失誤。

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工作質量,根本的保證是譯文的質量。譯者的責任是提供忠實原作、用傳神之筆消除不同語種形成的閱讀障礙,儘可能讓讀者如同讀原著一樣通過本國語言欣賞、解讀原著。對於準確理解原著,善於用本國語言表達原著內容的譯者,讀者是會像尊敬原著作者一樣尊敬他的。我們感到欣慰的是,讀者對《散文譯叢》的譯文總體上說是肯定的、滿意的。譯介外國文學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們的選擇表示我們的鑑別能力,我們的欣賞水平和高標準的需求,其意義已經超越局部文化事業而屬於全球性文化建設系統工程的一部分。我們相信,在專家和廣大讀者不斷的關愛支持下,我們將能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得儘可能好些。

本書目錄

叢書前言

名家評價

關於作者

萊茵河

夏龍——聖梅努——瓦雷恩

愛克斯·拉沙貝爾

伊巴赫紀念館

救火!救火!

沃爾姆斯——曼海姆

海德堡

弗賴堡

沙夫豪森

威衛——奇隆堡——洛桑

作者介紹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

雨果出身於軍官家庭。童年時隨父到過義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時代他走上了為社會進步而鬥爭的道路。1831年發表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表現出作家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鬥爭,堅持寫作。並於1862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於巴黎。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