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舞草

圓葉舞草

圓葉舞草(學名:Codariocalyx gyroides)為豆科舞草屬的植物。分布於泰國、越南、紐幾內亞、高棉、印度、緬甸、寮國、尼泊爾、斯里蘭卡、馬來西亞、錫金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1,500米的地區,多生於平原、河邊草地以及山坡疏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圓葉舞草圓葉舞草

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部、印度錫金尼泊爾緬甸斯里蘭卡泰國越南高棉寮國馬來西亞紐幾內亞

形態特徵

圓葉舞草圓葉舞草

直立灌木,高1-3米.莖圓柱形,多少具條線,幼時被柔毛;嫩枝被長柔毛,老時漸變無毛。葉為三出複葉;托葉狹三角形,長12-15毫米,基部寬2-2.5毫米,初時具白色絲狀毛,後漸變無毛,邊緣有絲狀毛;葉柄長2-2.5厘米,疏被柔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5-5厘米,寬2.5-3厘米,側生小葉較小,長1.5-2厘米,寬8-10毫米,先端圓鈍,有時略凹入,基部鈍,上面被稀疏柔毛,下面毛被較密,側脈每邊7-9條,不達葉緣;小托葉鑽形,長4-6毫米,兩面無毛;小葉柄長約2毫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6-9厘米,中部以上有密集的花;苞片寬卵形,長6-9.5毫米,寬4-5.5毫米,外面有白色疏柔毛,具條紋,邊緣有緣毛;花梗長4-9毫米,密被黃色柔毛;花萼寬鐘形,長2-2.5毫米,萼筒長1.2-1.7毫米,上部裂片2裂,長約1毫米,下部裂片長0.8毫米;花冠紫色,旗瓣長9-11毫米,寬與長几相等,翼瓣長7-9毫米,寬4-6毫米,基部具耳,瓣柄極短,龍骨瓣長9-12毫米,瓣柄長約5毫米;雄蕊長9-11毫米;雌蕊長12-14毫米,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呈鐮刀狀彎曲,長2.5-5厘米,寬4-6毫米,腹縫線直,背縫線稍縊縮為波狀,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密被黃色短鉤狀毛和長柔毛,有莢節5-9;種子長4毫米,寬約2.5毫米。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習性

生於平原、河邊草地及山坡疏林中,海拔100-15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