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三惑
三惑是天台宗所說的三種障惑,佛教天台宗教義。天台宗人把一切迷事、迷理的妄惑歸納作三類: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總稱“三惑”。因為其三惑融於一...
基本信息 《中國佛教·三惑》 -
判教
在佛教中根據義理的淺深、說時的先後等方面,將後世所傳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類別,以明說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於南北朝時代,到了隋唐還繼續盛行。
中國佛教智慧 吉藏、智顗 對比問題 參考資料 -
一心三惑
一心三惑,又稱同體三惑。三惑又雲三障,台宗將煩惱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三種,因一心中具有此三惑,故必須修三觀才能斷三惑。
-
圓斷
台宗圓教之斷法也。謂台宗解元來性惡,故見思、塵沙、無明之三惑,同時並斷也。指要鈔二曰:‘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故得即名而無即義也。
釋義 -
圓覺經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
內容介紹 詳細介紹 歷史源流 經典全文 出版信息 -
五教
五教是孟子所說的五種教育。《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
五教釋義 判教用語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覺經》全稱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歷來因其義理淵深澄澈,文辭優美酣暢,對後世中國佛教文化影響極大。
白話譯文 名稱 內容 歷史源流 宗密 -
圓教無作四諦
圓教者。謂事理無礙。法法融攝也。無作四諦者。大乘菩薩。圓觀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舍。塵勞本清淨。無集可除。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
簡介 內容 -
五教十宗
“五教十宗”是法藏提出的判教理論。“五教”是依據佛所具體說法的內容劃分,“十宗”是從義理方面對五教的細分。關於“五教十宗”的解釋,散見於法藏的《探玄記》...
釋義 五教 十宗 -
摩尼教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 Mani Codex)的發現,學術界掌握了...
創始人生平 概述 摩尼教文獻 教外史料 教義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