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

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

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由被稱為“現代壁毯之父”的法國藝術家讓·爾薩和他的朋友彼得·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策劃發起。

創立發展

無論是公元前5世紀秘魯帕拉卡斯織物,還是公元2世紀中國漢代毛織壁毯,保存至今,它的珍貴程度絕對超出您的想像。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繪畫說空間,雕塑講量感,纖維藝術則注重空間和量感的綜合表現,應該說纖維藝術兼具了繪畫和雕塑的表現功能,又突出了平面和立體的形態特徵。同時,纖維材料質地本身所具有的物理性與化學性,又使纖維藝術作品具有禦寒、保暖、防潮、吸光、隔音等功能效用,因此它在視覺與觸覺、形式與內容等方面不斷地給觀者以全新的審美體驗。正如基維·達雷里所說:“現代纖維藝術效果用筆和紙是難以描繪的。”

被稱為“現代壁毯之父”的法國藝術家讓·爾薩和他的朋友彼得·里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策劃了十五屆“洛桑國際傳統與現代壁毯藝術雙年展”,不僅吸引了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對纖維藝術的關注,更是激發了空前的纖維藝術創作熱情,每一次展覽都推動著這一領域的藝術創作向前發展,新的創作思想和表現手段使它逐漸擺脫傳統壁毯藝術的束縛。但令人惋惜的是,1996年,洛桑雙年展由於作品內容和財政上的原因宣布停辦,這在某種程度上令國際纖維藝術失去了活動的中心和展示的舞台。被譽為“高比林之王”的前蘇聯功勳藝術家基維•堪達雷里教授不無惋惜地說:“瑞士洛桑雙年展的終止是人類的悲劇。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林樂成教授是在中國纖維藝術界第一個得知洛桑雙年展停辦的人,1996年他與張歌明博士專程從巴黎趕往洛桑了解停辦原因,就在洛桑考察之時堅定了要在中國創辦國際纖維藝術展的決心。經過多年的奔走呼籲並得益於各方的支持,2000年10月第一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在北京拉開帷幕,代表著15個國家纖維藝術巔峰水平的大師們聚首北京,鄭重簽下《北京宣言》的那一刻起,北京延續著洛桑,成為了世界當代纖維藝術中心。歷史的發展的確有許多讓人難以預料的巧合,38年前,纖維藝術的火種在瑞士的洛桑被點燃,那裡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總部所在地。38年後,纖維藝術的薪火在北京重新燃起,這裡又被確定為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舉辦城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的歷屆精品,作為環境陳設藝術品在奧運主新聞中心(MPC)和國際廣播中心(IBC)展示,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聞工作者在這裡感受到纖維藝術的獨特魅力。

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尊重歷史,尊重曾經參與洛桑雙年展的所有藝術家和各個國家的文化價值。連續五屆北京雙年展的成功舉辦,表明它的確起到了“築路、架橋”的作用。“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就是這樣逐漸發展成為了世界當代纖維藝術領域中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盛事,一個意蘊深遠的文化藝術交流品牌,一個獲得中外藝術家廣泛共識的標誌,一個中外藝術家在一起相識、相聚、交流探討的家園。

作家介紹

王凱王凱

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家:王凱

王凱,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分院。副院長

藝術簡歷(參展及獲獎情況)

2000年,作品《河塬》入選“從洛桑到北京-2000國際纖維藝術展”獲特別獎;
2002年,作品《飄》《流》入選“從洛桑到北京-2002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作品《飄》獲提名獎;
2004年,作品《山水》,入選“從洛桑到北京-第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獲特別獎;
2006年.作品《紅高粱》《山川》入選“‘從洛桑到北京-第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
作品《紅高粱》獲特別獎。

作品《河源》作品《河源》
作品《勿忘我》作品《勿忘我》

第五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聯手紅星美凱龍國際家居連鎖集團,牽頭舉辦的第五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於2008年11月25日15:30在清華大學正式拉開帷幕。馮遠、吳冠中、鄧林、來自德國的雕塑家—(伯納德雷曼BernhardG.Lehmann)、來自英國的影像藝術家—(柏謝爾瑪庫教授BashirMakhoul)、來自美國的著名纖維藝術家—(瓊舒爾茨JoanSchulze)等重量級藝術家都親臨現場,與來自全球30個國家的330多位纖維藝術家共同分享國際纖維藝術界最高盛事的醉人壯麗。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的獎項評選,在整個纖維藝術領域乃至世界文化藝術領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藝術地位和影響力,獲獎作品已然成為現代纖維藝術發展史上的新的制高點。由中外藝術家、學者13人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參選作品進行了三輪客觀、公正的評選,著名藝術教育家80歲高齡的溫練昌教授作為評審委員會主席,主持了全部的評審議程。金獎由美國藝術家麗亞•庫克《迷魂娃娃》和中國藝術家張海東王甍的《融-熔》摘得,銀獎產生4名、銅獎9名、優秀獎70名。2008年11月25日晚在峰會俱樂部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專程從美國趕來的2007年格萊美鋼琴獨奏大獎的獲得者張安麟(AngelinChang)女士,為各國藝術家們帶來了震撼視聽的享受。

本屆展覽中,主辦方通過創建藝術圈中的另一種遊戲規則,讓纖維藝術作品不再僅僅屬於畫廊和博物館,而是賦予它更加親民的的生命內涵,體現藝術超越與回歸生活的和諧流轉。無論是纖維壁毯藝術、纖維牆體雕塑,還是纖維裝置藝術、觀念藝術,又或者是大型纖維藝術的建築空間定製項目,都將走進公眾視野,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當第五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上海巡展於2008年11月28日晚18:00綻放在紅星美凱龍環球家居設計博覽中心,意味著“藝術與生活交織”的主題之旅已經啟程,分別來自十個國家的著名纖維藝術家們共同見證了這一織夢時刻。

當晚現場,參觀展廳的環節猶如阿里巴巴向世人開啟了寶藏庫:纖維藝術中最傳統也最現代的纖維壁毯藝術作品與別致的家居產品形成創意展區,如此美輪美奐卻又如此貼近生活本質。隨後,曾輝、車建新先生分別作為主辦方代表向來賓致詞,這兩位來自藝術界和企業界的紳士共同表達了對藝術與生活深度聯姻的祝賀;其後,“如何看待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如何看待纖維藝術與家居生活相融合?”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的興趣話題。加拿大的著名纖維藝術家—路易斯•萊米克斯•比魯伯女士LouiseLemieuxBérubé、美國的著名纖維藝術家—瓊舒爾茨JoanSchulze和南希科茲考夫斯基NancyKozikowski、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的副院長—羅伯特赫德爾斯頓RobertHuddleston、德國著名油畫家、雕塑家、纖維藝術家—伯納德雷曼BernhardG.Lehmann和挪威著名纖維藝術家—安妮斯坦波爾ANNESTABELL等國際重量級藝術家特別結合自身體悟,與現場的嘉賓和媒體朋友進行了分享和交流。最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大偉教授、瓊舒爾茨女士、車建新先生、羅伯特先生一起點亮了上海巡展的啟動裝置,第五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之“藝術與生活的交織”上海巡展被歡快而莊嚴地紀錄在纖維藝術史冊之中。

2008年11月25日剛公布的金獎作品為以下兩幅

中國藝術家張海東、王甍的作品《融·熔》中國藝術家張海東、王甍的作品《融·熔》
美國藝術家麗亞•庫克的《迷魂娃娃》美國藝術家麗亞•庫克的《迷魂娃娃》

第六屆

2010年10月22日下午,“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在河南省美術館拉開帷幕,眾多外國友人及省內文藝界人士參加了開幕式。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典、德國、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80餘所高校的300餘件纖維作品。展覽將於11月6日結束,免費對市民開放。

“從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是以延續“洛桑精神”的《北京宣言》為宗旨,在繼承前五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優秀成果的基礎上舉辦的。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會員、省美術館等共同主辦,旨在促進國際纖維藝術的交流與普及,推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展示國際纖維藝術的新視野。

此次展出的300多件纖維藝術品風格多樣,純手工製作的纖維壁毯藝術、纖維牆體雕塑、纖維裝置藝術等令觀眾大開眼界。這種較為罕見的藝術形式營造出奇特的個性美,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

盤點有影響力的雙年展

雙年展,英文形式為Biennial,在義大利文里叫Biennale,是國際當代視覺藝術最高級別的展示活動,是推出世界各國新藝術成就的重要視窗,是各國各地重要的藝術節日,其重要性相當於體育界的奧林匹克,或電影界的奧斯卡、戛那 ,與這些國際藝術節日不同是,不是所有的雙年展都設立獎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