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雙年展

簡介

上海雙年展在1996年中國上海美術館首次舉辦。其在亞太地區有著重要的地位,並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重視。

活動組織單位:上海文廣集團

主 辦:上海美術館1996-2010-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012至今

上海雙年展自1996年誕生,經過20年的歷練,不僅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展示,更受到了國際藝術界的廣泛肯定,被公認為是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雙年展之一。它不僅在學術層面上向世界展示當代藝術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在當代藝術與大眾間構建起了一座溝通交流的平台。

從第一屆以“開放的空間”為主題,經過第二屆“融合與拓展”、第三屆“海上·上海——一種特殊的現代性”、第四屆“都市營造”、第五屆的“影像生存”、第六屆“超設計”、第七屆“快城快客”、第八屆“巡迴排演”、第九屆“重新發電”、第十屆“社會工廠”、第十一屆“何不再問?正辯,反辯,故事”。

上海雙年展始終以上海城市為母體,依託上海獨特的城市歷史和文化記憶,來思考當代都市文化建設中的諸種問題,充分調動中國文化資源和技術媒體發展的最新成果,以鮮活的視覺藝術方式在全球境遇和本土資源之間、嚴肅人文關懷和大眾時尚之間、都市視覺建構和城市內涵發掘之間,建立起一座交往互動和展示的橋樑。通過這六屆的努力,雙年展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發展格局與文化定位,在如林的國際雙年展中確立起了鮮明的風格和模式,同時為上海世博會提供積極的文化思考和生動的策展思路。更重要的是——雙年展已經為上海的新都市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開闢了一個全球性的宣傳、展示視窗,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應。依託著上海這座東方大城獨特的歷史文化記憶,上海雙年展將繼續推進中國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健康發展。

1996年上海美術雙年展

上海美術館經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批准,於1996年3月18日—4月7日舉辦了 96上海(美術)雙年展,首屆雙年展由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美術館主辦。以“開放的空間”為主題,旨在突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藝術多元並存、異彩紛呈的局面,內容以油畫這一外來藝術樣式在中國的發展為重點,包括具象、表現、抽象以及裝置藝術等多種風格,參展藝術家共29名,展出作品共160件。

1998年上海美術雙年展

98上海(美術)雙年展由上海美術館、梁潔華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展覽於1998年10月20日-11月20日舉行,展覽場地為上海美術館、劉海粟美術館。 98上海(美術)雙年展的主題是“融合與拓展”,展出作品共256件。作品以近年來的水墨創作為中心,展示具有悠久歷史的水墨藝術的最新狀態。作品按藝術風格傾向分為兩部分。

2000年上海雙年展

2000上海雙年展的主題是“海上·上海”。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67位藝術家帶來了包括油畫、國畫、版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錄像藝術、媒體藝術和建築等各種藝術樣式的300餘件作品。

本屆雙年展首次由中外策劃人組成策劃小組,由策劃小組推薦的外國藝術家是90年代在國際藝術界很活躍的藝術家,他們分別來自歐洲、美洲、澳洲、非洲、亞洲,代表了當代國際藝術潮流,並對當代文化問題有著積極的態度和敏銳的把握。策劃小組推薦的中國藝術家大部分是當代中國美術界的代表人物,他們憑藉著各自的影響力成為中國藝術的新銳。其間還舉辦了“‘海上·上海’----一種特殊的現代性”的主題研討會。

2002年上海雙年展

2002上海雙年展由上海雙年展組織委員會主辦。本屆雙年展主題為“都市營造”,它由“都市營造”主題展、“都市營造”國際學生展回顧展和“上海百年百座歷史建築圖片展”三個部分組成。本屆雙年展意在對迅速推進的都市化進程,以空前的深度和廣度改變著中國面貌的新型城市建築所導致的原有文化格局和生活形態的急劇變化進行探討。以建設性的態度審視這一現實,思考鄉村與都市、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等當代全球文化發展的新課題,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建設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4年上海雙年展

2004年(第五屆)上海雙年展於2004年9月28日--11月28日舉行。本屆雙年展的學術主題為“影像生存”(英文為Techniques of the Visible),它致力於探討可視世界的制像技術,呈現影像的歷史及其對人類生存狀況的影響,致力於在人文關懷中思考技術的發展,在技術發展中建立人文的關懷。本屆雙年展將圍繞著“影像生存”這一主題,以上海美術館為核心,將在上海市區設定若干系列展示,建立起一個彼此投射、多重現場的展覽系列,使上海雙年展更加體貼公眾,進一步發揮文化視窗的職能。

雙年展,時髦或者迷失

9月28日到11月25日在上海美術館舉行的“2004上海雙年展”以“影像生存”為主題,讓120餘位中外藝術家利用各種新技術展示他們千奇百怪的念頭。這多少讓藝術變得有些時髦和離奇了。套用了“影像”的概念,使這些事物以藝術的名義出場比以往所有展覽都“名正言順”,而能不能接受,能不能理解,觀眾們可就見仁見智了。

2006年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上海雙年展上海雙年展

主題:《超設計》

我們生活在設計無處不在的時代,社會、生活和藝術,無不與設計息息相關。設計往往被與功能化和實用主義联系在一起,以設計為題,旨在打破藝術和實用之間的那種過於簡單的對立關係,對藝術與設計、創作與工業、生活與生產之間的關係提出全面的反思,力圖重新恢復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關聯,煥發其能量與活力。

設計這一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創造形式將我們引向生活美學、技術美學和社會美學的思考。設計在不斷地自我超越,“超設計”既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這個時代的推動者。“超設計”反映了我們時代共同的美學目標,藝術家希望探討的是一種以“設計作為材料”進行觀念創作的藝術。在此,設計不僅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創造出一種功能性對象,更重要的是,它還貫穿著美學意志,包含著藝術價值和社會理想;設計不僅僅是創造出一個作品,它還指向一系列生活方式、社會理想和歷史計畫。在這個意義上,設計走向了“超設計”。

2008年第七屆上海雙年展

主題:《快城快客》

當前世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現象,尤其在開發中國家和地區。城市化是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它表現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大以及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並獲得巨大發展的空間表現,城市化率也是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伴隨著體制改革,實現由傳統的農村社會向現代城市社會的轉變,也是中國在21世紀進一步深入發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是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在這一語境中,第七屆上海雙年展在歷屆雙年展的經驗基礎上,循著上海雙年展自身的文化邏輯,繼續堅持立足本土經驗、面向全球境域的文化姿態,把視點聚焦於城市及城市的主體——人。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

展覽內容簡介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將於10月23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主題為“巡迴排演”。“巡迴”是巡遊與回歸,“排演”是排布與推演。“巡迴排演”是開放性的和流動性的,強調展覽的策劃情境和展開的過程,強調展覽的創作與生產意識。在巡迴排演中,展覽空間不僅僅是藝術品的陳列場所,而且是生產性的、變化中的、反覆試驗的感性現場。本屆雙年展旨在打造一個流動性的論辯、展示、表演與生產的巡迴劇場。2010年6月11日,第八屆上海雙年展第二次新聞通氣會在中國美術館召開。策展團隊成員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高士明等參加新聞發布會。

雙年展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現象,近年來,它的體制化和均質化已經成為國際藝術反思和批判的焦點。“巡迴排演”試圖以上海為文化“基地”,在不同的機制平台上檢驗雙年展的學術思考,共同探討展覽這一“展示-生產”領域的內在界限、它和社會空間的關係、當代藝術的社會參與和制度批判的歷史對於展覽體制本身的挑戰等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巡迴排演”是對當代藝術展覽制度的一次反思,並從這種反思出發,對雙年展的辦展機制進行最佳化。

第八屆上海雙年展最大的特色就是學術結構,學術結構是這次雙年展的載體。本次雙年展重在“排演”,排演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跨主體的藝術生產方式。本屆雙年展將從劇場、排演的跨主體性出發,強調創作的群體互動性,推動當代藝術家具體現場的探索和呈現;二,當代藝術作品的過程性,這是更具有魅力的東西,更有效的視覺文本;三,巡迴,重在流動性,作品的動態化,這是展覽的一種新的模式與結構,重在對主題的討論,最終將成果帶回到上海主場館。

策展團隊簡介

范迪安策展人

1955年出生於福建,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現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從事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當代藝術批評與展覽策劃、藝術博物館學研究。著有《當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本色》,主編《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世界美術院校教育》、《當代藝術與本土文化》等叢書。2000年以來,致力於向世界介紹中國藝術,策劃的重要展覽有:《都市營造:2002上海雙年展》(2002,上海)、第50屆、51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總策展人、《20世紀中國繪畫展》(中法文化年)、《中國當代藝術展》(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2005年12月調任中國美術館館長,提出“以公眾為中心”的辦館理念。主持召開“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2006年會,策劃大型當代藝術展走向海外,如《開放的中國藝術》(俄羅斯)、《展開的現實主義:1980年代以來的大陸油畫》(台北)、《浮游:中國藝術新一代》(韓國)、《中國:面向現實》(奧地利)、《中國水墨展》《中國園林展》(德國);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大型表演方案策劃、參與2009年“建國60周年成就展”總體方案策劃。中國中央電視台《人物》專欄、美國《時代周刊》等為其作過專門報導,被美國《藝術與投資》雜誌評為“影響世界藝術的50位名人”之一。

李磊策展人

1965年生於上海,現任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上海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1996年起主要從事中國抽象藝術創作和研究,力求將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與國際上成熟的抽象藝術語言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的抽象藝術之路。創作有《禪花》系列、《憶江南》系列、《意象武夷》系列、《醉湖》系列等。曾在中國北京、上海;美國紐約;德國法蘭克福、林茨;荷蘭阿姆斯特丹、博克斯梅爾;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過個人畫展。出版專集《海上油畫名家——李磊》、《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傳——李磊、詩意的抽象》、《今日中國當代藝術家——李磊、樓高人遠天如水》。

近年策劃及管理的重要展覽包括:《上海青年美術大展》(1999,上海)、《上海春季藝術沙龍》(2003,上海)、《上海抽象藝術大展》(2004,上海)、《第六屆上海雙年展》(2006,上海)、《第七屆上海雙年展》(2008,上海)。

高士明 策展人

1976年生於山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研究領域包括視覺文化研究、當代藝術研究以及策展實踐。

近年來,他參與策劃了許多大型學術性展覽,包括“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的遷徙與地緣政治”系列研究計畫(2002-2004)、“影像生存:第五屆上海雙年展”(2004)、“顯微學:中國當代藝術展”(2005)“黃盒子:中國空間裡的當代藝術與建築”學術邀請展(2006)、“第六屆聖保羅建築雙年展”中國特展(2007)、“影子的鍊金術:第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07)、“與後殖民說再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2008)等。近年來,高士明還編輯出版了《視覺的思想》(2002)、《地之緣:亞洲當代藝術與地緣政治視覺報告》(2003)等學術著作,即將出版專著《鏡子與面具:關於現實與實在的視覺研究》(2009)。

華怡助理策展

1977年生於上海,現任職於上海美術館雙年展辦公室,項目策劃。

曾參與策劃及協調:《果凍時代》(2007,上海)、《圖像的故事—安特衛普古典及新時代大師展》(2009,上海)《果凍時代》(2009,安特衛普),參與協調《第三屆上海雙年展》(2000,上海)、《第四屆上海雙年展》(2002,上海)、《蔡國強藝術展》(2002,上海)、《詮釋現代—阿姆斯特丹美術館藏畫展》(2003,阿姆斯特丹,上海,新加坡))、《形而上2003》(2003,上海)、《第五屆上海雙年展》(2004,上海)、《古剛果王國文物展》(2004,上海)、《第六屆上海雙年展》(2006,上海)、《胡項城藝術展》(2007,上海)、《方力鈞藝術展》(2007,上海)、《第七屆上海雙年展》(2008,上海)、《許江藝術展》(2009,上海)《台灣藝術新世代》(2009,上海)。

“影像生存”

“影像”是一種當代藝術,豐富的媒體技術正在塑造著人們日常視覺積累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影像生存”已成為當代都市人群的一種日常狀態。在此,“影像生存”就是一種“多模態生存”,既指向人們依託於影像而生存的當代狀態,又激發人們對多種傳統影像生存之道的深入思考。對於本屆雙年展的主題,主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如是說。
藝術家們在這裡展示各自關於“影像”的奇思妙想。比如沿著美術館主樓外牆,有數十個電視機像梯子一樣從地上升至樓頂,每個電視螢幕上,都有一人像在表現攀爬,整體看上去,就像一個人在艱難地攀向美術館的樓頂;美術館的大鐘的指針每天都在飛速運轉;無數巨大的“新上海人”相片陳列在館外的高處。

雙年展上,我們可以看到浙江藝術家的身影,他們是張培力、陳海燕、陳曉雲、耿建翌和邱志傑。他們都出自中國美術學院,這樣的分量與北京、上海都有得一比。其中邱志傑還把“三潭印月”也搬到了雙年展上。“三潭印月”原本是特定時間出現的自然奇觀,邱志傑則把“三潭”在水中的倒影做成模型,把虛幻的倒影轉換為現實,而這個模型又是對中國登月著陸器的外觀設計,“三潭印月”的古典詩意變成了人類對空間爭奪的暗喻。

《北京青年報》的編輯王友身以藝術家的身份參加了雙年展,用他的攝影環境裝置《暗房》來闡釋“影像生存”也許最為得當———在一間昏暗的展廳里,王友身還原了暗房的現場,觀眾們可以進去參觀,還可以當場沖洗照片,成為《暗房》的一部分。此外,觀眾們沖洗所留下的照片又成為影像的延伸,剛好成為雙年展每一天的“影像生存”。

“本土藝術”

1998年的上海雙年展,以“水墨畫”為主題,那也許是離本土藝術最近的一次。然後從2000年的“海納百川”、2002年的“都市營造”到現在的“影像生存”,上海雙年展離傳統越來越遙遠。所以在本屆雙年展上,我一直在尋找真正被關注的民族文化藝術。放在主入口的那件“長征工程———延川剪紙大普查”果然是吸引人的,因為不管怎么說它開了“土藝術進入時尚藝術大展”的先例。

把民間剪紙也納入進來,許江說這是因為傳統的剪紙也是構成藝術發展的重要載體,符合“影像”這個核心概念。但如果接著看,想必會有失望———我想,既然剪紙可以列入主題,其他本土的架上藝術也是可以出現的吧,但最後,只有一組北京藝術家丘挺的水墨畫作品《月影》靜靜地擺著,另外就是很少的幾幅油畫。

“要追問的是,在這個媒體時代,在這個圖像增值和貶值的文化境遇中,什麼是可見的,什麼又是不可見的?”策展小組的表述使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次展覽的現實意義是否真有那么大。這個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可能只是學者、藝術家、攝影師也許還有贊助商的派對,真正吸引普通人的卻不可能是這華麗的話題,因為他們並不能運用自己在傳統教育中形成的藝術修養去“審美”,而那些充滿想像力的裝置、錄像、模型、互動式媒體倒是吸引人的,但這是“因為有趣,可以把玩”。

事實上,要在這裡想看到最本土的藝術,可能還得跑到美術館四樓的放映廳內,這裡的“影片展播”單元會放映賈樟柯、王小帥、劉冰鑒、李揚等國內新生代導演的實驗影片,他們的鏡頭對準了最平民化的東西。儘管從本質上說,“此藝術已非彼藝術”了。

“國際化”

120多位參展藝術家,有1/3來自美國、墨西哥、阿根廷等30多個國家。他們多是活躍在當代國際藝壇的藝術家和攝影師,按照策展人之一鄭晴天的說法,“這絕對是一次國際性藝術展”,而國際性,正是上海方面所強調的。
上海毫不掩飾自己要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野心,它已成為中國內地的經濟、金融中心和亞洲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城市。它也渴望在文化上超過北京,成長為可以和紐約、巴黎並論的世界級城市。所以,即使社會對前衛藝術還有所非議,上海官方卻已率先支持舉辦了四屆上海雙年展,今年,上海請來洛柿田這樣的大腕級人物擔任海外主策展人,並在宣傳和展覽中一再強調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身份。

上海延安路和南京西路的夾縫間,這裡曾是上海的跑馬場,這裡就是舊日有名的洋涇浜。昔日跑馬總會(上海人稱“跑馬廳”)就是如今上海美術館的所在地。門前飛馳的汽車,一路延伸的高樓大廈,眼前似乎就是中國這100年“影像生存”的縮影,一切正如一位批評家對上海雙年展的評價:這是一個“有點前衛、有點洋性、有點當代、有點曖昧的大雜燴”。

上海雙年展一開始是一個僅僅局限於華人範圍的、規模影響均不大的藝術展覽,但它一下子激起了國內各地對創辦藝術年展的興趣。2000年以來,“成都雙年展”、“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中國當代藝術三年展”、“廣州三年展”、“北京雙年展”此起彼伏,而大部分獲得當地政府支持的藝術年展,都希望與“國際接軌”。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上海雙年展是成功的。至少,它已經辦到了第五屆,至少它和“光州雙年展”、“東京雙年展”一樣有名。但是,是不是應該探討一下,作為中國當今最優秀的雙年展之一,上海雙年展能夠給中國的當代藝術帶來什麼?它能否真正成為中國當代藝術走向世界的平台?雙年展的出口處,是一個婚紗攝影棚。雙年展在進行,而這裡也依舊在開工,燈光、婚紗、攝影機、美麗的新娘……這剛好也是一種“影像生存”。

免責聲明:

1、本詞條所展現的公司信息、產品信息及其他信息均由詞條所屬企業自行提供和編輯,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由詞條所屬企業完全負責。

2、頁面圖文信息由企業自主編輯、提交內容,互動百科僅對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審查,不對內容的真實性核驗,不對正確性進行保證,請您在參考過程中遵循審慎原則。

3、本詞條不做任何行動建議,互動百科不對任何第三方根據本詞條內容採取或者不採取行動負責。

如發現以上經營主體發生違法違規欺詐等不誠信行為歡迎大家進行線上舉報,或傳送舉報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目錄

熱門問答 企業諮詢

* 本詞條由上海雙年展創建並享有著作權

Powered by HDwiki © 2018

取消

010-83568201

分享詞條給好朋友

新浪微博 QQ空間 微信 周邊環境 1 / 9 掃碼或保存

長按上圖保存二維碼,使用微信掃一掃右上角的"相冊"掃碼,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