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統制政策定義
所謂統制經濟,就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前提下,國家財政為服從戰爭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預或管制生產、流通、分配等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它是一種高度專斷集權的資本主義戰時經濟模式。統制經濟的全面實行,就是戰時經濟體制確立的表現。統制經濟政策是抗戰時期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在以國防建設為核心的總方針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經濟政策。
但是,從思想和政策的邏輯準備上看,實際上戰時統制經濟政策的正式提出,在戰前已經具有了一些基本的準備與大致的輪廓。戰時統制經濟政策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形勢下,順應戰前的基本思路,針對戰時時局的需要,作出的最重要的政策選擇。
政策內容
第—,依靠外援,大量借債和發行國內公債。第二,壟斷金融。
第三,擴增稅收。
第四,實行專賣制度。
第五,實行統購統銷。
第六,漲發紙幣,通貨膨脹。
這些政策的共同特點為:
一切從抗戰出發,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圍繞著抗戰這個大目標進行。通過這些政策所要達到的目的,一要使經濟建設滿足前方需要;二要做到戰時人民日常必需品“無需仰賴外人,然生活得以自給”。因此,我們在評價戰時統制經濟政策時,必須置於這樣一個前提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對該政策的利與弊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
綜合評價
從好的方面來看:實行戰時經濟政策,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對於與抗戰有關的國民經濟各部門、各領域、各環節,按照統一的計畫,實行“統制”,這是國民黨政府當時的唯一選擇,
戰時經濟統制政策是保證抗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經濟政策的核心就是“統制”,從工業建設到財政金融,從物資管理到外貿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這些統制政策,才成功的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由於戰時經濟政策的調整,逐漸改變了抗戰尹始的被動局面,保證了戰爭的需求。也是中國人民完成神聖的抗戰大業、運轉國民經濟的客觀需要。
利用工業統制建成了後方工業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毀沿海工業基地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放棄抗戰的企圖。
利用糧食統制政策,維繫了抗戰軍民的溫飽。糧食統制政策維持了抗戰軍民生存的基本需要,穩定了軍心民心,使國民政府的各級機關照常運轉。
戰時財政金融統制政策集中了財力,保證了軍費支出和工農業生產建設的需要。
此外,外貿統制政策在進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證供需,增加外匯的作用,對抗日有重要貢獻。
從不利的方面來看:
毋庸諱言,經濟統制政策也帶來了消極的一面。那就是,此項政策是建立在犧牲人民利益、對全民的普遍掠奪的基礎上的。
例如工業統制和限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私人資本企業的發展,促使官僚資本主義迅速升級;田賦徵實、徵購、征借的“三征”政策,嚴重的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造成農業生產萎縮,並進一步導致農村經濟破產;物價管制、物資管制政策與專賣制度加強了對人民的剝削。
對經濟發展危害最大、對人民掠奪最為殘酷的一種掠奪方式就是與實行財政金融統制相關聯的通貨膨脹政策。此種掠奪以全民為對象,比之實行經濟統制的掠奪,在範圍上更為廣泛,在程度上更為深刻。它給人民造成極大傷害,而國民政府則藉此壯大了國家資本,政府官僚們藉機大發橫財,因而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
戰時統制政策是國民政府面對日益嚴峻的戰爭形勢而採取的一種必要且有效的經濟政策,它保證了抗戰的勝利,總的來說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但是它對整個國民經濟及政治造成的傷害卻也是深遠的,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