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王紅 等 著
叢 書 名:國小美育化教學實驗研究叢書出 版 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866655
出版時間:2006-09-01
版 次:1
頁 數:295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教育與考試 > 中國小教育
內容簡介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視野下,研究和實踐《國小教學過程的美育化設計與實施》課題,不僅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回歸教學原生態、實踐新課程改革、提高各科教學績效、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與首選之路。
作者簡介
王紅,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杭州市優秀教師、江乾區名師、江千區十佳傑出青年。先後在省內外上教學研究課達百餘節,有數十篇論文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所輔導的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國小語學教學,逐步形成“紮實中不失靈活,樸實中帶有細膩”的教學風格。
顧穎穎,中共黨員。杭州市教壇新秀,多次在區教研活動中執教或作中心發言,多篇論文在區、市獲獎,多篇論文在各級報刊上發表。從教十年來,崇尚自然、質樸的教學風格。
目錄
叢書導論
前言
第1章 教學過程的美育化
第1節 教學中的美育與教學過程的美育化
一、美、美學、美育的基本概念
二、教學過程的美育化內涵及其特徵
三、美育化教學的現實意義
四、美育化教學過程的特徵
第2節 新課程改革與美育化教學
一、新課程改革的美育化內涵
二、美育化教學對新課程實施的促進作用
三、以“體驗”為核心的美育化教學模式的特徵及其功能
第2章 美育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1節 美育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及其與教和學的關係
二、美育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內涵
第2節 美育化教學設計的原則
一、學習個性化原則
二、教學過程化原則
三、內容綜合化原則
第3章 美育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上)
第1節 移情
一、移情的概念
二、移情的套用與設計
第2節 懸念與猜想
一、懸念與猜想的概念
二、懸念的設計及其套用
三、猜想的設計與套用
第3節 生活化
一、生活化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二、生活化的概念及設計基礎
三、生活化的設計與套用
第4章 美育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下)
第1節 反覆
一、反覆的含義
二、反覆與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
三、反覆與教材設計
四、反覆的設計與套用
第2節 陌生化
一、“陌生化”的基本內涵
二、“陌生化”教學的意義
三、“陌生化”的教學設計與套用
第3節 綜合化
一、“綜合”的基本概念
二、“綜合”的美育意義
三、“綜合”的設計方法
四、教學過程中“綜合”策略的實施要點
第5章 美育化教學的實施
第1節 教材研究
一、“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
二、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關係
三、適應美育化教學設計要求的教材分析
四、教材改編的基本策略
第2節 美育化教學的活動設計
一、美育化教學的活動形式、內涵及意義
二、不同學科的活動設計
三、美育化教學的活動設計
四、美育化教學策略的活動特點
五、活動中情感體驗的激發
第3節 美育化教學的教師角色改革
一、教師角色的基本內涵及其特徵
二、美育化教學與教師角色轉變
三、美育化教學與教師的角色自我
第6章 美育化教學的評價
第1節 小學生學習的特徵與個性化評價
一、小學生學習的特徵
二、美育中的個性化學習評價
第2節 美育化學習評價特徵和基本原則
一、美育化學習評價——體驗、發展的過程
二、美育化學習評價——綜合、共建的過程
三、美育化學習評價——情感深化的過程
第3節 美育化學習評價方式舉例
一、情景化評價
二、個性化評價
三、自主化評價
四、活動化評價
第7章 美育化教學的實施案例
第1節 運用美育化策略,讓人性美在課堂中閃光
第2節 送給春天的禮物
第3節 運用“移情”策略,激發學生體驗
第4節 讓作文充滿童趣、情趣、樂趣
前言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視野下,研究和實踐《國小教學過程的美育化設計與實施》課題,不僅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回歸教學原生態、實踐新課程改革、提高各科教學績效、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與首選之路。從事這項課題研究,在理論上具有將教育方針中的美育地位變為可實際落實的教學行為的重大意義,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補我國國小學科教學美育化的空白;在實踐上,可以改變國小課程教學的現狀,幫助國小教師在美育化教學的視野下理解課程標準、實踐新課程,為全新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視角、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把一般教學(認知)過程轉化成為美育化教學過程,取得還教學以美、寓教學於美、用教學促美的教學效果。
《國小教學過程的美育化設計與實施》課題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國小美育化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項子課題,該課題提出了一種以體驗為核心、適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過程設計和實施方法,以“懸念與猜想”“第一接觸”“移情”“反覆”“生活化”“陌生化”等策略來改造教學結構和教學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