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書中的文學性散文,長則四五百字,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短的不足百字,如《愛蓮說》、《記承天寺夜遊》,充分體現了古代散文生動精練、傳神優美的特點。 這種思想在《出師表》、《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散文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零丁洋》等詩歌中都有所表現。 多才多藝的文學家蘇軾,其詩、詞、文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它們既各具特色,又有一致之處,他的《承天寺夜遊》、《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就都體現出胸襟開闊、才氣縱橫的特點。

概述

教育部於二OO一年七月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本書就是根據《標準》初中部分的優秀古詩文推薦背誦篇目編寫的,共選人五十篇古詩文。

相關

我們常說中國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本書所選的古文當中有一半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學散文,而是歷史散文、哲學散文,比如選自《論語》、《孟子》的文章就屬於儒家經典,它們主要表述治國、處世、為人方面的哲理,但並不一味乾巴巴地說理,而是富有文學意味:《論語》善用簡潔的筆觸記錄人物的語言、風貌,《魚我所欲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則體現了孟子長於比喻、雄辯有力的特點。《曹劌論戰》、《鄒口忌諷齊王納諫》是兩篇歷史散文,但是也顯示了高超的敘事技巧,文筆傳神。《三峽》選自地理類著作《水經注》,同時也是優美簡潔的富有文學性的散文。《出師表》、《送東陽馬生序》就文體而言是實用性的文章,後者談學習態度和方法,至今仍有現實借鑑作用。這類文章在風格上比較樸素,不事雕琢,但也都注意謀篇布局,綜合運用多種手法,情真意切,同樣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書中的文學性散文,長則四五百字,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短的不足百字,如《愛蓮說》、《記承天寺夜遊》,充分體現了古代散文生動精練、傳神優美的特點。《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等,語言凝練,概括性很強, 成為後人廣為徵引的名言警句。
中國古代的優秀作家,大都關注現實、抱有美好理想,即使無法改變污濁的現實,也絕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同流合污。這種思想在《出師表》、《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散文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過零丁洋》等詩歌中都有所表現。這種強烈的愛國憂民情懷、為理想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是貫穿古代詩文的一條紅線。
本書所選的詩歌,上起《詩經》,下迄晚清,歷史跨度長達兩乾多年,從四言體到五言體、七言體,從近體詩到詞、散曲,形式多變,風格、內容也都隨時代的變化而變遷,給讀者以多層面、多角度的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無論是《觀滄海》、《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恢宏壯麗之美,還是《蒹葭》、《天淨沙·秋思》中的細膩婉轉之美,或是《飲酒》中的清新脫俗之美,都使人油然而生嚮往之情。
中國詩歌至唐代發展到最高峰,現存的五萬多首唐詩,流派風格多樣、題材廣泛、佳作迭出,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一批偉大的詩人,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瑰寶。本書所選詩歌中唐詩占一半以上,也反映了這種客觀情況。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行路難》詩中,可以看出李白詩豪放奇恣、想像豐富、善用比喻等特點,而杜甫詩沉鬱頓挫、憂時傷世的特點,也在《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詩中充分地表現出來。此外,白居易詩平易流暢、李賀詩瑰麗奇特、李商隱詩哀婉綿麗,還有王維、岑參、劉禹錫等也都各有擅場,讓我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詩國盛景。
大到國計民生,小到個人生活中的一些遭際,這些詩歌的內容也是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除了上面談到的關注現實、追求理想的共性之外,真摯的友情、親情、愛情和鄉情也是自古以來詩歌中不可或缺的主題,這在《關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夜雨寄北》等作品中都藝術地表現出來。不論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濃是淡,也無論表現手法直白還是含蓄,它們都體現出了內容充實、感情真摯充沛的共同點,後人以‘‘盛唐氣象”、“少年精神’’等來描述唐詩的總體特點,是很有道理的。
古代很多作家都兼善詩文,比如韓愈、劉禹錫、蘇軾等人,本書就既收入其散文,亦收入其詩詞。詩、文體裁不同,同一個作家在詩、文中表現出的特點也不盡相同,比如韓愈的《雜說》(四),短小犀利如匕首投槍,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卻清麗可喜,表現出了作者的另一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蘇軾,其詩、詞、文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它們既各具特色,又有一致之處,他的《承天寺夜遊》、《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就都體現出胸襟開闊、才氣縱橫的特點。通過學習、記誦這些詩詞,讀者可以增進對中國古代文化、藝術,語言文字等各方面的了解,為以後接觸更多的中國文化典籍打下基礎。
本書在選收的詩文下面附有作者簡介、注釋和解讀三部分輔導學習的文字。作者簡介是對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些相關背景介紹注釋部分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典故的解釋,釋義力求準確簡明,部分難字加注了拼音解讀部分力求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特色加以分析,用以幫助讀者和老師、家長們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相通,書中還插入若干幅與詩文內容相適應的中國古代繪畫,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拓展思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