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簡介
河南固始縣石佛清真寺始建年月無考,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道光十四年(1834)、同治九年(1870)、同治十三年(1874)四次重修,清真寺處於固始縣石佛鎮大街與南小街的結合部,坐西朝東,其建築格式為中國宮殿式建築,雕粱畫棟,工藝精美。是回族民眾過宗教生活之聖地,又是當地一大景觀之一。清真寺歷史及布局
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是用作禮拜的大殿,殿高高三丈六尺,二十四柱落腳,青磚小瓦,七層條石接腳江叉,雙龍抱柱,五脊六獸,大殿門首整石鋪地。十九級台階,清一色青條石,橫豎成線,灰牆黛瓦,綠色寬廊,紅色大柱,鎮脊坡頂,四角伸挑,整座大殿頗顯巍峨高大,大殿北端是高出一截的圓柱形建築,通體碧綠,是宣禮塔,大殿南端是高出一截的方形小型建築,是望月閣,上下潔白,民族特徵張顯。望月樓一間,翹然高聳,十八扇格子門,五色捲棚,青石條鋪做台階。門樓五間(明三暗五),斑角亮爪,四角四個銅鈴,精花鐵燕,南北八字牆,頭道圓月簽門,二道門兩座石獅分列兩旁,後有大門。上有匾幅題字聖旨:“清真古寺”。大院四周松柏林立,南邊一排耳房是水房,作穆斯林沐浴淨身之用,北邊一排耳房,除阿訇、寺師傅用作外,其餘用作學屋—“慎修初級國小校”,清真寺前院有演武場。
石佛清真寺有三件珍貴的東西,一件是水房裡用作沐浴的銅壺,那是陝西一賽姓回民遍訪清真寺,途經石佛時突發重病不治而亡留下的,咽氣時告知這是祖上到麥加朝覲時千萬裡帶回來的物品。一件是著名回族武術家王子平從北京往上海去與洋人打擂途經石佛時,贈給陶阿訇的《七星梅花劍譜》。還有一件就是建寺石碑,阿漢兩種文字,阿文飄逸靈動,漢字深穆古厚,記敘了當年建築清真寺的艱辛經歷和眾回民的心路歷程。那塊清真石碑文,今天看來,依然那么端莊,依然那么親切。
1938年,日本鬼子占領石佛鎮,但無一兵一卒踏進清真寺。1947年,白崇禧在石佛鎮短暫停留,他換便裝進入清真寺,在水房小淨後,到大殿做了午禮。1956年,上級撥款整修清真寺。
文化大革命期間,清真寺被毀,宗教活動被迫停止,其房產被占用。隨著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貫徹落實,石佛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統戰部、縣民族宗教局的具體指導下,於1987年撥款及各界人士的捐資在石佛街道南頭重建清真寺,後因修312路道再度拆除清真寺房屋。為了穆斯林民眾能夠過上正常的宗教生活,向縣委統戰部、縣民族宗教局提出進一步落實房產政策的要求,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鄉直有關單位和穆斯林民眾的大力支持,擴大了清真寺占地面積,新建房屋十九間,於2001年10月18日竣工,並聘請了阿訇主持教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