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義書

《四明十義書》,重刻四明十義書序---圓宗觀道曠遠深絕必須稟宗匠之開決更自精揀方善得通達焉設或不然名衲老宿尚失正路況初學後進不入邪徑殆希矣昔者慈光恩師兼講華嚴不深本教濫用他宗輒定一念為真從是今宗境觀大壞亂矣遂使圓談法性錯為直顯心性而廢光明玄之廣本也於是四明尊者惜乎正教愍於來蒙勉與梵天昭師問答往復各及五回今之十義書者撮彼五回之文而集大成者也一披此書非惟往復始終灼然可觀亦夫定境修觀託事附法妙解妙行唯色唯心凡觀道之晦於時者燦然明矣嗚呼因山外之邪說觀心正義翻顯昭代其猶豬揩金山風益求羅耳幸此書嘗流至此邦而尚不弘於世人無知其為至珍也至吾立和尚屢屢講演稱讚四方學人普識照觀道之光明幢也當今之時苟欲曉天台荊溪之宗教必須依憑四明指南欲解四明之文先當精練十義指要兩訓不精於斯今宗觀道明者不也然現行義書寫誤不鮮子注文字相逼難見讀者病焉今為訂正重上梨棗更揭忠師科於文上以代學人合寫之勞後學精讀此書勤勤綣綣則能解釋宗教通達觀道自在無礙譬如破竹初節既破余節皆去不難也學者於斯不可忽之也

基本信息

四明十義書概述

【佛教文獻
二卷(或三卷)。宋·知禮(960~1028)撰。略稱《十義書》。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冊。為天台山家派中心人物四明知禮破斥山外派之作品。全書記載此二派在七年之間前後十次往返論辯內容。書中約‘十義’列舉山外派之過失以破斥之,故名‘十義書’。
山家、山外二派之對立,起源於對天台智顗之《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之真偽之爭。廣本有‘觀心釋’,略本則無。慈光晤恩首作《金光明玄義發揮記》,專釋略本,謂廣本之‘觀心釋’為後人附加,故為偽作。其門人源清、洪敏亦作二十條難詞,同奉此說。時善信者請知禮撰文評二十條難詞,知禮乃作《扶宗釋難》,指摘二十條難詞之說。源清門下慶昭、圓智合著《辨訛》一書,扶助《發揮記》之說。知禮又撰《問疑書》以詰《辨訛》。慶昭則作《答疑書》回覆之。知禮更作《詰疑書》。慶昭復著《五義書》轉申其義。知禮又以《問疑書》加以責難。踰年未獲答書,又作《覆問書》催促之。慶昭遂作《釋難記》解說。如是返復,歷時總計七年。
景德三年(1006),知禮綜括前後十次往返之論文文義而成本書,其內容乃約‘十義’論述山外派之過失。所謂‘十義’,即︰(1)不解能觀之法,(2)不識所觀之心,(3) 不分內外二境,(4)不辨事理二造,(5)不曉觀法之功,(6)不體心法之難,(7)不知觀心之位,(8)不會觀心之意,(9)不善銷文,(10)不閒究理。此十義皆以‘觀心’之問題為中心,以期能啟蒙慶昭等人。後慶昭作《答十義書》覆之。知禮又作《觀心二百問》反詰。至此,二派之筆戰暫告段落。

現存書籍

二派前後七年之論諍,十數回之往返論書,多已不存。現僅存本書及《觀心二百問》。其中,尤以本書援引十次往返之辯論內容,而成為研究山家山外之爭的唯一資料,故備受重視。其註疏有繼忠《四明十義書科文》一卷、光謙《四明十義書錄》二卷、秀紘《四明十義書指掌》二卷、觀山《四明十義書講林》一卷、法成《四明十義書講錄》三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