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上里鎮

上里鎮,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具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6處。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 上里鎮鎮”。這裡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過境地。也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小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仍保留著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築。現在這裡還是影視作品的外景地。

上里鎮-簡介

上里鎮

上里鎮,東接名山、邛崍,西接蘆山、雅安,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所謂的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已出現。它以四川為起點,經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也稱“蜀身毒道”,總長200公里,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也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上里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工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上里鎮古時有5家大姓聚居,俗稱“五家口”,即是:韓、楊、陳、張、許五大家族群聚。關於五大家族的傳說更是各有千秋:韓家銀子(官商錢多)、楊家頂子(官宦世家)、陳家穀子(屯糧大戶)、張家棍子(骨科習武)、許家女子(漂亮勤勞),其中的故事耐人尋味。

清代立交橋

上里古鎮的建築格局具有以民居為主的空間特色,建築風格仍以明清時期的為主。古鎮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寬,兩邊全是老式的鋪面。古鎮以木結構為主要建築,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願小鎮平安。

古鎮民居保存得比較完好,多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寬展的戲壩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頂戲樓,是川中場鎮不多見的巧妙設計。現存多座石橋,其中以“二仙橋”為代表。上里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所以經濟不發達。但諸多非農業成份的滲入,也使小鎮的經濟有所發展,在規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格局。

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途經上里並駐紮半年之久,在鎮內留下的數十幅石刻標語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革命歷史文物。

正如《中國古鎮游》一書中的記載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調研組朱曉林博士(上海同濟大學)寫道,“鎮內石板鋪街、木屋為舍、建築群高低錯落、古風宛然;大院整個建築雕樑畫棟、飛閣流丹,鏤空細刻、曲盡其妙,……均為清代佳作;從現狀總體風貌與居住建築群規模而言,上里鎮是保護的相當完整的鄉土聚落。”

近年來,《聊齋志異》、《山那邊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槓爺》等一批影視劇將這裡作外景地,到這裡來的遊客逐年增多。

上里鎮

上里鎮-概述

上里鎮歷史悠久,根據境內尚存的文物記載,古鎮初名“羅繩”,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驛站、關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區的關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於古鎮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日益繁榮,便以五大姓氏更名為“五家口”,至今仍流傳著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楊家頂子(官宦仕家)、韓家銀子(經商錢多)、陳家穀子(糧田眾多)、許家女子(長得標緻)、張家碇子(習武賣藥)。

上里鎮

解放後,依據隴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鄉劃為上里。古鎮人口探源,據史書記載,這裡漢以前為青衣羌人領地,漢至隋歸嚴道縣管轄,隋末唐初曾一度隸屬臨邛郡,爾後歸雅州府。古時的西蜀稱“西南夷”為開發這片寶地從先秦到明清間,曾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如秦滅趙國後,徒趙國臣來巴蜀,漢代遷楚國臣民來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移民。
上里早期為民族聚集區,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著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為主。由於南方絲綢之路的不斷繁華,常有外地民族來此定居,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當地文化融合成了統一的漢文化,至今給我們留下遍及全鎮的文物古蹟,使參觀者常常陷入史海沉鉤之中。

上里鎮位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亦是近代紅軍長征過境之地。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擁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處,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革命老區和“四川省十大古鎮”。
古有詩云:“二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正是對上里古鎮生動形象的總體描繪。二水環繞的古鎮內明清建築錯落、古樹參天,茶馬古道上唐宋文物遺蹟眾多,近代紅軍石刻標語隨處可見。讓往來遊客踏石板道上體味歷史的滄桑,漫步於小溪流水邊享受怡人的田園風光,站在古老的石橋上領略自然的恩賜,沉醉在白馬靈泉邊聆聽古“羅繩”興衰的故事……
建制人口

上里鎮

上里鎮,共轄9個村,62個合作社,截止2006年底總戶數為3208戶,總人口10790人。農業戶2982戶。
自然氣候特徵
上里鎮東、北、西三面為丘陵山地,中南部為山丘圍合的平壩。城鎮邊緣東、南、西三面分別由河流小溪圍繞,白馬泉則處在鎮東北的一條溝谷之中。本區最高峰黑岩坪海拔1725米,與天台山相連,河谷平壩為農田,最低處海拔905米,山丘嶺上林木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質量較佳,無污染。本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氣候特徵。境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山羊、野兔、野豬、麂子、杜鵑、畫眉、老熊、錦雞等獸類、鳥類和兩棲爬行及大量森林昆蟲。森林覆蓋率近80%。
經濟概況

上里鎮

據2006年底統計,全鎮人均年純收入2400元;國內生產總值當年價格3046萬元;第一產業:1376萬元、第二產業700萬元;第三產業97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814萬元。
主要農產品年產量:糧食總產4366噸;肉類總產量2010噸;茶葉151噸;出售林竹3600噸。
年財政收入:122.8萬元。
年末耕地面積:414公頃。
林地面積:8萬餘畝;

上里鎮-主要景點

文峰塔 文峰塔

文峰塔又稱字型檔塔,建於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紙爐,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燒字紙之用。

舍利塔
相傳是隋文帝楊堅為感謝尼姑智仙對自已的撫養之恩,詔令全國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清代立交橋
高橋建於清乾十四年。為三卷供橋,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東西兩端各有一人行道,橋上、橋下皆可通行,又稱清代立交橋。

雙節孝牌坊

雙節孝牌坊
雙節孝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清廷為褒揚韓家姑媳二人守節,敕建旌表節孝牌坊。
位於古鎮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坊上橫額鐫刻“雙節孝”三字,脊頂下正中精調“聖旨”二字。
該坊結構為四柱三間十二翼出檐多脊,鏤空石雕彩繪,採用當地優質石英紅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進深3米,基座寬7.8米,出檐1.1米。坊上圖飾花紋、歷史故事、戲曲坊面、匾額對聯等,自然古樸, 鐫工精細,造型靈巧,栩栩如生,一隻只飛禽走獸揚威於坊上,一組組戲劇場景展現在畫壁之間。石坊建成後施石青、石綠、石紅、金箔等彩繪。
坊前30米處左右豎立12米高六棱四方雙斗石桅桿一對,更顯得氣勢雄偉。

九世同居石牌坊 九世同居石牌坊

九世同居石牌坊建於清嘉慶六年,記載了陳氏家庭九代同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歷史,被譽為是漢族第一大家庭,因兩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譜石坊。
位於古鎮東陳家山犀牛望月處的“九世同居”和“陳氏節孝”石牌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陳氏家族自五代遷居上里,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當代被譽為是中國漢族最大一個家庭,曾兩次受到朝廷嘉獎而立家譜石坊。另一座因陳氏家族中一婦女守節,奉旨而建貞節坊。兩座牌坊呈一字型排列,坊前30米處立八輪雙斗雕花石桅桿一 對。

紅軍石刻 紅軍石刻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紅一方面軍經雅安在甲金山下的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上里古鎮境內尚存有紅軍石刻標語七十餘幅,絕大部分集中在古場鎮內,是雅安市境內尚存紅軍石刻標語最多的一個鄉鎮,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方面軍繼續北上,四方面軍因受錯誤路線影響而南下。紅軍在上里境內駐紮期間,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成立名為 “認真、德誠、紫光、崇安”等四個代號的政治部,並刻下七十多幅標語,如: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共產黨是窮人的政黨、赤化全川、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紅軍是北上抗日的主力軍等。

紅軍石刻

紅軍離開後,當地民眾用石灰和泥土將其石刻標語覆蓋保護起來,解放後又將其覆蓋物去掉,使這批珍貴的革命文物又恢復原貌,成為今天對廣大民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實物教材,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雅安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7月將紅軍石刻標語批准公布為雅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雅安市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如今,當年紅軍長征時留下的石刻標語仍保存完好,現已將散存的部份石刻標語集中在白馬泉院內,擬修建紅軍石刻陳列室,便於進行展示和宣傳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