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
藥都在醫藥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布,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不難看出到清末亳州的藥市已很繁榮。亳州的中藥材種植亦是比較廣泛的,清代文學家劉開有詩云:“小黃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可見,在當時特定的條件下,醫藥業的發展主要依靠以種植中草藥為主,藥業的發展,促進了藥材業的發展。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藥材集散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近年來,藥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藥材第一市” 。
央廣網亳州9月10日訊息(記者王利)9月9日下午,在2016年中國(亳州)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48個,項目總投資345.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5個,簽約金額約261.1億元。
作為歷年藥博會的重頭戲,今年的中醫藥展暨酒類產品展、藥材藥品交易洽談會、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等經貿活動成果豐碩。
今年,中醫藥產品展暨酒類產品展總計有533家企業參展,80%是安徽省外企業,展出面積45000平方米,折合國際標準展位1276個。無論是展位規模,還是參展產品種類均較往年大幅增加,較2015年相比翻了3番,參會人數達到10萬人。中醫藥產品展暨酒類產品展參展企業382家,展出面積27000平方米;醫藥器械展151家,展出面積18000平方米。彰顯了亳州藥博會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平台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藥博會期間,來自全國多個省市,多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知名藥企、保健品企業、連鎖藥店、中醫院、醫藥公司、代理商,進行了廣泛交流,貿易洽談,達成多項貿易協定。今年的藥材藥品交易洽談會簽約儀式上,簽約金額達28.6億元,其中內銷19.1億元,外銷1.42億美元。
另外,在2016年中國(亳州)投資環境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共簽約項目48個,項目總投資345.2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5個,簽約金額約261.1億元。
江西樟樹
中國藥都—樟樹,樟樹的藥業源遠流長,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藥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譽。鎮郊的閣皂山是一個天然藥場,綿延200餘里,草木豐茂,盛產各種藥材,其中動、植物藥材和礦物藥材達百餘種。早在東漢建安時期,道家張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煉於此。他們一面迷信說教驅邪,一面採藥煉丹治病、傳授炮製之法。後來葛氏之孫葛洪,總結行醫經驗,著成《肘後備急方》,流傳於世。唐宋時期,樟樹藥業日益發達,採藥賣藥者日增,藥鋪、藥材行、分莊逐步興起,並向外省擴張。明朝初年,這裡建起一座三皇宮(即藥王廟),每逢農曆4月28日唐代名醫孫思邈生日,就在廟側設立交易場所,全國各路藥商,多雲集於此,進行貿易。明末清初,樟樹中藥鋪已發展到200多家,同時,外省藥商也來此設立藥行,甚至還建有同鄉會組織。這樣漸漸變成了藥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內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煉丹井、洗藥池、古寺、藥廟等勝跡。樟樹人採集、炮製中藥材世代相傳,掌握了許多秘傳妙法,無論是炒、浸、泡、炙,還是烘、曬、切、藏,均有獨到之處。優秀藥工切的藥片,“薄如紙,吹得起,斷面齊,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樹的藥師、藥工、藥商走遍全國藥材產地,採集、選購品質上乘的藥材原料運回加工,使得樟樹的藥材品種齊全,質地精良。樟樹因此成為全國中藥材生產、加工、炮製和經營中心。“藥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條件優越、水路交通發達之外,與其盛產藥材,精於藥材的種植、炮製、經銷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閣皂山有天然藥材200多種,中外聞名的江枳殼、面枳實,就是當地特產之一。樟樹本地,對藥材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藥材必須純淨,飲片加工務其精細。如今歷朝的“藥王廟會”已發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國藥材交流大會。每年請柬一經發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國各省、自治區、市的藥界同仁蜂擁而來。屆時的樟樹,就成為藥的世界、藥的海洋。在藥都東門外的寬闊坪場上,一片專門用以進行交易活動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群拔地而起,總占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可容納萬餘人同時進行交易活動 。
河南禹州
素有“中華藥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藥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藥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之說。自春秋戰國以來,神醫扁鵲、醫聖張仲景、藥王孫思邈等都曾在禹行醫採藥、著書立說。在他們的直接影響下,禹州的醫藥業也得到大的發展,從唐朝開始禹州的藥市逐步形成,伴隨著藥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明朝時期,禹州就成為全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1996年,禹州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為全國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河南省唯一的國家定點藥材專業市場。為進一步發展中藥材市場,充分發揮禹州獨特的藥業優勢,禹州市委決定在市藥城路東側、商貿大世界北側新建一座占地300畝的禹州“中華藥城”。該藥城包括一個占地30畝,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廳,是一所大型現代化中醫專業市場。
河南輝縣(市),有600年百泉藥交會的歷史優勢,又有傳統的生產、加工優勢,這裡每年舉辦“藥交會”。百泉藥材交流大會,源於百泉一個古老的廟會,廟會距今1000餘年,隋代廟會始興,唐代已很盛行,年長日久,逐步形成全國性藥材交流大會。後停辦幾年,1980年恢復。百泉與江西樟樹、河北安國組織的全國性藥材交流大會,並稱中國三大藥材交流大會。到2005年,輝縣藥貿業發展規劃與主要目標為: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藥貿年銷售額達到20億元。組建百泉藥貿集團,發展規模化經營,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利用山區盛產野生中藥材的資源優勢,以當地藥材、採集、種植、加工等優勢,大力擴大藥材種植。在此基礎上,建立中藥材研究開發中心,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和工藝技術,開發具有優勢特色的中成藥。充分利用藥交會,把輝縣建成全國規模最大、輻射面廣、吸引力強的醫藥配送中心,逐步發展醫藥連鎖店。
河北安國
安國藥業源遠流長。安國市古稱祁州,中藥材交易已有千年歷史,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傳統的中藥材加工技藝精湛,曾以“祁州四絕”名揚天下,贏得了“草到安國方成藥,藥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譽。現在安國的東方藥城,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面積60萬平方米,上市品種2000多種,年成交額38.8億元,藥材吞吐量10萬噸。立體化、多元化的種植模式,不僅使安國在50萬畝耕地上連續十六年奪取糧棉果大豐收,更以藥材年產量占全省65%而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一夜秋風度,十里藥香飄。放眼花開落,疑似置瓊瑤。”形象描述了六大藥材規模種植區的怡人景色。特色經濟產業化,製藥企業規模化,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的醫藥產品帶著藥都人民的摯愛走向世界。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醫藥單位、廠家以及國外客商設立了門店或經營部,中藥材貿易已輻射全國30個省、市、及自治區及韓國、日本、東南亞、香港、澳門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5年6月,東方藥城又與韓國最大的中藥材市場“漢城漢藥商街”締結姊妹市場,進一步加強了中藥材國際貿易。
湖北蘄春
蘄春縣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境內低山丘陵交錯,氣候冬冷夏熱,雨量充沛,適宜於多種中藥材生長,《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藥物中,見諸於蘄春的就有700多種。“千門萬戶懸菖艾, 出門十里聞藥香”,蘄春人民自古以來就有種藥的習慣。九十年代初,縣委、 縣政府立足蘄春實際,大力實施李時珍人文資源開發戰略,通過舉辦醫藥節會,培植藥市龍頭,以市場帶動藥材種植,經過全縣人民十多年堅持不懈的奮鬥,全縣已建成蘄太、京九、嵐洗、大別山腹地公路100里藥材帶,萬畝藥材基地10個,千畝高效示範園10個,藥材專業村100個。
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發展到25.6萬畝,以杜仲、銀杏、厚朴、黃柏,白朮、桔梗、蘄艾、生地、丹皮、杭菊、莘荑花、丹參、玄參、紫蘇、茯苓、天麻等“四木十草兩菌”為主體的主導品種發展到33個,去年全縣藥材總產量達到9715噸,藥材總產值達1.5 億元。獅子鎮大王山李時珍藥物種植場是國家級重點藥材種植基地,面積達1.2萬畝,擁有杜仲、厚朴、黃柏、 白朮、丹皮等10多個品種,藥材儲積價值近億元。
湖北蘄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地處明代偉大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故鄉──湖北蘄州鎮。1997年,經國家工商局、中醫藥管理局和衛生部批准,列為全國17家中藥材專業市場,成為湖北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從事藥材交易的理想場所。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史書載,蘄州藥市始於宋,盛於明,歷史悠久,載譽九州,素有“人往聖鄉朝醫聖,藥到蘄州方見奇”之說。1991年,蘄春縣委、縣政府確立“醫藥興縣”戰略後,以舉辦醫藥節會為契機,舉全縣之力,大建藥市,市場設施不斷完善,經營規模不斷壯大。目前,該市場占地
達102畝, 總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體貿結合的大型標準體育場,分八大區域,主樓四層,營業樓二層,四周為設計新穎、集貿儲居於一體的複式建築群,共有大小門市310間,可容納萬人交易。場內來自省內外常駐藥商已達328戶,常年從事藥材販運人員1200人,上市交易品種近1000個,年實現藥物交易額5.5億元,上交稅費100多萬元。
市場經營環境優越。場內實現了水電路和綠化配套達標。成立了藥市管理委員會,制訂了一系列經營優惠政策,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一站式服務。建立了藥材信息中心,與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實現了信息聯網。
市場區位優勢獨特。距長江蘄州客、貨碼頭均1公里,距滬蓉高速公路蘄春入口5公里,距離京九鐵路蘄春站15公里,乘車1小時可達武漢天河機場,交通十分便利。
“本草綱目傳四海,醫聖故里連九州”。不斷發展壯大的蘄州中藥材專業市場正昂首闊步,向長江沿線大型藥材集散地、湖北中藥材信息中心、全國著名新藥都目標邁進。
中國湖北第五屆李時珍醫藥節暨第十一屆藥材交易會,將於2001年10月8-12日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故里古城蘄州隆重舉行。
作為全國大型經貿活動之一,此次醫藥節以“弘揚中華醫學,發展醫藥經濟”為主題。屆時全國(蘄州)中醫藥交易會和中藥材交易會、黃岡市招商引資項目洽談會、全國李時珍中醫藥資源發展戰略研討會將同期舉行。
蘄春自古以藥都著稱,明代就有“人往聖鄉朝醫聖,藥到蘄州方見奇”之說。《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藥物中,見諸蘄春的有800多種。
目前蘄春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26萬畝,有兩個藥材專業大鄉(鎮),163個藥材專業村、場,3000多個藥材種植大戶,年醫藥經濟產值2.3億元,是湖北省重點扶持的30個龍頭產業之一,還被國家列為杜仲、厚朴生產基地縣。
在蘄春縣城城東興建的華中藥谷李時珍本草綱目生化園即將竣工。該園引進台商投資2500萬美元,占地20公頃,集藥品生產、藥材種植、生化科研、醫療教學、旅遊觀光於一體。
自1991年起,蘄春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李時珍醫藥節和十屆藥材交易會,累計藥物交易額23.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