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瓷窯

四大名瓷窯

中國四大名瓷窯,即:河北的磁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和福建的德化窯。

河北磁州窯

概述

金代 磁州窯罐金代 磁州窯罐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考察,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北方各地紛紛仿製,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台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江西吉安吉州窯,福建泉州,四川廣元等,都大量燒造與磁州窯風格相近似的瓷器。

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並存,豪放工致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兼備,別開生面,頗具北方特色。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歷史

北宋·磁州窯孩兒枕北宋·磁州窯孩兒枕

位於磁州地區的峰峰先民們,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

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臨水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西郊的名勝之地。陶冶技術也趨於成熟,已經燒制出了青瓷和化妝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飛躍。在過去的考古調查中曾發現臨水窯窯址,出土百餘件青瓷碗,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開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妝土,上罩以青黃色透明釉,化妝部分顯現出黃白色,這是磁州窯釉陶向化妝白瓷過渡的初級階段。1975年又在臨水發現了一處唐代古窯址及化妝白瓷器殘片。說明此時磁州窯化妝白瓷的燒制已經步入成熟時期,窯器也由支燒改為籠(匣缽)缽裝燒。

到了宋代,磁州窯開始步入興盛時期。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範,無論在造型或裝飾上都著眼於實用、美觀和經濟。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與特徵(即白化妝技法),多用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表現出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

宋代的磁州窯汲取題材廣泛,形成多樣,寓意豐富。並將陶瓷技藝和美術揉融在一起,將陶瓷器物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尤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它那一氣呵成的嫻熟畫藝,令許多藝術大師嘆為觀止。磁州窯由於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歷代產品都成為國內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窯的裝飾風格趨於簡化。

到了元代,彭城地區的磁州窯又掀起了一個制瓷高潮,除繼承宋金時期傳統品種外,又擴大了生產規模,大型器物的生產也增多。產品趨向厚重,器型碩大、圓渾,紋飾主要有雲龍、雲風、雲雁和魚藻紋等。1973年,在彭城大路溝曾出土有“大元國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並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魚藻盆殘片。其型制、裝飾風格與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魚藻盆極為相似。近年來,在彭城的舊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規模地發現和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窯仍保持著相當大的產量,並在彭城設定了官窯,在磁州南關設立了存放官家酒罈的倉庫——“官壇廠”,以備順滏陽河舟運入京。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而成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窯又進入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窯場增多,窯型改大,品種增多,產量增大,日用瓷覆蓋民間市場。《磁州志》記載,“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屬,舟車絡繹,售於他郡”。民間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清未由於“洋瓷”的大批調入,致使磁州窯生產下降,品種銳減,傳統的藝術風格漸趨沒落,彭城鎮僅剩缸磁窯130等座,瓷業工人千餘名。

歷史上有關宋代磁州窯瓷器的文獻記載,宋代尚未見到,主要集中出現在明清兩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論》、王佐《新增格古要論》、謝肇制《五雜俎》、清初《磁州志》、《明會典》、朱琰《陶說》、蘭浦《景德鎮陶錄》和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等書,磁州窯瓷器在造型、釉色、燒造地及工藝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記載和描述。

胎釉

磁州窯的胎體使用的是當地一種比較特殊的高嶺土,結構較疏鬆,淘煉不細,顆粒粗,常有未燒透的孔隙和鐵質斑點,含鋁量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鐵、鈦等著色雜質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主要有青土、白鹼、缸土、籠土、黃土(黑藥土)、紫木節、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長石等。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是胎質堅細,呈灰白色。另一種是胎質粗松,呈紅褐色。器物拿在手裡感覺不是很重,而民國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堅硬偏厚重。磁州窯的制坯技藝也豐富多樣,有雕塑、拉坯、盤條、印坯等技法。

磁州窯還往往使用化妝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妝土最早為白色優質瓷土製成的泥漿,是為了適應粗瓷細作,掩飾胎體表面的凹凸不平,從而提高瓷器的外觀質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後又出現了有色化妝土。從館藏陶瓷枕來看,白釉黑花臥女枕,其赭黃色衣衫即施了一層赭黃色化妝土,上繪黑花,再施透明釉燒制而成。白釉剔花嬰戲蓮紋枕是在較厚的化妝土上進行剔刻,再剔去紋飾外的化妝土,亦是化妝土藝術的變化。珍珠地劃花枕,亦先施較厚的白色化妝土,經刻劃紋飾、戳印珍珠地後,又在紋飾內著一層色粉,(有的不著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紋、珍珠地的凹處著滿色粉,施釉燒好之後,紋飾內呈褐紅色,非常漂亮。磁州窯巧妙利用化妝土,達到了不同的藝術效果,使化妝土成為一種裝飾藝術,並達到了高超的水平。

燒制方法,多採用匣缽裝燒,燒成溫度在1250℃左右。器內一般多掛釉。碗、盤一類採用疊燒法,器內留有五個條形支燒痕。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無釉。白釉多是白中泛黃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質感,釉層也不是很厚,沒有肥潤感及垂釉現象,不太透明勻淨,釉面光澤感不是很強,常見有細碎開片。這時期還燒造黑釉、綠釉、黃釉、醬釉及孔雀藍釉、紅釉、三彩。另外在白瓷基礎上燒出釉下彩繪,如: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劃花、白釉釉下劃花填綠彩、白釉釉下醬彩、白釉釉下醬彩劃花,珍珠地劃花、綠釉釉下黑彩、白釉紅綠彩、白釉紅綠黃黑彩等。

造型

宋代磁州窯瓷器的產量很大,造型也十分豐富,主要生產民間日常用瓷,還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娛樂用品及各種瓷塑等。常見的器型有:各式的盤、碗、碟、盞、盞托、渣斗、瓶(玉壺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壺、罐、缽、洗、盆、缸、水盂、筆洗、硯滴、鎮紙、爐、香薰、唾盂、燈、蓋盒,仿古銅器式樣的樽、奩等,尤以多種多樣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始見於隋代,最初只是用於陪葬,唐代多為醫用脈枕,式樣上體輕形小,入宋以後大量生產,形體變大。

人們逐漸認識到瓷枕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特性,從而開始把它做為驅火明目,延年益壽的理想夏令寢具。磁州窯即有長方形、腰圓形、如意頭形、花瓣形、雞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銀錠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種繁多,形式新穎別致,側重實用性。磁州窯最突出特點是淳樸、粗獷,大件器皿豪放雄偉,神態端莊古樸,有氣魄。小件器皿製作精美,盤、碗、碟類注重靈巧實用,形體比例,輕重適度,線條幹淨利落,造型與裝飾能夠達到完美的和諧統一。

紋飾

磁州窯的裝飾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繪,即用毛筆醮釉料在胎體上繪製花紋。這時期的紋飾題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鮮明的時代性,大部分是來源於民間生活,取材於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和人物故事,生動親切,情趣濃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現了當時人民民眾傳統的審美觀念。布局上以傳統的中國畫寫意手法結合圖案變化特點,畫面既簡潔又生動。同時還借鑑其它姐妹藝術的有益經驗來豐富自身的裝飾,尤其是金銀器、漆器和織繡工藝對磁州窯的彩繪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花卉紋行筆舒暢流利,花形描繪普遍肥大飽滿,活潑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動物紋、人物紋及常見的嬰戲圖紋畫意格調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繪,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如馬戲、熊戲、童子釣魚、池塘趕鴨,踢蹴球等,線條流暢,風格豪放,情趣盎然。

磁州窯還大量題寫詩文做器物的裝飾,這種裝飾風格最初始於唐代長沙窯,而磁州窯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其書寫方法無一定規格,非常隨意。詩詞多出自當時文人之筆,常見有“滿庭芳”、“朝天子”、“普天樂”、“阮郎歸”等,同時還有民諺俚曲,規勸箴言,處世哲學、吉祥語等。如:“天下太平”,“眾中少語、無事早歸”、“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孤館雨留人”、“國家永安”、“鎮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長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無事深謝”、“貧居鬧市無相識,富住深山有遠親”、“風吹前院竹,雨折後院花”、“清風細雨,黃花綠葉”、“清吉美酒,醉鄉酒海”、“甜香味美最為善”、“紅花滿院”、“道德清淨”、“風花雪月”等。上述題句多寫在各種瓷枕上,完全採用民間白話語言,既增加了民間文化氣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愛。

款識

磁州窯瓷器題寫年款的不多,目前僅見到兩件,一件是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長方虎紋枕,枕面一側題“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於沙陽”。另一件在英國,枕面刻“家國永安”四字,左書“熙寧四年”(1071年)。大多數是在枕的底部刻制瓷作坊的標記,如“張家造”、“趙家造”、“王家造”、“劉家造”、“申家造”、“張大家枕”、“李家枕”、“滏陽陳家造”等。

傳承意義

磁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有兩點: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現藏於廣州博物館的北宋磁州窯“枕賦”銘長方形枕,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的元磁州窯白地赫彩西遊記方型枕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磁州窯的製品構圖嚴謹,典雅古樸,形象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展現了宋元時期的社會風俗,為研究這個時期的民間繪畫等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鑑別

磁州窯粉盒磁州窯粉盒

磁州窯是一個範圍比較大的指稱,涉及南北許多窯口。狹義的磁州窯瓷器(以峰峰彭城鎮和磁縣觀台鎮為中心的諸多老窯址)的鑑別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關於化妝土

宋金時期磁州窯瓷器的瓷胎練泥還不夠精細,較為粗糙,加之當地土質不像高嶺土那樣純白,因此,比較講究的作品一般要在瓷胎外加上一層稍加提純細練的化妝土,然後在化妝土上進行作畫或書法。由於加了一層化妝土,其在燒制過程中因膨脹係數不同會導致化妝土外的釉層的表面產生裂隙。經過近千年的潮濕、乾燥的變化或者運輸使用過程中的碰撞,很多瓷器會出現脫釉的現象。因此,通過脫釉以及脫釉後裸露的化妝土層的新舊來判斷一件磁州窯瓷器的新舊應該是比較準確。應該說,真正宋金時期的磁州窯瓷器(尤指那些經過精心燒制的精品),脫釉是很正常的,不脫釉反倒奇怪。

關於畫工

磁州窯是中國老窯口中民窯的代表,其產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市井風情。其繪畫或書法風格往往粗獷豪放,灑脫不羈。但灑脫不等於隨意、孱弱。一件瓷器從練泥、做胎到施釉、繪畫及至最後燒成,是相當複雜的一個過程。即便是民窯產品,為了使做出來的東西像樣、有市場,在繪畫的時候,工匠還是相當用心的,而且他畫或者寫的都是日復一日練得純熟的內容,都有著一定的功力。而新仿的磁州窯瓷器往往為了追求民窯特點,過於隨意,常常故意畫的散亂,人為誇張,而書法也常常孱弱無力,章法鬆散,露了破綻。

關於存世量

相對於宋代五大官窯,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產量很大,且流傳到今天的數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來講,畢竟也經過了近千年的世事變遷,尤其是十年動盪,極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於多到到處都有磁州窯老器。因此,發現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脫釉的宋金磁州窯瓷器時要特別注意。

浙江龍泉窯

概況

龍泉窯青瓷龍泉窯青瓷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

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宋代瓷業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福建省建安的建窯,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窯,也都燒制相當好的瓷器。

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是華北大窯業中心,很受日本重視,歷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銷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龍泉設窯廠,生一所燒的窯名“琉田窯”,又名“哥窯”;生二所燒的窯名“龍泉窯”,又名“弟窯”。

歷史

朱伯謙在《龍泉窯青瓷》一書中曾將龍泉窯的發展歸納為開創、發展、鼎盛和衰落四個階段:魏晉和五代十國是開創時期,瓷窯少,生產時斷時續,處於就地銷售斷斷續續的生產階段;北宋至南宋前期是發展期,瓷窯發展快,逐漸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南末後期至元代是鼎盛期,瓷窯迅速發展,青瓷質量大大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外廣大市場;明清是衰落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龍泉窯處境艱難,瓷窯不斷地倒閉減少,至清代晚期結束。

第一輝煌期——五代到北宋早期

龍泉境內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瓷土等礦藏資源極為豐富,又居於甌江—卜游,不僅具備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還有便利的水路運輸,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早在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便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吸取甌窯、婺州窯等周邊窯場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制青瓷,但當時燒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這一狀況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卻出現了突然的變化,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龍泉窯青瓷的“迷惑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這種淡青釉瓷器,器形規整,釉面均勻光潔,透著淡淡的青色,有些還經過刻劃修飾,與粗糙的早期龍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過渡,與後來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啟關係,這在整個龍泉青瓷發展史上未免顯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個“迷惑”。

據明代陸容《菽園雜汜》曾載:“青瓷初出於劉田,去縣六十里。次則有金村窯,與劉田相去五里余。外則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綠繞等處皆有之、然泥汕精細,模範端巧,俱不若劉田”,劉田也叫“琉田”,即今大窯,是龍泉窯的傳統制瓷中心。

龍泉窯的突然興起很可能和龍泉窯為宮廷燒造“貢品”有關。當時江南一帶屬於吳越國的錢氏王朝統治,錢氏王朝一直奉行與中原修好的策略,於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貢品”。有關專家在考古蒐集時曾找到這樣一件淡青釉罐,其外壁釉下寫著“天福元年,重修窯爐,試燒官物,大吉”。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福是後晉高祖石敬瑭年號,吳越國是宗後晉的,據此推測,當時所燒的“官物”除了吳越國宮廷自用以外,很可能還向石敬瑭進貢。

當然,擔任貢器燒造任務的主要是越窯,其貢器也稱“秘色瓷”。秘色瓷起於晚唐,因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使用,故曰“秘色”。龍泉窯也燒過“秘色瓷”,宋人莊綽《雞肋編》記載:“處州龍泉縣多佳樹,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於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

莊綽一生大約經歷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和南宋高宗五代,曾在南北各地的郡縣做官,足跡遍及京西、淮南、兩浙、福建、江西、荊湖和廣南,交遊甚廣,見聞頗豐,其記載應比較可信。從這一點來看,“秘色瓷”的第二階段是後來居上的龍泉窯青瓷產品。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進貢的瓷器數量很大,《宋史》卷四百八十列傳世家二(吳越錢氏)“太平興國三年三月來朝,?進……越器五萬事,金扣越器百五事”。

又《宋會要》:“太平興國三年四月二日朝,?進……瓷器五萬事,金扣瓷器百五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當時貢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達十萬多件,如此巨大數量的貢瓷應該不是在自願條件下進行的,而這樣龐大的生產量也是越州窯所無力承擔的。另一方面,越窯因為各方面原因而逐漸衰落,導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龍泉窯轉移。在這樣的情況下,越窯先進的制瓷技術傳入龍泉,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龍泉窯產品的質量迅速提高。龍泉窯以擔負“和平”的貢器使命,換來了它自身發展的契機,從北宋開始,龍泉窯逐漸取代越窯,一躍而為江南第一名窯。

第二輝煌期——北宋後期到南宋

龍泉窯在南宋的發展是跟大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火所破壞,其制瓷技術傳入到南方。這時的龍泉窯結合南技北藝,迅速走向成熟,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進而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不僅胎釉配方、造型設計、上釉方法、裝飾藝術及裝窯燒成等有了重大的改變和提高,器形種類更是大大豐富。由於熟練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術以及燒成氣氛的控制,釉色純正,釉層加厚,在南宋晚期燒製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頂峰,在我國瓷器史上譜寫下光輝的篇章。

另一方面,南宋立國水鄉、海隅,水上交通發達,有利商業、貿易的發展。北宋時,官方就在我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明州(寧波)、杭州、泉州設立了“市舶司”,直接與海外各國進行貿易,南宋政府更把海外貿易作為解決財政困難的有效途徑。對外貿易量的增加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龍泉青瓷在東亞及東非、阿拉伯諸國都是受歡迎的商品。據史料描述,當時“窯群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瓷器內銷運往臨安,外銷經甌江出海,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

從13世紀開始,龍泉窯出現了兩大系列的精美產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產品數量比較少,迄今只在龍泉大窯、溪口兩地近十處窯址中發現這類瓷器,而且都是與白胎青瓷同窯同燒的,其中溪口瓦窯?窯以生產黑胎厚釉青瓷為主,其他瓷窯以燒白胎厚釉青瓷為主,兼燒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點是薄胎厚釉,釉層開片,紫口鐵足,有些器物還採用支釘墊燒。這些在龍泉窯青瓷的內部發展脈絡中都找不到相應的發展軌跡,尤其裹足滿釉支燒的工藝對於龍泉窯來說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工藝風格上的驟變顯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術衝擊的結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預。

現在高科技測試也表明,龍泉窯的黑胎、開紋片青瓷、造型、紋片,以及化學組成和郊壇下官窯都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製作工藝也是承接南宋官窯的,但有創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異。與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層光滑細膩不開片,胎色潔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勝似翡翠。並且這兩大系列瓷器還出現了一批仿南宋官窯器的器形,官窯器是不允許民間隨意仿造的,仿官窯的出現不能簡單地詮釋為“仿製”。另外考古發掘也證明,南宋龍泉窯青瓷在臨安京城皇宮遺址和紹興市攢宮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現在的大窯龍泉窯遺址還保留著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窯址,在當地村民中還流傳著種種關於南宋時的故事。這一切都似乎在述說著當時的龍泉窯與宮廷那種千絲萬縷的聯繫。

第三輝煌期——元到明早期

龍泉窯蕉葉大碗龍泉窯蕉葉大碗

雖然龍泉窯熊熊的窯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鐵騎的踐踏而熄滅,但入元後,龍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加上元代統治者繼續奉行對外貿易政策,使龍泉青瓷生產規模在元代繼續擴大,窯址和產品的數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產品品種增多,風格多樣化,遠銷世界各地。

1979年為配合浙江省緊水灘水庫工程的興建,浙江省文管會等單位在龍泉縣境內進行了普查,並在龍泉縣東部安仁口地區發掘了元代窯址,為研究龍泉窯在這一時期生產情況和產品面貌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這些資料表明,元代仍是龍泉窯的興盛時期。元代產品除部分繼承宋代傳統以外,在器型和裝飾上又有新創造,比如當時流行的露胎工藝。元代由於水陸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量激增。在這樣的條件下,元代龍泉窯迅速向甌江和松溪兩岸擴展,這樣,大批的龍泉窯瓷器便可順流而下,轉由當時重要的通商口岸——溫州和泉州,將瓷器出口到世界各地,像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都有龍泉窯的瓷器。1975年在韓國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出l萬多件瓷器,其中龍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見龍泉青瓷在元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其實元代的蒙古統治者不是單方面地被漢文化所同化,蒙古鐵騎在征服一個王朝的同時也帶來了草原的大氣與粗獷,元代龍泉窯青瓷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批大件器物的出現。這些大器胎質較厚,器形粗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龍泉窯的窯形仍沿用長條形斜坡式龍窯,但在長度上略有短縮,這一改變有利於提高窯內溫度,並使熱量分布更均勻、合理,對燒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元代龍泉窯的繁榮為明初龍泉官窯的設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明龍泉官窯器延續了元代的大器風範,將厚實雄渾的審美理念發揮到極致,之前往往將明初龍泉窯青瓷與元代龍泉青瓷混為一談,或籠而統之斷為“元末明初”,這也在一個層面上說明了兩者的相承關係。從現在處州青瓷博物館徵集到的—批明初龍泉官窯青瓷碎片及結合傳世完整器來看,明龍泉官窯青瓷在燒造工藝上達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巔峰,無疑代表著龍泉窯瓷器燒造史上的最高水準。

以刻花為例,明龍泉官窯青瓷主要以刻花為飾,精美絕倫,花紋與青如翡翠的釉色融為—體的刻花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刻花是龍泉窯青瓷的傳統裝飾工藝之一,北宋時期的刻劃花裝飾曾經盛極一時,但到了南宋,由於石灰鹼釉的運用和多次上釉技術的掌握,龍泉窯青瓷往往素麵朝天,轉向以釉色取勝。其實釉色的玉質感固然是世之所好者,但釉層一加厚,原先的刻劃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蓋。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貼塑、模印等裝飾手法,這樣玉質感的釉色和花紋圖案的裝飾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龍泉官窯器將刻花與厚釉結合得恰到好處,從而使刻花裝飾工藝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代早期的民窯器也有不少精品,明初龍泉窯的規模和數量也不容小覷,以往被忽視,還有待重新認識和評價。

江西景德鎮窯

歷史

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

江西景德鎮窯在元代以後中國最大的瓷窯場。在今江西景德鎮,故名。據記載始燒於東晉末年。實際上由數個窯口組成,故又稱景德鎮窯系。自五代始燒至今,有一千多年的燒造歷史,是中國燒瓷時間最長的窯址之一。

建國後發現遺址多處,以楊梅亭、石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燒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純正,達70度。宋代已發現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灣等遺址,均燒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青白瓷,楊梅亭等三處窯址也改燒青白瓷,有盤、碗、瓶、壺、罐、盒、枕等器,裝飾有刻花、印花、蓖花、蓖點等技法;北宋後期吸取北方復燒法,產量大增。元代創燒青花、釉里紅釉下彩裝飾新品種。

1976年南韓新安海底發現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餘件,其中景德鎮青白瓷及樞府型五千餘件,不能判明窯口者二千餘件。明代一躍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發展,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清代彩釉更有改進和創造,彩瓷品種更加豐富,色調一致,既能仿製宋代名窯瓷器,又能仿燒玉、石、漆、銅以及乾鮮果品,幾可亂真。南宋起產品就遠銷海外,如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經濟、文化與政治中心南移。越窯勃興,達到瓷業新高。東晉人趙慨,先後在閩、浙、贛為官,因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官宦沉浮,被貶於贛,隱居新平,將其在浙閩了解的越窯製造技藝,引薦於此,又對胎釉配製,器物成型與焙燒工藝進行系列改革,對新平瓷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趙慨導引新平師法越窯,成為景德鎮制陶向制瓷進化之始。其功高勛重,被後世人奉祀為“制瓷師主”。明洪熙元年(1425年),鎮民在御器廠內修“佑陶靈祠”(師主廟)奉祀,詹珊曾作《師主廟碑記》對此有所記述,趙慨被尊崇為景德鎮制瓷開山之祖。

南朝陳叔寶登基建康,大造宮室,至德元年(583年)令新平為華林園燒制陶瓷柱礎貢朝。新平瓷業“自陳以來名天下”。

隋代,建築業生產跨入新階段。大業年間(605—617年),景德鎮所燒制的兩座師象大獸貢於朝,為隋皇顯仁宮所用,標誌著新平瓷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唐代景德鎮窯業有了新發展,“陶窯”和“霍窯”是其佼佼者的代表。《景德鎮陶錄》稱:“陶窯,唐初器也,土惟白壕,體稍薄,色素潤,鎮中秀里人陶氏所燒造”。故“陶窯”為陶玉所開,所產瓷器載入關中,進貢於朝,稱為“假玉器”。霍仲初開的“霍窯”,所產瓷器,“色亦素,土善膩,質薄,佳者瑩縝如玉”。因瓷器精美,貢於朝,受唐高祖鍾愛,武德四年(624年)朝廷設新平縣,置陶政,監陶進御。這是景德鎮最早設定官家督陶官員。後來,柳宗元的《進瓷器狀》稱“藝精埏埴,制合規模。稟至德之陶蒸,自無若窳;合大和以融結,克保堅貞。且無瓦釜之鳴,是稱土?之德”,大文學家的讚美更增添了景德鎮瓷器的風采。

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產品以碗、盤類為主,青瓷釉色青中帶灰,白瓷釉色較白。採用支燒法,碗、盤器內和底有一周長形支燒痕。以勝梅亭,湘湖為主。陳朝時制瓷已有一定名聲。五代所燒白瓷,白度達到70%以上,透光度也接近現代標準。

景德鎮窯瓷器景德鎮窯瓷器

宋代時燒青白瓷為主,有名的湖田窯就在景德鎮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盤、合、瓶、壺、罐、枕等。裝飾上有刻花、劃花、印花、篦劃紋等技法。紋飾有龍紋、鳳紋、嬰戲紋、海水紋、纏枝花紋等。北宋後期在定窯的影響下,採用復燒法,提高了產量,也改進了質量,有“南定”之稱。其中湖田窯的產品質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綠,紋飾也精美。

元代時開始燒青花瓷、釉里紅和其他品種,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同時還繼續燒制青白瓷。產品有梅瓶、玉壺春瓶、罐、碗、盤、?、爐和高足杯等。元代著名製品有釉里紅、青花,所燒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內有“樞府”字號,人呼“樞府窯”。

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瓷都,青花瓷大大發展起來,被稱為“國瓷”,同時還燒有釉上彩、鬥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種單色釉瓷。

清代時燒瓷技術大大提高,品種有青花三彩、粉彩、琺瑯彩,還有各類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紋、漆、銅釉色等,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福建德化窯

概況

德化名瓷——送子觀音像德化名瓷——送子觀音像

福建德化窯在現在的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區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發現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重點發掘了屈斗宮、碗坪侖兩處窯址。碗坪侖燒瓷較屈斗宮早,燒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劃紋裝飾較多,盒子遺留甚豐,蓋面所印陽紋裝飾達一百餘種,題材之豐富在南方地區首屈一指,南宋時有專門製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宮元代辦燒青白瓷,從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燒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如同白玉,被贊為“象牙白”、“奶白”或“天鵝絨白”。

清代除燒白瓷外,盛燒青花與彩繪瓷器。元代以來,德化窯瓷器輸出海外,菲律賓、馬來西亞出土有元代德化窯青白瓷,泰國及東非坦尚尼亞等國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窯青花瓷器。

特徵

1、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

2、明代白瓷胎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豬油白”、“象牙白”。

3、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

4、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

5、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劃細膩,衣紋深而洗鍊,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

6、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徵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在福建德化縣。宋、元時已燒制青、白瓷。明代達到高峰,是當時著名民窯之一。以燒白瓷著稱,胎、釉渾然一體,光潤如白玉,被稱為“象牙白”、“豬油白”、“蔥根白”、“建白”、“中國白”等,為當時中國白瓷的代表作品。產品以人物塑象最為突出,如觀音、達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銅香爐、花瓶、文具等,均名傳於世。清代德化窯繼續燒制白瓷,但產品以日用器皿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閃紅,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窯還燒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國以後,德化瓷塑繼承傳統手法,形象刻劃深入,衣紋飄灑自如,並把傳統的雕刻技法進一步運用於日用瓷和陳設瓷上,通體不加彩飾,素雅、恬淡。

德化白瓷

元德化窯青白釉粉盒元德化窯青白釉粉盒

德化白瓷,瓷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有“豬油白”、“象牙白”、“鵝絨白”、“中國白”之稱。

寂園叟在《陶雅》中評:“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質雪白,價廉而式樣不俗”,觀世音“有彩畫者,有坐像、立像者……”。

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評價德化窯,自明燒造,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民國時的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後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頗瑩亮,亦名福窯┅┅白者頗似定窯,惟無開片,佳者瓷質頗厚,而青里能映見指影,以白中閃紅者為貴。”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間《福建通志》中,在記載德化著名瓷雕藝術家何朝宗時,有如下記載:“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雲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泉州人,或雲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