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那瑪尼石堆

嘉那瑪尼石堆

在藏區,無論走到哪裡,你都會在山口、湖邊、寺院、天葬場看到那奇特的瑪尼石堆。那些或形成石堆石牆,或散布在山溝水流之中,或高踞于山崖之上的瑪尼經石,那些刻在青、白、紅各色石頭或石板上的單色或彩色的經字,散發著一種聖潔肅穆的神秘氣氛。瑪尼堆,是藏區自然和人文結合的產物,是宗教的衍化、精神的雕塑,是一種少有的文化奇蹟。

簡介

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瑪尼石堆的“青海嘉那瑪尼石堆”,近年來正逐漸恢復原貌。

世界上最大瑪尼石堆世界上最大瑪尼石堆

玉樹新寨嘛尼石堆是最便捷參觀的景點,它就座落在G214的路邊上。

嘉那瑪尼石堆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郊兩公里處,共由20億塊瑪尼石組成。

瑪尼石,就是可有佛經的石頭,是虔誠的藏民在普通石頭上刻寫經文以及各種佛像和吉祥圖案,並飾以五彩製成。最常見的就是刻有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石塊,每個字的顏色均有不同,石塊可大可小。而結古鎮的嘉那瑪尼石經城始建於公元1,700多年前,占地面積25畝(約合1.67萬平方米),現有瑪尼石25億塊,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2.5米,嘉那瑪尼石堆是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大的瑪尼堆。

由來

虔誠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紋刻在石頭上,這些石頭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給他們帶來吉祥如意。隨著人們不倦的紋刻,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瑪尼石聚集起來,就成了瑪尼堆和瑪尼牆。

歷史

兩百多年前,結古寺的第一世嘉那活來到結古鎮東面的新寨村居住,步入晚年的活佛沒有停止修行的腳步,

嘉那瑪尼石堆嘉那瑪尼石堆

他在這裡開始修建嘛尼堆,人稱"嘉那嘛尼"。隨著歲月的流逝,嘛尼石堆越來越大,在20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堆積了長300米,寬80米,高3米,大約25億塊嘛尼石堆,。

虔誠的人們在石頭上刻上六字真言和各種經文和佛像,並飾以各色顏料。

嘉那瑪尼石城由藏傳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活佛)創建。據特約嚮導扎多介紹,嘉那活佛是康巴人,曾在峨眉山和五台山修行,後來週遊各地,當他來到結古鎮時,發現了自然顯現六字真經的一塊瑪尼石,遂以此為緣住在該村,同僧俗民眾一起刻鑿嘛呢石度過了一生。從那時起,瑪尼石城不斷發展,到上世紀50年代初,瑪尼堆已具備如今的規模,可惜文革時期遭到破壞,大量瑪尼石被用做修建河渠、房屋或其它建築。

創建

嘉那活佛是西藏昌都人,13歲私自離家受沙彌戒,在康巴地區一高僧處接受噶舉派密宗灌頂,修練瑜伽。後去西藏、印度五台山、峨嵋山等地遊歷修行佛法多年。據傳,他在峨嵋山修行,念了一億多“六字真言”,觀想中見到觀世音菩薩顯真身。後下山去京城,因在清宮旁插了一桿經幡而觸怒清廷,被動用大刑。因法力之大,皇家無可奈何於他。皇帝遂召見了他,對他說,如你真是法力無邊的菩薩,請在眾人面前顯示一下神通,把巨大的茶葉捆包用手扔到皇宮屋頂上去。大師便手搖經輪,高聲誦念“六字真言”,將11面觀音菩薩迎請到眾人上空來,然後在右手3個指頭上用法力頂起了茶葉大包,扔出了一天路程的距離。眾人大驚,皇帝也從內心欽服大師的法力,冊封他為國師,賜藏語法名“桑卻帕旺”(意即“菩提聖者”)。8年後,得綠度母顯示預言,他又悄悄離開王宮,經千辛萬苦長途跨涉來到玉樹通天河畔,尋找到預言中的弘法聖地——新寨村,並在這裡閉關修行了25年。據史料和民間一些傳說,一天,大師忽然從修行的屋子裡走出後,“飛”到村子裡,人們見狀大為驚訝。大師落地後,帶人們來到一個叫“樂素格”的地方,挖出了兩塊自顯經字的瑪尼石,並在鐵匠打鐵用的石頭上當眾按下了深深的手印和腳印。他告訴人們,根據觀音菩薩的示言,為了弘揚佛法,讓眾生離苦得樂,他要在這裡建一處瑪尼石堆。於是,他把自顯瑪尼石放在一個用石頭壘起的石台上,讓人們穿上新裝,舉行開建儀式。這時忽然天上花雨紛飛,彩虹當空,人們歡樂地唱歌跳舞來慶祝,大師還當場創編了用來慶典的大型舞蹈,即流傳至今的玉樹著名舞蹈“新寨卓舞”。這就是公元1715年經石城創建的日子,叫“嘉那幫慶”。

嘉那瑪尼石堆嘉那瑪尼石堆

經石城自奠基創建那一天起,嘉那大師同僧俗民眾一道,常年鑿刻堆獻瑪尼經石,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堆越多,遠遠近近的人聽說後也都來這裡刻石獻石做功德。

每年藏曆的12月8日這一天,也是玉樹的一個重大傳統節日,叫“嘉那邦瓊”,是經石城落成的日子,是這裡最隆盛的宗教節日。

大師最後在繼續不斷地刻石中圓寂於此,他虔誠弘揚佛法的精神,一直鼓舞著藏區的人們前赴後繼,一代一代往這裡堆獻經石,於是就形成了後來很大規模的這座經石佛教文化勝跡。

這兩個宗教盛節一直沿襲至今。特別是為期3天的“嘉那幫瓊”大慶典,每次都要舉辦隆重的宗教法事活動和歌舞表演。這時,數萬人云集於此,轉城誦瑪尼,經聲、祈禱聲和廟堂鼓樂聲響徹長空。

經石城的神秘之處

嘉那經石城的瑪尼石,形形色色,五彩繽紛,與別的藏區迥然不同,而且因為特色地域、宗教氛圍、特產材質和其高超工藝等方面的因素,顯得格外神秘和非同尋常。

嘉那經石城的經石,來自藏區各地,有的是獻石人自己刻的,有的是花錢請專業的僧俗工匠刻的。

新寨村本地的村民擅長刻石技藝,高明的工匠很多。這種刻石技藝,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精益求精,成了這裡的地方特色專擅,竟至大部分男人都從事此業,聞名遐邇。每每婚喪嫁娶、重大節日和有佛事活動時,人們都會來這裡獻石並轉“廓拉”(圍著石城邊轉圈行走邊誦經祈禱),這裡的匠人們自然就忙得不可開交。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做這樣的工作,可以與佛更近距離地溝通交流,是積累聖德的神聖工作。遠近藏區的人們也十分認可這裡的風水和瑞相,認為這裡的工匠就地刻制的經石精美而靈異,更能讓佛感受到自己的虔敬之心。所以,新寨村的經石供不應求。筆者在這裡遇到一位獻經石的青年藏民,他把剛剛在新寨村購得的一車五彩繽紛的經石卸在石城,然後小心翼翼地擺好,自始至終臉上掛著一種寧靜神聖和幸福的表情。

嘉那瑪尼石堆嘉那瑪尼石堆

經石城外的甬道里,常年有許多當地老阿依(藏族老奶奶)在出售刻好的經石。有的大如磨盤,一排排立在牆腳跟,有的小到可用手握,這是為臨時遠來石城轉“廓拉”的人和旅遊的人準備的獻石。據說,每獻一塊經石,就等於念誦了一遍經文。也有更小的,遊人可帶走收藏,做護身石。筆者獻了石給經石城,也買了用以收藏的小瑪尼石,感覺那一行藏文彩色六字真言精美絕倫!外來旅遊的人,讓歷來以敬獻為單一目的的傳統經石,出現了用途上的一點點靈活。只要心誠,獻也好,收藏作紀念也好,都能感受到一種特有的神秘,領略到一份瑪尼石文化的神聖。

據調查,經石城瑪尼石的石料,大部分來自附近的深山裡,那裡有一處豐厚的漢白玉礦藏。這座礦藏約定俗成只供刻制經石取石,石料不允作為任何他用,而且開採後只能人工背運。這來之不易的一塊塊漢白玉,都是上好的玉料,有絳紅色,有青綠色,有鴨蛋白。瑪尼石刻制時,多數是鑿刻出素色的字跡就可以了,顯得簡潔高雅。而另一部分特別是大石板,在鑿刻之後還要塗染上顏色,以鮮艷、明耀、反差極大、飽和度很高的、藍、、黑,幾色為主。淺白色的經石,外周一般還要塗畫上絳紅色的框邊,這樣顯得既絢麗多姿,又肅穆神聖。雕刻的技法,有陰刻、陽刻,有高浮雕、淺浮雕等多種。按照藏區傳統說法,哪怕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一旦刻上經文或“六字真言”,就不再是普通的石頭了,而是有靈光的聖物。新寨村的經石,因之是最受信眾喜愛和尊崇的。但無論石質如何,來自何方,大小素彩……嘉那經石城的每一塊經石,在藏人的眼裡,都是一個聖物和精神的圖騰

地位

瑪尼經石上大量出現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中的“唵”,在佛經中表示“佛部心”;“嘛呢”表示“寶部心”,意為“如意之寶”,象徵大慈大悲利眾菩提之心;“叭咪”表示“蓮花部心”,象徵純潔無瑕的“覺空智慧”;“吽”表示“金剛部心”,意為靠佛的金剛之心普渡眾生,達到成佛願望。“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合四部心而成清淨不染的蓮花、如意寶,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全部價值觀和奮鬥目標,是佛教的經典之本。藏族僧眾們認為常誦此咒,可度脫人生苦難和煩惱,祛病避災,永葆康健平安。可以說,藏族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六字真言的誦聲中降生、成長,直至離世的,與這簡短的真言相伴一生,從不間斷。因此,藏區信眾無論窮富,都儘可能多地花不斷請僧匠刻瑪尼經石,用於各種敬獻,把它當做尋求佛祖保佑、追求精神仰敬和消災滅疾的神聖功德之舉,終生孜孜不倦地在進行。而且沒有任何人在石上刻字留名,“佛知我知”,要的就是那份心中的寧靜安詳和靈犀之通,這是藏地僅有的極至信仰和精神的魅力!

嘉那瑪尼石堆嘉那瑪尼石堆

石文化,源於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山石崇拜。中國石刻文字也是歷史久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了。我國藏區的人把經文或“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刻在石頭上的獨特文化藝術表現形式,據近年研究考證,早在松贊乾布之前的時代就已出現了。這種具有濃厚藏民族地方特色和宗教色彩的文化形式,與藏民族早期本教的自然崇拜,與高山雪域民族艱苦的生產生活環境有直接關係。藏族人直到今天,都普遍認為山是神的化身,有超人的威力,構成山的石頭也有靈,是神的一部分。在有神靈的石頭上刻上經文或“六字真言”,就更神聖而靈異。他們通過敬獻經石這一行為,以求達到可以禳災防禍,祈福保平安,得到神靈和佛祖的護佑的精神目的,這是藏民族的一種獨特文化虔誠和神聖的信仰精神。

在嘉那經石城,我們看到眾多轉城的男女老幼信眾。他們手搖經輪,步履匆匆,默然無語,一臉虔誠。據說,環繞石城每轉一圈,就等於把經石城的全部石刻經文誦讀了一遍,轉的圈數越多,功德越大、修行越深。來這裡的信眾,除了獻石,轉“廓拉”,還要去推轉成排的經桶,同樣道理,他們認為每轉一圈,就等於將瑪尼桶內所藏的經文誦讀了一遍,積累了不少功德。石城東南角還有幾具特別巨大的經桶,眾人合力才能轉動,據說轉動了它更可積聚功德。經石城還可見到叩“等身禮”(也叫“叩長頭”)的,那種反覆伏地起身,一點一點往前移動的艱辛和一絲不苟,讓我們為他們的極至虔誠而深深折服。據說,以這些方式來此轉城祈拜的信眾,源自四面八方,終日終年絡繹不絕,可見瑪尼經石、經石城,在他們心目中神聖和至高的地位!

現狀

直到1986年宗教開放後,瑪尼石城開始逐步恢復,原有的瑪尼石從民間蒐集回來,信徒和藏民不斷地向石堆上壘放瑪尼石,如今,瑪尼堆以每年30萬塊的速度在不斷增加。 這座經石城,其實就是大量堆積經石的地方,因為規模浩大,堆積有23億塊上面刻了六字真言、各種經文和佛像的瑪尼經石,形制酷似一座長方形的城廓,所以被人們稱之為經石城。這座經石城,現仍在藏族信眾的不斷自發獻石中繼續擴大,玉樹州和青海省也正在積極尋求將這處世之罕見的經石文化勝跡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在瑪尼堆周圍,當地居民出售手工鑿刻的瑪尼石,供遊人祭拜。如今,鑿刻瑪尼石已成為當地居民的收入來源之一。採風之旅的隊員們對當地民眾在幾百年時間持續不斷、堅忍不拔地鑿刻瑪尼石經的精神和所達到的精湛技藝讚嘆不已。

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在藏區,無論走到哪裡,你都會在山口、湖邊、寺院、天葬場看到那奇特的瑪尼石堆。那些或形成石堆石牆,或散布在山溝水流之中,或高踞于山崖之上的瑪尼經石,那些刻在青、白、紅各色石頭或石板上的單色或彩色的經字,散發著一種聖潔肅穆的神秘氣氛。瑪尼堆,是藏區自然和人文結合的產物,是宗教的衍化、精神的雕塑,是一種少有的文化奇蹟。

嘉那瑪尼石堆嘉那瑪尼石堆

嘉那經石城,坐落在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以東6 km的新寨村。當早晨高原紅暖的太陽染紅了整個石城和那8座白色的佛塔時,這裡一片肅穆和祥瑞。石城占地約有兩個足球場大,長方形的石城全是由刻上了經文和佛像的瑪尼石堆成的。石城的外牆高約6 m左右,全是用巨大經石壘砌起來的,不同的牆段還鑲有彩色的佛像和巨大的六字真言石壁,以供信徒們在轉經石城時隨時朝拜。

經石城裡里外外堆滿了刻著六字真言或一篇篇經文(包括各種律法、歷算和藝術經典)的白的、紅的、青的大小瑪尼石,層高達5 m~6 m。石城的南、北、西3面砌有高高的經石牆,上面鑲嵌著許多精美的彩繪浮雕石佛像。城牆留有幾處掛滿各色經旗的出入門巷。東面是一字排開的8座白色寶塔、有300個轉經筒的轉經長廊和兩個佛堂轉經堂。在高原明亮的陽光里,瑪尼石城一片燦然!筆者以十分虔敬的心情,在經石城裡里外外細細地瞻觀和拍照,為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如山似海,浸滲了信徒們菩提之心的瑪尼石堆而驚嘆!呈現在眼前的分明是一座佛梵文化的巨大道場,一處釋門信眾精神的聖地,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據文獻記載,這座經石城是藏傳佛教高僧嘉那多德桑卻帕旺(又稱嘉那活佛)於1715年創始起建的。到20紀50年代時,已歷經了240年的不斷堆獻,曾形成過東西長450 m、南北寬100 m、經石總數多達25億塊的浩大規模。但在後來的“文革”中,這座經石城遭到噩運,被指做封建迷信而被毀,大量的經石被人們運走,被當做鋪路建橋、壘牆建房的建築材料而失散殆盡。1986年,在落實民族政策中又得到恢復重建,至今,瑪尼石堆獻又累積恢復到23億塊之多。據悉,目前如此規模龐大的刻石文化勝跡,還是世界上罕見的。

藏區瑪尼石堆最傑出的代表嘉那經石城,不僅在整箇中國藏區有名,而且也名聲在外享譽世界。嘉那經石城,是一座聖城,是一個佛教精神的道場,藏地文化的奇蹟,它在誕生後的近300年裡,引導著藏區僧眾的精神指向,淨化和升華著藏民族人眾的內心世界,也將神聖永植於他們心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