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鹽菌性食物中毒

嗜鹽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一帶頗為多見,病原為一種嗜鹽性細菌,學名為腸炎假單胞菌。

簡介

嗜鹽菌亦稱副溶血弧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多形態桿菌,在含鹽3%的培養基中生長最為適宜。對酸敏感,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在海水中能存活47天以上,但在淡水中存活不超過2天。本菌可分為25個血清型,其中H、E、B等型與食物中毒有關。
流行性

本病主要流行於夏秋兩季,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壯年為多。病後免疫力不強,可重複感染。病因是由於食用了污染的海產品及肉禽類醃製品等所引起。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空腸及迴腸的輕度糜爛、胃黏膜炎、內臟(肝、脾和肺)淤血等。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短,最短3小時,最長26小時。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發熱、嘔吐等。腹痛一般較其他腸道感染病為重,多呈陣發性絞痛,常位於上腹部、臍周或回盲部。腹瀉每日3~20餘次不等,大便性狀多樣,多數為黃水樣或黃糊樣,糞便呈血水樣或洗肉水樣的情況較其他食物中毒多見,部分病人的糞便可為膿血樣或粘液血樣,但很少有里急後重。由於吐瀉,常可致失水現象,重度失水者可伴聲啞和肌肉痙攣,個別病人可見血壓下降、面色蒼白或發紺以至意識不清。近年來中國報導的嗜鹽菌性食物中毒臨床表現不一,可呈典型胃腸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見的慢性腸炎型。

病原菌在糞便中消失極快,多數在第二天即為陰性,僅少數持續2~4天。本病病程1~6日不等,可自限(不治而愈),一般恢復較快。

區別預防

區別
菌痢型嗜鹽菌性食物中毒易與細菌性痢疾混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區別:①前者可有集體發病史,可疑食品常為蟹、魚等海產品;②前者腹痛較劇,一般多在臍周,很少有里急後重,發熱一般不如後者嚴重,但失水現象較後者多見,而後者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中下腹。

日常預防

為了避免本病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動物性食品應煮熟煮透後再吃;②隔餐的剩菜,食前應充分加熱;③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污染;④梭子蟹、蟛蜞、海蜇等水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保藏(並可加醋調味殺菌),食前用冷開水反覆沖洗。

如何診治

在嗜鹽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季節,根據進食可疑食物(如醃製品、海產品)、集體發病、潛伏期短而起病急驟、發熱和腹痛均較其他腸道傳染病為嚴重、腹瀉物呈血水樣、失水多見等特點,應懷疑為本病。若疾病早期從糞便中分離出嗜鹽菌,或(及)病期1~2天病人血清對嗜鹽菌凝集效價增高(1∶80~320),則可進一步確診。
菌痢型嗜鹽菌性食物中毒易與細菌性痢疾混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區別:①前者可有集體發病史,可疑食品常為蟹、魚等海產品;②前者腹痛較劇,一般多在臍周,很少有里急後重,發熱一般不如後者嚴重,但失水現象較後者多見,而後者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中下腹。
本病伴有血水樣便時,須與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或過敏性紫癜相鑑別。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為散發性,腹痛較為嚴重,中毒性休克較常見,左上腹或左中腹常有比較固定的壓痛與肌緊張,腸鳴音常減弱;過敏性紫癜除血性便與腹痛之外,常有皮膚紫癜與血中嗜酸粒細胞增多,也可有關節痛。
本病糞便呈黃水樣者,須與沙門氏菌屬或其他細菌所致的食物中毒、霍亂、敗血症、中毒性肺炎等區別。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並發休克者較少;霍亂病人的失水現象較嗜鹽菌性食物中毒嚴重,腹痛次數也較多,大便量多,呈米泔水樣,腹痛輕微或無,常無發熱;敗血症或中毒性腸炎伴休克者,腹瀉一般不嚴重,很少有劇烈的腹痛。
為了避免本病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動物性食品應煮熟煮透後再吃;②隔餐的剩菜,食前應充分加熱;③防止生熟食物操作時交叉污染;④梭子蟹蟛蜞海蜇等水產品宜用飽和鹽水浸漬保藏(並可加醋調味殺菌),食前用冷開水反覆沖洗。
本病發生後,應給予積極的支持療法及對症治療。腹痛者給予解痙劑;有失水現象者可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補液鹽(ORS),或輸入適量的生理鹽水及葡萄糖鹽水,以糾正失水;血壓下降者,除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等外,可酌情套用血管活性藥物。輕症患者可不用抗菌藥物,較重者可給複方新諾明慶大黴素或氟哌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