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啡[嗎啡]

嗎啡[嗎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嗎啡(Morphine,MOP)是阿片類毒品一種,在鴉片中的含量為4%-21%,平均10%左右。化學名稱17-甲基-4,5α-環氧-7,8-二脫氫嗎啡喃-3,6α-二醇。化學式為C17H19NO3,分子量為285.34,以口服形式為主。

1806年德國化學家澤爾蒂納首次將其從鴉片中分離出來,並使用希臘夢神Morpheus的名字將其命名為嗎啡。其衍生物鹽酸嗎啡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劑,有極強的鎮痛作用,而且它的鎮痛作用有較好的選擇性,多用於創傷、手術、燒傷等引起的劇痛,也用於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絞痛,還可作為鎮痛、鎮咳和止瀉劑;嗎啡的二乙酸酯又被稱為海洛因。但其最大缺點是易成癮。這使得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嗎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造成嚴重的毒物癖,從而對自身和社會均造成極大的危害。

嗎啡及其衍生物是臨床解除劇烈疼痛的主要藥物,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強效鎮痛劑。哌替啶止痛作用較嗎啡弱,鎮痛時間短,僅2.5~ 3.5h,體內代謝物去甲哌替啶t1/213~ 14h,反覆使用易蓄積而產生中樞神經興奮作用,且注射給藥可致局部炎症和組織硬結,因此不宜用於需長期用藥的患者,但提倡對重度疼痛病人使用。

簡介

嗎啡(Morphine,MOP)是鴉片類毒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鴉片中的含量為4%-21%,平均10%左右。1806年德國化學家澤爾蒂納首次將其從鴉片中分離出來,並使用希臘夢神Morpheus的名字將其命名為嗎啡。

止咳藥被曝含嗎啡 其衍生物鹽酸嗎啡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劑,有極強的鎮痛作用,多用於創傷、手術、燒傷等引起的劇痛,也用於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絞痛,還可作為鎮痛、鎮咳和止瀉劑;嗎啡的二乙酸酯又被稱為海洛因。但其最大缺點是易成癮。這使得長期吸食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嗎啡產生嚴重的依賴性,造成嚴重的毒物癖,從而對自身和社會均造成極大的危害。

研發歷史

公元前1500年就已經有使用嗎啡的記錄,據稱可以讓人“忘記所有的煩惱”(當然這個記錄和鴉片無法區分)。1806年德國化學家澤爾蒂納首次將其從鴉片中分離出來,並使用希臘夢神Morpheus的名字將其命名為嗎啡。

1806,Serturner年成功分離出了嗎啡晶體。

1847年,Laurent首次推定了嗎啡的分子式。1926年,Robinson推測出了嗎啡的結構式。1952年,Gates完成了嗎啡的全流程合成,證實了它的分子式和結構式。1955年,Hodgkin發表了嗎啡的氫碘酸鹽二水化合物的單晶結構研究,同年,Kartha通過研究的氫溴酸鹽二水合化合物最終確定了嗎啡的絕對構型。

嗎啡出現

運輸網的發展和工業化黎明在美國,許多亞洲人逃到美國從事。 他們帶來與他們是很公用的在他們的國家(地區),並且使用這種藥物變得公用的鴉片。 鴉片癮在驚心的比例上升了,並且這種藥物在18世紀和19世紀在人們的家中頻繁地找到。

對鴉片的選擇很快被尋找了。 科學家要保留鴉片藥物特性例如鎮痛和咳嗽抑制,但是他們也要修改這種藥物,以便它是較不致癮的。

在 1805 和 1816之間,藥劑師的助手告訴了弗里德里克威謙廉 Serturner 設法在浸沒它以後查出從粗暴鴉片的一種淡黃色白的水晶化合物在氨化的熱水。 他首先測試了在導致他們的死亡的一些條狗的此化合物。 他然後測試了在他自己和有些男孩的更小的劑量並且發現作用是鎮痛和幸福感。 他也注意到,這種藥物的大劑量可能導致精神病學的作用,噁心,嘔吐,咳嗽的消沉,便秘和緩慢的呼吸。 與使用的鎮痛此化合物,然而,是體驗與鴉片使用的十次。 Serturner 他的複合嗎啡,以夢想的希臘上帝命名, Morpheus。

嗎啡作為醫學

嗎啡很快開始贏得聲望作為止痛藥。 這種藥物是商業上生產在 19 世紀中葉和使用作為對鴉片的替代並且,替換件療法幫助治療鴉片癮。 在 1853年,被完善了提供這種藥物可能被傳送直接地到血液管理的一個改進的模式第一根皮下注射針。

嗎啡限制

在 19 世紀中葉期間,鴉片和古柯鹼上癮上漲,並且包含古柯鹼的鴉片酒 (鴉片補劑) 和燈花是普遍的。

被傷害了在戰爭期間的戰士成為開發嗎啡癮和嗎啡依賴性的某些第一個人員起了綽號 “戰士的疾病”。 越來越多地,使用皮下注射針,嗎啡被注射。

在 20 世紀初,全世界政府和執行機構通過了取締嗎啡惡習的嚴格的規章制度。 例如,有限的嗎啡惡習由國會通過在 1914年的哈里遜麻醉劑操作。 同樣,在 1970年,分類嗎啡作為計畫 II 藥物的受控物質操作,通過了。

理化性質

嗎啡 嗎啡

純態嗎啡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易變質。嗎啡難溶於水,易溶於氯仿及熱乙醇中,而鹽酸嗎啡可溶於水和酒精。市售產品一般含一分子結晶水,熔點(mp)254-256℃,難溶於水。MOP與鹽酸、硫酸、醋酸及水楊酸可生成鹽,含3分子結晶水的鹽酸嗎啡為醫療中常用的麻醉劑。

MOP分子結構的3號位上有酚羥基,6號位上有醇羥基,17號位上有叔氮原子,所以MOP的水溶液不穩定易氧化成毒性更大的偽MOP。同時MOP在一定的電位下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從而可以利用電化學的方法對其進行檢測。

合成

檢測

嗎啡紫外光譜圖 嗎啡紫外光譜圖

對嗎啡的檢測常用的方法有化學顯色法、薄層層析檢測法(TLC)、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HPLC)和氣質聯 用色譜檢測法(GC/MS)法等。前兩者需要大量檢測樣品,靈敏度及精密度均不高;後兩者雖有較高的靈敏度及精密度,但檢測要求高,也難以推廣。免疫檢測法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化學顯色法

(1)取本品約1mg,加甲醛硫酸試液1滴,即顯紫堇色。

(2)取本品約1mg,加鉬硫酸試液0.5ml,即顯紫色,繼變為藍色,最後變為棕綠色。

(3))取本品約1mg,加水1ml溶解後,加稀鐵氰化鉀試液1滴,即顯藍綠色(與可待因的區別)。

含量

取本品約0.2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10ml與醋酸汞試液4ml溶解後,加結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溶液顯綠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相當於32.18mg的C17H19NO3‧HCl。

毒理學

作用機制

嗎啡能抑制大腦皮質痛覺區,有強鎮痛作用。對呼吸中樞和咳嗽中樞有抑制作用,對膽道、輸尿管、支氣管等平滑肌都呈現興奮作用,增加其張力。

對經腹腔注射嗎啡的大鼠解剖發現,嗎啡分布在心臟、肝臟、脾臟、腎臟、腎上腺、胃、小腸、胰島、頜下腺、舌下腺和腦組織中,當然各部位嗎啡出現的時間不等。嗎啡在體內分布受給藥劑量、給藥途徑等影響。用HPLC對急性和慢性嗎啡染毒大鼠進行研究發現急性嗎啡染毒大鼠心肌和血液中嗎啡濃度明顯高於腦組織,而慢性染毒大鼠心肌、血液和腦組織嗎啡濃度基本相同。證實了給藥量及給藥持續時間對嗎啡在大鼠機體內的分布有影響。嗎啡具有較強的生理依賴性,其毒性機制是由於嗎啡作用於不同腦區的阿片受體,激活第二信使系統和基因轉錄、翻譯的改變, 引起腦內DA 、阿片肽、GABA 神經通路的改變,使阿片受體長期保持激動狀態而產生的代償性適應。

代謝過程

體內分布

大鼠實驗表明嗎啡可以分布在心臟、肝臟、脾臟、腎臟、腎上腺、胃、小腸、胰島、頜下腺、舌下腺和腦組織中,但各部位出現的時間前後不一,受給藥劑量、給藥途徑等影響很大。比如,急性嗎啡染毒大鼠心肌和血液中嗎啡濃度明顯高於腦組織,而慢性染毒大鼠這三個器官的嗎啡濃度基本相同。而對頭髮、鬍鬚的研究也表明,嗎啡進入機體後能夠分布於機體不同部位的毛髮中,且在毛髮中能夠存留一定時間,最長可達10周以上。

毒性

中毒反應

急性嗎啡中毒多起病急,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興奮或抑鬱、口渴等,出現意識障礙、肌肉抽搐、驚厥、噁心、嘔吐、昏迷、針尖樣瞳孔和呼吸的極度抑制。慢性中毒(即成癮性)有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貧血、早衰、陽痿等,如停用8 h以上,即有戒斷症狀出現,如精神萎靡、喊叫、打呵欠、涕淚交流、冷汗、嘔吐、腹瀉、失眠,以至虛脫或意識喪失。昏迷、針尖樣瞳孔和呼吸的極度抑制為嗎啡中毒的三聯臨床症狀,可輔助診斷。

戒斷

嗎啡的耐受性與依賴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臨床戒毒治療尚未有很有效的方法,且現有的一些脫毒藥物儘管療效很好但是藥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成癮性,這等於陷入了一個怪圈。研究人員發現,一定劑量的河魨毒素對小鼠嗎啡戒斷反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可以顯著抑制戒斷後小鼠的體重下降。

醫學價值

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強效鎮痛劑。通常以製劑或溶液形式使用,注射液:每支5mg (0.5ml)或10mg (1.0ml)。片劑:每片5mg或10mg。

(1)鎮痛:強大的鎮痛作用,對一切疼痛均有效,對持續性鈍痛比間斷性銳痛及內臟絞痛效果強。它是通過模擬內源性抗痛物質腦啡肽的作用,激活中樞神經阿片受體而產生藥理作用。(2)鎮靜:在鎮痛的同時有明顯鎮靜作用,有時產生欣快感,可改善疼痛患者的緊張情緒。(3)呼吸抑制:可抑制呼吸中樞,降低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對呼吸抑制的程度與使用嗎啡的劑量平行,過大劑量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4)鎮咳:可抑制咳嗽中樞,產生鎮咳作用,但因有成癮性,並不用於臨床。(5)平滑肌:可使消化道平滑肌興奮,可致便秘;並使膽道、輸尿管、支氣管平滑肌張力增加。(6)心血管系統:可促進內源性組胺釋放而使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使腦血管擴張,顱壓增高。亦因其可致成癮而不用於臨床。本品口服易吸收,皮下注射、肌內注射吸收均快。吸收後可分布於各種組織,可通過胎盤。表觀分布容積為 3.2〜3.4L/kg,Tl/2為1.7〜3小時,約有1/3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在肝臟代謝,經腎排泄,清除率為15〜23ml/(kg·min);少量經乳腺排出。1次給藥鎮痛作用持續4-6小時。

在WHO推薦的“癌症三級止痛階梯治療方案”中,提倡對重度疼痛病人使用嗎啡,不主張用哌替啶。據統計已開發國家的嗎啡消耗量(每百萬人約定日劑量)為開發中國家的27倍,是我國的91倍。為方便癌症病人的鎮痛,1998年,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通知,“對癌症病人鎮痛使用嗎啡應由醫師根據病情需要和耐受情況決定劑量”,即不受藥典中關於嗎啡極量的限制。

禁忌

(1)本品不良反應形式多樣,常見:瞳孔縮小如針尖、視力模糊或復視;便秘;排尿困難;體位性低血壓;嗜睡、頭痛、噁心、嘔吐等。少見:呼吸抑制、幻覺、耳鳴、驚厥、抑鬱、皮疹、支氣管痙攣和喉頭水腫等。(2)連續使用3〜5天即產生耐藥性,一周以上可致依賴(成癮)性,需慎重。

(1)禁用於腦外傷顱內高壓、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支氣管哮喘、肺源型心臟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肝功能減退的患者。(2)禁用於妊娠期婦女、哺乳期婦女、新生兒和嬰兒。

(1)慎用於老年人和兒童。(2)硬膜外腔注射本品用於手術後鎮痛時,應嚴密監測呼吸及循環功能。(3)忌用於不明原因的疼痛,以防掩蓋症狀,貽誤診治。(4)禁與以下藥物混合注射:氯丙嗪、異丙嗪、氨茶鹼、巴比妥類、苯妥英鈉、碳酸氫鈉、肝素鈉、哌替啶、磺胺嘧啶等。(5)膽絞痛、酸痛需與阿托品合用,單用本藥反加劇疼痛。

藥物相互作用

(1)與氮芥、環磷醯胺合用,增加氮芥、環磷醯胺的毒性。(2)與二甲雙胍合用,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險性。(3)與M膽鹼受體阻斷劑(尤其是阿托品)合用,便秘加重,增加麻痹性腸梗阻和尿瀦留的危險性。(4)與胍乙啶、美卡拉明、金剛烷胺、溴隱亭、左旋多巴、利多卡因、普魯卡因胺、奎尼丁、亞硝酸鹽、利尿藥合用發生體位性低血壓。(5)與生長抑素、利福平、利福布汀合用降低嗎啡的療效。(6)與美西律合用抑制並延遲美西律的吸收。(7)與艾司洛爾合用使艾司洛爾的血藥濃度升高。(8)與納洛酮、烯丙嗎啡合用拮抗嗎啡的作用。(9)與西咪替丁合用出現呼吸暫停、精神錯亂和肌肉抽搐。(10)與納曲酮、卡馬西平合用出現阿片戒斷症狀。(11)與香草醛合用增加香草醛的抗凝血作用。

中毒及救治

本品套用過量,可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昏迷、針狀瞳孔、呼吸淺弱、血壓下降、發紺等。中毒解救可用嗎啡拮抗劑納洛酮0.4〜0.8mg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必要時2〜3分鐘可重複一次;或將納洛酮2mg溶於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