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種,本型較為少見。起病隱襲,發展緩慢,多在青少年期發病。其臨床表現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或意志減退等“陰性症狀”為主,早期可表現為類似神經衰弱症狀,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頭昏、失眠等,然後逐漸出現孤僻、懶散、興致缺失、情感淡漠和行為古怪,以至無法適應社會需要,但沒有妄想、幻覺等明顯的“陽性症狀”。病情嚴重時精神衰弱日益明顯。病程至少2年。本型預後較差。

基本概述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組最多見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門診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約占就診人數的2/3。大多數患者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起病,以25歲左右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歲之間的少年和壯年時間起病,大多起病緩慢,少數呈急性或亞急性。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症狀

早期

大部分患者無明顯誘因下緩慢起病,許多病狀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最早被發現很多時候獨自呆坐似在思考問題,生活較前懶散,紀律鬆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常漫不經心,學習成績下降,與其談話話題不多,語句簡單、內容單調,逐漸對人冷淡,疏遠親人

,本來很有興趣的事物也不感興趣。

偶然可發現有一兩句話不可理解或 “牛頭不對馬嘴”,或有時有點奇怪的行為。如突然發怒摔爛東西,或為一點小事執拗與人糾纏不休,無理取鬧,莫名其妙地傷心落淚或欣喜。此時常易被誤會為 “思想問題”或性格改變。有部分患者會訴說:時有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疲倦無力等不適,也有表現為怕髒,反覆洗手,無故心慌恐懼,心煩意亂等,也常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

部分患者可因軀體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誘發,突然出現失眠、興奮、言語與行為明顯異常,少數會出現短暫意識不清並有片斷性幻覺妄想或呆著不動成為木僵狀態等。

充分期

此期為精神分裂症明顯顯露特徵性病狀時期,其表現如下:

1.思維障礙也稱聯想過程障礙,較輕病狀時為思維散漫,病者講話或寫文章時,每句話文法結構尚通順,但上下句之間或上下文之間缺乏連貫性,因而整段講話或文章使人無法理解其中心內容。病狀嚴重時加重思維破裂,不僅句與句之間無聯繫,每個語句也不完整,好象語詞的雜拌或語句的堆積,紊亂得支離破碎,好象一個文盲的人亂按打字機所打出來的文章。

有的可表現為思維中斷,與人談話時突然停頓片刻,再接下講時己轉變了話題。

此外還有思維湧現,即腦子內不由自主地冒出一連串毫無聯繫語句,有如泉水一般湧出,病者想壓也壓不住。有時又覺似被別人施加外力把一些思想插入或擠入腦袋中,是別人強加於自己的,這種感覺叫強制性思維。還有的表現為思維貧乏,與他坐在一起,如果你不提出問題就只有相對無言,對問話的回答也非常簡單,多重複單調地答“是”或 “不是”。另有些病者向你敘述事情時僅講了三言兩語就認為表達了許多含意,認為別人已詳紉了解其要說的內容了,這稱為病理性簡述。

病人對事物的思考和推理常缺乏邏輯性,對事物的判斷分析不符合現實規律,不符合一般情理,卻自認為很有道理。缺乏邏輯性的表現形式有語詞新作和病理象徵性思維。病人創作一些圖案、符號、文字或動作,以表示他自己才能理解的概念。如寫“女男”表示結婚,舉起彎曲的末指表示歡迎。

病理性象徵性思維是因為病者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事物混淆不清。如一男青年經常保持雙膝關節不屈以表示堅強,堅強是抽象概念,雙膝關節的位置是具體事物,兩者混為一談。還有一中年工人不準許女兒買黑毛線回家打毛衣,妥買只能買紅的,以表示他這家人走“紅線”(革命路線)不走“黑線”。

思維障礙還包括思維內容的障礙的部分病者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妄想,以被害及關係妄想最多見,其次誇大、嫉妒、等妄想也常見。這些妄想可以單一或多種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例如有一青年搭公共汽車時旁邊坐著兩位解放軍,下車後在馬路上行走前後都有機車,則推想自己是個大人物,不然為什麼上街有解放軍保護和有機車開路。在家聽到鄰居在打撲克,傳來斷續的聲音說:“槍斃……糟了……出錯啦……”,又推想“他們嫉妒我是個大人物,給我加上犯錯誤的罪名,要拉我去槍斃了”。這個病者同時存在誇大、關係、被害三種妄想且互相關聯及滲透。

2.情感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之一。病者在安靜時表現冷淡,對周圍事物無興趣,不關心,與親人疏遠,告知重大事件時無動於衷,喜歡一人獨坐房中,甚至連吃飯也不與親人一起吃。有時會出現興奮激動或焦慮抑鬱等反應,但大多與周圍環境無聯繫而是受幻覺妄想所支配,有時其情感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為親人開追悼會的時候他卻站在一旁自笑。其情感也常與思維內容不協調,如笑嘻嘻的敘述她的悲慘遭遇。

3.意志行為障礙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項任務必須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才行。病者無論對學習或工作都無責任心,抱無所謂的態度,對近期或遠期的打算也不考慮,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坐、臥床或無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的吃飯、洗臉、換衣服、梳頭理髮等也是被動的。有時可因幻覺妄想的影響而自語、自笑或作出打人毀物、自傷等行為。

以上提過的病者在思維、情感與行為三方面不協調也是主要的特徵,這些特徵常從病者日常的事例可以找得到。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特點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特點: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出現緩慢發展的殘留型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性“陰性”症狀時,且伴有顯著的個人行為改變(表現為顯著地喪失興趣、懶散和社會退縮).所以,一旦出現類似上述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症狀時,患者及其家屬切不可隨意斷定患有該疾病,應在專業醫生的診斷下方可確診。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標準:

一、從無明顯的陽性精神病性症狀。

二、起病隱襲,緩慢發展,病程至少二年,並逐漸趨向衰退。

三、符合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第6項症狀標準,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會性退縮等陰性症狀為主更臨床相。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組最多見的疾病,在精神科的門診及住院部本病患者約占就診人數的三分之二。大多數患者在年富力強的青年時期起病,以25歲左右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歲之間的少年和壯年時間起病,大多起病緩慢,少數呈急性或亞急性。

精神分裂症病程較長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為冗長,從數月至數十年。如不及時治療常會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當疾病在高峰期,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社會交往等均適應不良,客觀檢查發現情感、思維、意志行為的互相不協調,即精神活動有分裂現象。

主要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臨床遺傳學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在本病的發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根調查,發現本病患者近親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數倍。與患者血緣關係越近,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越高。有關孿生子的研究預告,本病單卵孿生的同病率比雙卵孿生一般高4-6倍,寄養子也是如此。

(2)內分泌因素:本病大多在青春期前後性成熟期發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後急性起病。此外,本病發病率在絕經階段也較高。以上臨床事實說明內分泌在發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甲狀腺、性腺、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功能障礙,也曾被不少學者疑為本病的病因。但有關這些方面的研究未能作出肯定的結論。

(3)病前個性特徵: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邏輯性思維差等特殊的病前個性特徵導致精神分裂症的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0%~60%,國內資料分析發現,病前具有膽小、猶豫、主動性差、依賴性強等性格的占40%。比對照組高7倍。

(4)環境因素: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兒,其成年後發生精神分裂的機率明顯高於對照組,孕期及圍產期的合併症,也使本病的發病率提高。

(5)社會心理因素:本病的發生多是由於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難遭遇而造成的,其中與精神分裂症親屬的接觸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6)輻射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德國科學家最近發現,懷孕的母親在接受醫用X線照射,或在乘遠程飛機時受到的輻射將嚴重損傷子宮裡的胎兒,這些受到輻射的胎兒在以後的生長發育中,患精神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亞琛大學的ChristophSchmitz與同事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子宮中的老鼠在受到輕微輻射後,其腦中的海馬溝所發生的變化,這些變化只在它們成年期早期才顯現出來。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發現可以為在成年時出現的諸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形成找到重要的線索。

他們研究時,在母鼠懷孕的一定時期將其暴露在X線下。之後,研究人員檢查了母鼠,並在幼鼠成長的第1個月和第6個月時兩次對幼鼠檢查。研究人員發現,在受到輻射後最初的幾天裡,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幼鼠受到損傷,在1個月的時候有一些證據顯示幼鼠的體內的DNA受到了損害,但到了6個月時候(此時幼鼠的發育和人類20年的發育程度相當),老鼠腦內的海馬溝細胞卻有嚴重的缺失。

疾病的四種類型

一、單純型

於青少年期緩慢起病,一般無明顯誘因,以孤僻懶散、冷淡、思維貧乏、意志缺乏為主要特徵,可有片斷的幻覺妄想,早期常有頭痛、頭暈、失眠、全身無力等神經衰弱症狀群,常易被誤診為神經衰弱。病程發展緩慢,往往短者l一2年,長者3— 5年;因此早期易被誤認為性格或思想問題。如不及時診斷及治療,易逐漸遷延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

在16~23歲的青春期起病,大多為急性驟起失眠興奮。行為紊亂、幼稚,常衝動打人毀物。情感不穩,無外界誘因而獨自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瞬間即轉變。思維明顯破裂,言語增多,無論唱歌或講話都是雜亂無章,可有片斷離奇的幻覺妄想。這種類型著重早期控制興奮症狀,如發展為疾病充分期則難以控制。此型大多呈反覆發作,發作多次後易趨向精神衰退。

三、緊張型

發生於青壯年,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為抑制為其主要特徵。初期言語動作明顯減少,發展至嚴重時呈木僵狀態,躺著不言、不動、不食,毫無表情,活象一個木頭人。但要警惕有時會突然解除抑制呈興奮狀態,突然起來打人、毀物、逃跑,常歷時短暫,又可轉回木僵狀態。此類型一觸預後良好,經治療後可完全恢復。

四、妄想型(偏執型)

青壯年起病,起病形式緩慢,早期為敏感多疑或間伴有聽幻覺,以後逐漸發展為妄想觀念,大多以被害、關係、誇大、嫉妒、疑病或影響等妄想。由於妄想及幻覺而影響其言行異常,但其情感反應常與思維內容及環境不協調,妄想內容荒謬脫離現實。病程發展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發現。常發展至影響工作生活,產生異常行為時才被發現有病。此型預後較好,經治療大多可痊癒,只有少部分會遺留性格改變,極少數逐激發展為慢性精神衰退。

臨床診斷

一、符合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第6項症狀標準,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會性退縮等陰性症狀為主更臨床相。

二、起病隱襲,緩慢發展,病程至少二年,並逐漸趨向衰退。

三、從無明顯的陽性精神病性症狀。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治療

據臨床觀察,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大多發病於少年時期,所以又稱為兒童精神分裂症。起病較緩慢、發病誘因不明顯,最初不易被人發現,但是,一旦被懷疑有病時,病情往往已發展到比較嚴重的階段。就象前面那位母親一樣,當兒子出現呆坐,不言不語,懶散、情緒波動大等變化時並未引起注意,只是發展到出現打人、砸東西等過激行為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發病早期會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全身不適、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情緒極不穩定,出現憂鬱、焦慮、恐懼的情緒,性格逐漸改變,變得孤獨、情感淡漠、不與人交往、對親人冷漠無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邊幅,學習成績下降,散漫不羈、不守紀律。

當出現這症狀時,又往往會被人們誤認為是孩子不聽話,行為有問題而加以訓斥,而沒料到是精神、心理方面出了問題,極易耽誤治療。病情繼續發展,使情感、言語、思維、行為等方面的障礙更加嚴重,對外界環境毫無興趣,既不悲傷也不高興,動作刻板、單調、重複,有時無目的地興奮、突然打人、毀物,有時又表現木僵呆坐,言語日漸減少、沉默,有時又爆發式地說一些不完整的、單調的語句,指手劃腳、動作離奇古怪。但這種類型的精神分裂症一般很少出現幻覺、妄想和緊張症狀,自知力沒有喪失。因此,屬於輕型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發病前的性格大多有主動性差、依賴性強、孤僻好靜、敏感多疑、怕羞膽小、優柔寡斷,但固執、違拗等特點。所以,當兒童有這種心理異常的傾向或苗頭時,家長應隨時注意觀察,不要輕率地認為孩子變壞了,不聽話了,而用粗暴、簡單的方法對待他。那樣只能使其異常心理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家中如果有這樣的患兒,家長應儘早與精神科醫生聯繫,不可因為舊習慣勢力的影響,怕人譏笑、看輕而耽誤孩子的治療。除了套用必要的藥物治療外,對此種單純型的精神分裂症進行心理治療是必要的,且效果非常顯著。心理治療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此外,給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治癒疾病十分重要。最容易治癒的病人是得到很好的照顧和治療,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的病人。尤其注意幫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點,鍛鍊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預防

單純型是精神分裂症所有發病類型中最多見的,它起病於青年時期(青少年也非常多見),表現呈陰性症狀,較難及時發現病症,預後較差,因此該類型可對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和以後的發展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於是,如何預防單純型精神分裂症這個問題十分引人關注。接下來,就請精神分裂健康網的專家來詳細介紹一下該病的有效預防措施。

1、青年、青少年是最主要的患病人群,因此處於這個年齡的應該多少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當身體出現了疑似病症時能夠及時的察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預防單純型精神分裂症要從病因處入手,該型主要發病原因就是社會心理因素,因此在平時注重心理素質的鍛鍊是很有必要的,家人也要避免紛爭,為孩子為親人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3、單純型的主要表現就是感情淡漠、意志低下等陰性病症,這和患者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年富力強的青年、青少年們應該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參加體育鍛鍊,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這樣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疾病的發生。

4、單純型預後較差,所以說患者應該儘量選擇一種好的治療方法,來徹底治癒精神分裂症,免除愈後復發的情況出現,這是預防中最關鍵的。專家鄭重推薦中醫多因素干預療法,這也是目前治療該類型疾病最好的方法。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保健

給患者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減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對治癒疾病十分重要。最容易治癒的病人是得到很好的照顧和治療,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的病人。尤其注意幫助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點,鍛鍊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後期

病者經過積極治療以後,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轉歸:一部分經治療後病況逐漸好轉而達到痊癒,愈後可以恢復其原來工作。部分病人雖經努力治療但不易完全控制症狀,常呈反覆發作。部分患者雖病況好轉但遺留淡漠、孤僻、少語、學習工作不主動等症狀。也有些遺留性格改變,對什麼事都採取無所謂的態度,對社會及家庭均無責任心。少部分逐漸發展為精神衰退,即除了本能地感到飢餓時主動吃東西外無所要求,終日呆坐一隅或蒙頭大睡,不與任何人接觸,生活全部需別人照顧。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危害

發病早期會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全身不適、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

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情緒極不穩定,出現憂鬱、焦慮、恐懼的情緒,性格逐漸改變,變得孤獨、情感淡漠、不與人交往、對親人冷漠無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邊幅,學習成績下降,散漫不羈、不守紀律。

當出現這症狀時,單純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又往往會被人們誤認為是孩子不聽話,行為有問題而加以訓斥,而沒料到是精神、心理方面出了問題,極易耽誤治療。

病情繼續發展,使情感、言語、思維、行為等方面的障礙更加嚴重,對外界環境毫無興趣,既不悲傷也不高興,動作刻板、單調、重複,有時無目的地興奮、突然打人、毀物,有時又表現木僵呆坐,言語日漸減少、沉默,有時又爆發式地說一些不完整的、單調的語句,指手劃腳、動作離奇古怪。

復發的危害

精神分裂症的高復發率已經成為世界衛生關注的焦點。由於疾病本身的特徵,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病情容易反覆。每一次復發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大腦的永久性損傷,認知功能進一步受損、社會功能進一步下降;對於患者家屬,復發意味著親人病情的惡化和多次強制性的住院治療,必須承擔更大的經濟負擔和情感壓力;對於醫務工作者,復發會增加治療的難度,以及最終預後的不理想。因此有效預防精神分裂症的復發已經成為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療的依從性,幫助患者回歸社會

長期的藥物治療容易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對治療喪失信心。頻繁的漏服藥物必然導致病情復發,甚至惡化而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療。當患者復發幾次後,每個周期病情恢復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也會隨之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治療的困難逐漸增加。

藥物的依從性是成功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通過多方努力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精神分裂症十分重要。

復發的徵兆

精神分裂症患者復發前一般有以下表現:

1.患者的表情有變化:

在緩解期或恢復期,患者的面部表情比較自然,眼神比較靈活,別人可以從其面部看到正常喜、怒、哀、樂的表情變化。且表情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其內心的相應情感。在即將犯病時,患者往往表現為目光呆滯、雙眼發直等。

2.對周圍人的態度有變化:

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復期和緩解期,與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與之有接觸的人,相處得都比較融洽,談吐自然,回答問題切題,讓人感到與他交往沒有隔閡。如果患者忽然變得孤僻、不合群、不與人交往、獨處一隅、低頭沉思,或者對人態度蠻橫,脾氣暴躁易怒,不願和別人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則有犯病的可能。

復發的措施

1. 堅持維持量服藥治療是最有效的預防復發措施:臨床大量統計資料表明,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復發與自行停藥有關。堅持維持量服藥的病人復發率為 40% 。而沒堅持維持量服藥者復發率高達 80% 。因此,病人和家屬要高度重視維持治療。

2. 及時發現復發的先兆,及時處理:精神分裂症的復發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都能防止復發,常見的復發先兆為:病人無原因出現睡眠不好、懶散、不願起床、發獃發愣、情緒不穩、無故發脾氣、煩躁易怒、胡思亂想、說話離譜,或病中的想法又露頭等。這時就應該及時就醫,調整治療病情波動時的及時處理可免於疾病的復發。

3. 堅持定期門診複查:一定要堅持定期到門診複查,使醫生連 續地、動態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經常處於精神科醫生的醫療監護之下,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量。通過複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時得到諮詢和心理治療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藥物治療中的各種困惑,這對預防精神分裂症的復發也起著重要作用。

4、減少誘發因素:家屬及周圍人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後精神狀態的薄弱性,幫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學會對待應激事件的方法,鼓勵病人增強信心,指導病人充實生活,使病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精神困擾的環境中生活。

5、開展社區精神病防治工作,要早期發現病人,早期治療,預防復發,必須在社會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機構,在基層醫療保健組織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識。建立社區精神病防治機構以來,精神分裂症的復發率有較明顯的下降。

疾病的護理

1、由於此型起病緩慢,開始又表現為不引人注意的陰性症狀,因此早發現常取決於家屬對病人的關心程度。若能及時覺察到病人與以往不同的行為,識別出病人的異常表現,及時帶病人到醫藥檢查確診,使病人得到早期的治療,還是能夠爭取獲得較好療效的。

2、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較長,家屬在護理上應作好長期的打算。

3、病人經治療症狀好轉後,一定要帶病人定期門診複查,並堅持長期的藥物維持治療,切不可隨意停藥或減藥。

4、同時要給予病人康復訓練指導,爭取保留病人的某些生活、勞動技能,例如為病人安排好作息時間,指導病人料理自己的生活,督促病人進行一些簡單的勞動,從而延緩精神衰退的進展。

5、早發現早治療:單純型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狀多不典型,不容易被及時發現。因此早發現常取決於家屬對患者的關心程度。若能及時覺察到患者與以往不同的行為,識別出患者的異常表現,及時帶患者到醫院檢查確診,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早期治療,還是能夠爭取獲得較好療效的。

與抑鬱症的區別

患過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先是頭昏,而後輕度失眠,再表現得社交退縮、孤獨,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他們的懶散與反應遲鈍很容易被當作是抑鬱的表現,其實這些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階段,直到出現思維突然中斷或思維插入,注意這是單純型精神分裂症與抑鬱症最根本的區別,患者被發現其注意力短時間內不能集中,還可能出現關係妄想,如果被誤診為抑鬱症不但不能阻止病情,患者還會在今後出現幻覺。

這裡需要注意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雖然都可表現為情緒低落,但是抑鬱症患者的行為和周圍環境是協調的,他們的思維如泉水般湧出,說話只是來不及表達卻沒有分裂思維,而單純型精神分裂患者往往與環境不相協調,他們的思維有可能突然中斷,或者感覺腦子裡有兩個思維同時在進行,思維跳躍腦子裡如同放電影一樣或經常出現無意義的詞語,就連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己都無法解釋. 甚至還有情感倒錯現象發生,即患者遇到悲傷的事反而高興,聽到高興的事反而流淚,病人經常為極小的事暴跳如雷而對重大的事反而反應平淡。

相關案例

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例:

男,21歲。未婚,軍人。因生活逐漸疏懶,不遵守紀律一年而住院。患者自幼膽怯,沉默少言,不合群。據稱:既往學習成績一直名列茅台,高中畢業後在當地工廠做工,入廠第一年被評為車間先進工作者,第二年則表現一般,不久入伍。

入伍當天即發現其注意渙散,出操時心不在焉,學一個動作,別人一學就會,他要學幾遍才行。晨懶於起床,出操常姍姍來遲,對領導批評也若無其事。平時很少和戰友接觸,總是孤單一人,往來踱步,大家議論他是個“怪人”。

半年後,更加懶,入晚即睡,對文娛活動不感興趣,雙親來信懶得過目也不覆信,理髮、沐浴、更衣等均需戰友一再催促,洗衣服也僅往水中一浸了事。站崗時席地而坐,閉目養神。一次,外出巡邏,經過瓜攤,他擅自取西瓜一片,咬一口放下就走,說是“不甜”他不是團員卻堅持繳納團費,說“繳與不繳一個樣。”常照鏡子,認為自己“鼻子變高,眼晴變大。”經常獨自發笑。

家族中無精神病患者

軀體檢查與神經系統檢查未發現異常。精神檢查:意識清楚,定向良好、儀態不整、衣髒髮長、接觸被動、多痴笑。對住院表示“沒意見,住長一點也不要緊”。對雙親及個前途均無考慮,並說:“人懶一點,紀律差一些不要緊”。情感淡漠,無主動要求,思維貧乏,但堅信自己“眼睛變大,鼻子變高。”一般記憶、計算、判斷及常識等尚好,自知力缺失。

診斷:精神分裂症單純型

所引發的思考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1例人格障礙誤診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思考

有一個男孩,他父母可以說是超級過度保護,孩子從小到大,父母什麼都替他想好,什麼都幫他安排好,生怕孩子有事,生怕孩子將來會怎么樣。例如,孩子交的每一個朋友,他父親都要派人去調查清楚:那人人品怎么樣?家庭背景如何?生怕孩子交友不慎,誤交了損友。

家庭治療大師米紐琴在治療中常常會講的一句話:“這種愛是一隻金制的鳥籠,因為它是金制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它是一隻籠子,但它的確是一隻籠子,讓你沒有辦法飛走。”這個孩子父母的愛,那絕對是一個純金制的鳥籠,估計孩子是很難飛出去的了。果不其然,好事不應驗,壞事特靈,孩子一上大學就出現精神問題,跟同學相處困難,不愛學習,常曠課,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最後不得不退學回家。

退學前後,都沒有接受治療,不久,孩子應徵入伍,出人意料的是,這孩子在部隊卻表現很好,還考取了部隊學校,並與同學戀愛結婚,轉業後又回到父母身邊,在公安部門工作。但好景不長,沒多久,舊病復發,工作吊爾郎當,得過且過,對工作沒熱情,極少自己主動積極做事。要是喝醉了酒,幾天,甚至更長時間不上班,也不回家,在外遊蕩,要家人去找他才回家。後來,妻子終於受不了了,於2年前離婚,現在跟父母一起住。

於半年前,到當地精神病醫院就診,診斷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用奧氮平治療,治療有效,家人覺好了五成左右,但肥胖明顯,治療2個月後,體徵增加了30斤。

關於這個案例的思考:

1、起病後,曾一度不治自愈,自愈後的狀態甚至比起病前還要好,這不符合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特徵,因此,該患者的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的診斷是錯誤的,是一個誤診。那可能的診斷是什麼呢?

2、“這種愛是一隻金制的鳥籠,因為它是金制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它是一隻籠子,但它的確是一隻籠子,讓你沒有辦法飛走。”

為什麼鳥兒飛不走?一是因為籠子想關住她,二是因為她的翅膀不夠硬,三是因為她內心缺乏安全感。

所以,這位患者的病,主要還是一個人格障礙,內心有衝突,自我力量弱小和安全感的缺乏。有這類人格障礙的人,遇到壓力時,就容易出現精神或心理問題,如抑鬱、焦慮、行為異常、過度敏感多疑等,當敏感多疑很嚴重的時候,就容易與精神分裂症的關係妄想和被害妄想相混淆。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我的體會主要還是各種各樣的焦慮症狀,所以,這類病人用抗精神病藥物也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因為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焦慮作用,其中氯氮平和奧氮平的抗焦慮作用是最強的。所以,這類病人有時用奧氮平治療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3、焦慮的下面一定有內心衝突,具體有什麼衝突?每個患者不一樣,醫生只有長期深入的分析後才知道。但依賴和獨立的矛盾通常是有的,一方面很依賴父母,一方面又很想自主獨立,但翅膀不夠硬,只能想,而不敢做。為什麼他每次都是喝醉酒後離家出走?因為酒能壯膽,酒也有短暫抗焦慮作用,這時他就夠力量離家出走了。他找的那位妻子跟他父母是一樣的,也是對他過度保護。他為什麼要找一位這樣的妻子?這也反映了他潛意識中對父母的依賴。父母可以這樣一輩子愛孩子,但妻子就很難這樣長期愛丈夫,會很累,會很辛苦,這也是他們後來離婚的重要原因。

4、所以,要真正治好這位患者,有一個較好的遠期預後,心理治療或家庭治療就很重要,需要化解其內心衝突,增強其自我力量,提高其安全感。但在目前階段,還需要藥物治療的支持,因為患者內心的力量還太過弱小。

5、我們有時在雜誌和網上見到一些用其它技術成功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文章,例如單用中藥或心理治療就治好的精神分裂症,這時你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了,認真去研究那些文章提供的案例,看是不是真的是精神分裂症。我也看過不少這方面的文章,我感覺沒有一例明確是精神分裂症,而很可能是其它疾病被誤診成精神分裂症。我的體會是,如果真的是精神分裂症,單用中藥治療或單用心理治療都不行。

6、也有相反的情況,例如,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是精神分裂症,不需要心理治療。”但這也要思考:你孩子精神分裂症的診斷依據充不充分?例如,上面這位患者被診斷為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實際上就不是的,對於這位患者來說,心理治療或家庭治療就很重要。

7、上面這位患者,若能接受系統的治療,我估計有可能幾年後就治好了,並且也不需要藥物了。但如果當作精神分裂症,只是用藥物來治療的話,雖然奧氮平這類藥也能較好的控制精神症狀,但患者內在的心理問題可能很難改變,會長期存在,會出現一停藥精神症狀就復發的現象,如果這樣的話,就跟真的精神分裂症沒兩樣了。

美國醫生曾做過一個研究,對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病人進行連續觀察,他們連續觀察了50年,發現這些焦慮症病人後期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但大多轉變為軀體形式障礙。所以,不要小看焦慮症的治療,尤其是在我們國家,掌握或基本掌握精神分裂症治療技術的醫生不少,但真正掌握焦慮症治療技術的醫生是極少,而嚴重的焦慮症給患者和患者家人帶來的影響,不是當事人是很難想像的。

8、該患者去當兵後,精神症狀不治自愈,表現好,事業、愛情都有很好的收穫,一轉業回家就不行了,復發了。為什麼會這樣?這裡面就肯定蔵有治療的線索。

9、該患者還有一個妹妹,這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兒子生病後,父親就很認真的告訴女兒:“將來我們死後,你要承擔起照顧你哥的責任。”可憐天下父母心,父親對兒子的保護,就是在自己死後也要安排好。

重男輕婦現象,現在在廣東還很普遍、尤其是潮汕地區和客家地區還很嚴重,常常是父母越重視、越保護那個越容易出現精神或心理問題,越不重視那個卻越有出息,因此我們也經常見到這樣的孩子和家庭來看病,在我的門診中,幾乎天天都有。

10、這樣的孩子很依賴父母,有時,父母在潛意識也很需要孩子這種依賴(註:父母本身有心結未解),從而出現孩子和父母都潛意識抵抗治療,都潛意識不希望把病治好,因為這樣可以滿足雙方依賴的需要(註:這發生在潛意識,父母本人是不知道的。在意識里,父母當然希望自己孩子的病快些好)。但父母這種抵抗治療的行為通常很隱蔽,很難注意到。但還是有些線索可尋的,例如,起病好幾年了,除了搞了些迷信活動外,一直未接受過正規的治療,應想到有這種可能;當父母總是以各種理由(例如:擔心藥物有嚴重副作用等)反對孩子接受正規的醫院的治療時,就應想到有這種可能。還有,當大家都說中醫中藥治療精神疾病無效,卻還只準孩子用中藥治療時,也應想到有這種可能。

精神分裂症症狀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