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簡介

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教學設計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勞動創造性的表現。教學設計的目的意義在於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最最佳化,達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時間少,費的氣力小,取得的效果好。教學設計的依據和要求主要是:

(1)學科性質;

(2)教學任務的要求;

(3)教材內容的特點;

(4)教學原則的要求;

(5)教師本人的教學特點和風格;

(6)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

基本要求

1.單元教學設計要有整體性。整體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整合。

2.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相關性。相關性主要體現在課型的選擇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和教學目標相關。

3.單元教學設計要有階梯性。階梯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要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綜合,從基礎到提高,活動的要求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4.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綜合性。綜合性主要體現整個單元教學能否體現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包括單一目標與五維教學目標綜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綜合,單一技能與多項技能綜合。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么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三教學策略制定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四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么怎么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五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操作步驟

一、課前系統

包括下列六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課程標準》的要求。

⑵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和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

2、學生分析(學習需要分析)

⑴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對學生有什麼的分析)。

⑵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對學生缺什麼的分析)。

⑶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障礙的分析)。

3、教學目標分析

⑴知識與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師還要注意教學目標的表述方法

第一種:從教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教師作為主體)舉例:“使學生掌握…知識”、“教會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習慣)”等等。

第二種: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學生作為主體)舉例:“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理解……”、“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通過學習,將形成……”,等等。

顯然,第一種表述方法,是把學生置於一種非自主性的被動客體地位,難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第二種表述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多運用賦予情感、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教學重點。

⑵教學難點。

5、教學方式

確定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技巧。

制定和選擇教學策略的依據:

第一,依據教學的具體目標與教學內容。

第二,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三,依據教師本身的素養。

第四,依據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

⑴教學環境的設計與準備。

⑵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

二課堂系統

包括下列四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課前探究設計

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和探究的問題與方案。

2、新課導入設計

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導語。教學導語的設計要圍繞“凝神、起興、點題”三個方面的作用而進行設計。

3、教學結構(板書結構)設計

⑴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

⑵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不要搞表格)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③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只是設計,而不是學生的具體活動)。

④爭取準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⑤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及育人作用。

⑥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4、課堂總結設計

⑴設計出針對知識目標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⑵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複習鞏固方案。

三、課後系統

1、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2、對教學設計的評價

①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

②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③有沒有創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

④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麼?存在的問題和癥結在哪裡?

⑤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

舉例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

打破常規教學,把課本中類似的課文集中起來(比如散文),然後選一課進行詳細講解,關於散文的線索,主題,手法,文風,讀他的時代意義等,其餘讓一學生選課講公開課,再選一課進行學生討論課,老師覺得學生掌握得差不多的話,剩下的就是學生的自習課。讓學生出題自考,讓學生勾畫作業,老師批閱如果學生掌握了,就開始進行下單元的教學設計。

有時用一種學點教本單元的課程。還舉(散文)為例,學點是形散神不散。何為神?何為形?就是文章(主題);呢,是課文的形式。同時舉本單元幾課,找出這些課的神(主題);總結出它的形。看看課文的形式,記事的,不免日常小事敘情真,以古鑒今的上下五千年任意談,借景托物的,則大大地於情寓景、情景交融等等。但即使方法各各有異、形式千變萬化,始終不離主題,這就是形式散亂而神凝不散。

設計

單元教學設計

課程名稱 中國文學批評史 課型 理論課 講授時間 3課時
章節 緒論、第一章文學的起源和文學理論批評的萌芽

教學內容
1、對文學批評學科的認識
2、文學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學觀念
3、文學理論批評的萌芽和“詩言志”的提出
授課方式 教師講授

教學目的
了解本課程的性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
了解初期的文學觀念
教學重點 本課程的性質、“詩言志”的提出

教學難點
“詩言志”的含義

輔助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