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原書名:《緊急時刻的禱告》(DevotionsuponEmergentOccasions)
作者:(英)約翰·多恩(JohnDonne)
譯者:林和生
出版社:(北京)新星出版社
時間:2009年1月
頁數:218頁
ISBN:978-7-80225-581-4
定價:29.80元
作品簡介
20世紀美國作家海明威著有同名小說《喪鐘為誰而鳴》,其實海明威並非原創,而是引用了17世紀英國玄學派大詩人約翰·多恩的名言:“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沖走一團泥土,大陸就失去了一塊,如同失去一個海岬,如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園;任何人的死都讓我受損,因為我與人類息息相關;因此,別去打聽鐘聲為誰鳴響,它為你鳴響”。這段話即是約翰·多恩1624年出版的宗教祈禱文集《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中最著名的一段。
《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詩人約翰·多恩任英國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教長時的一部宗教祈禱文集,原名《緊急時刻的禱告》。1623年,多恩罹染瘟疫,凶多吉少。生死攸關的緊急時刻,憑藉純金般的信仰,恪守“盡心、盡性、盡意愛主”及“愛人如己”的誡命,他不僅沒被恐懼擊垮,反而寫下二十三篇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即本書),留給世界一份輝煌的信仰見證與文學遺產。在書中,多恩思考了生命與信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對上帝的謙卑、敬畏和虔信戰勝了對死亡的恐懼。
創作背景
如原書名所示,《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一部宗教祈禱文集。祈禱文和布道文同屬宗教散文,它們和神學詩一起組成多恩後期的主要創作。多恩的宗教散文堪稱17世紀英國散文中的精品,在當時民眾中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給他帶來玄學詩名的詩歌。與多恩的絕大多數詩歌都在其身後收集出版不同,《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多恩生前公開出版的少數作品之一。寫作《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時的多恩早已放棄了世俗野心和詩文抱負,一心侍奉上帝,傳道眾生。此時距離多恩接受英國國教神職已有8年,他擔任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教長也已有兩年。此時的多恩早已和青年時代那個縱情聲色的浪蕩子判若兩人:塵世間的愛情已隨著妻子的逝去徹底塵封,多年來折磨他的叛教的痛苦和彷徨也已悄然淡去,晚年的多恩全身心地投入了上帝的懷抱。悔罪與救贖、生與死、人與上帝的關係成為其後期作品的主要議題。神學詩如此,《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亦是如此。
在1623年的倫敦大瘟疫中,多恩不幸罹患重病,《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則記錄了他病情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也記載了他病中複雜緊張的整個精神歷程。多恩本人對此次寫作的認識在書前的獻詞中有一個清楚的說明,對讀者理解本書頗有裨益:第一,這並非屬於個人創作,是“上帝通過我的口誦出這些祈禱”,書寫的是上帝之辭;第二,這是對《聖經·以賽亞書》中描述的好國王希西家的效仿。據說希西家得病將死,在病榻上他向上帝禱告,上帝從而增添了他15年的壽命。病癒後的希西家著文歌頌上帝神恩。“向好國王學習,也是上帝的誡命”。因此,在多恩看來,這是一次效仿希西家的神聖書寫,遵循的是上帝的旨意。作品完成後,多恩很快以教長身份將其公開出版,並題獻給查爾斯王子(即後來的查爾斯一世)。由此,作品的意義就不僅僅是多恩個人的宗教冥想與祈禱,也是多恩向王室感恩效忠的行動,更是作為聖保羅大教堂教長向民眾的一次公開布道。這些使得這部本來極具私人化的精神自傳同時具有了開放性的公眾色彩。
作品鑑賞
《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共有23章(篇),每一章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思考”(Meditation)、“自我勉勵”(Expostulation)、“禱告”(Prayer)。“思考”部分是對由病引發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深思和反省;“自我勉勵”是作者與上帝的對話,其中既有娓娓的傾訴、也有約伯式的質問,更有痛徹心扉的懺悔;“禱告”主要是向上帝感恩和祈禱。雖然多恩本人不認為這是一次文學創作,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宗教神學及心理學上的突出價值,《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在文學性上絲毫不比成就多恩玄學派大師詩名的詩歌創作遜色。
與傳統祈禱文學相似,多恩將身體的罹病視為精神染疾的象徵。他依靠象徵和隱喻,平行地記錄和思考自己在肉體和靈魂兩個層面的患病和得救過程。他不僅將一個病人的全部心理活動纖毫畢露地加以描述,更是將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隱喻成為上帝對其靈魂的一次探訪、一次拯救。期間多恩的精神生活隨著病情的走勢在生死邊緣起伏跌宕,肉體上的痛苦刺激著他折磨著他,伴隨著對苦難體驗的步步加深,他的思考也愈發尖銳深邃。他思考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人的處境、靈魂與肉體、孤獨與恐懼、時間與規律、苦難與死亡……這一個個極具哲學內涵的概念看似紛繁蕪雜,最終都指向一個終極問題:“人怎樣才能獲得救贖?”
多恩的思考沿著這個問題不斷地深入、拓展,心境由起初的緊張、不安、恐懼逐漸走向寧靜、平和、喜悅。《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一開篇,多恩就對人自身、人的危險處境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多恩看來,同時擁有肉身和靈魂的人在宇宙中處於一個特殊的位置,靈魂嚮往天國,肉身則奔向塵世,人就好比一顆流星懸置在天國和塵世之間。顯然,多恩對人的認識來自於西方古老的“存在之鏈”理論,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自身的普遍認識。然而,人的可悲在於“肉身不用推力朝著塵世墜落,靈魂沒有幫助就無法奔向天國”。人的二元性使人分裂痛苦,處境艱難。一方面,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想使多恩像哈姆雷特一樣誇讚“人是塵世間萬物之靈長”,擁有上帝的呼吸,擁有靈魂,擁有自由翱翔的思想;但另一方面,文藝復興末期瀰漫英國的悲觀憂鬱情緒,同樣使多恩發出與哈姆雷特相似的悲嘆:“人雖為萬物之靈長,實際上何其渺小”,“幾乎沒有什麼不可以用來殺死一個人:一根細繩,一塊皮革就行”,“人痛飲不幸,對幸福卻只能淺嘗輒止——”,“除了不幸,人沒有別的圓心,人被不幸的圓心所限定,只有在不幸的圓心,人才有把握找到他自己”。人活在世上總是被各種誘惑包圍,難以潔身自好。回想自己荒唐的青春歲月,多恩深感自己罪孽深重。他努力地悔罪、禱告,希望能夠得到上帝的救贖。在這段他以為自己必死的日子裡,多恩反覆思考死亡對於人的意義。憑著對上帝無限的謙卑、敬畏和虔信,多恩最終戰勝了對死亡的恐懼,達到了內心的平和。多恩相信,伴隨著肉體消亡的同時是靈魂的升華和再生:“我更願意在你的憐惜中死去,並藉此與那為我而死的耶穌融為一體”;“籍助死亡,他被帶到你身邊,並且在你身邊擁有難以言喻的幸福”。這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和期盼無疑給這部一直籠罩在死亡陰影下的作品增添了一些亮色。
創作手法
在創作手法上,該書最鮮明的特徵無疑是象徵和隱喻,這也是多恩自覺的追求,在他看來這是對上帝的模仿。在《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的第19章,多恩這樣讚美上帝:
你也是象徵的上帝、隱喻的上帝;你的話語充滿了形象和比喻,是四通八達的航線,是遍布大地的旅程,通向深遠而珍貴的隱喻;你的話語充滿張力,意蘊廣大,宛如綴滿比喻的簾幕;你的話語是誇張手法的天穹,充滿了如此和諧的雄辯、如此幽遠和含蓄的表達,它們是如此不容申辯的勸說、如此有說服力的誡命;它們甚至柔醇如乳汁,同時又強勁如肌腱;你的話語中應有盡有;如果說任何瀆神的文字看起來像毒蛇的種子,那么你的話語就是飛翔的鴿子。
這是對上帝之辭《聖經》的由衷讚美。作為象徵和隱喻寶庫的《聖經》正是多恩創作《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的原型文本。《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中的23篇祈禱文處處指涉聖經,多恩不停地援引聖經原文來闡明自己的信仰。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傳達的是上帝的旨意和啟示,因此《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既是多恩的獨白,也是與上帝的對白,是人與上帝的心靈交通,上帝一直存在於文本之中。
象徵和隱喻的創作手法不僅體現在《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的思想內容上,在形式結構上也有鮮明的體現。前者一目了然,多恩在19章的“自我勉勵”部分也有清楚的示例;至於後者,多恩在第14章也做了說明。他將自己的這次生病過程比作上帝對自己歷時七日的造訪,第七日是安息日,因此多恩的這次病程及精神漫遊實際歷時六日,多恩指明在此“一日如一周”,這樣就與多恩真正的大約六周的患病時間完全相符了。據約翰·彼得·庫斯佳的研究,《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全書23章正是以這樣的象徵性結構進行編排:第1-3章(第1日)、第4-9章(第2日)、第10-15章(第3日)、第16-18章(第4日)、第19-21章(第5日)、第22-23章(第6日)。全書以病情的發展為依據劃分成六個日子,加上安息日,正好七日,不難看出,這是對上帝七日創世的隱喻。每章分為三個部分,則象徵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上述分析與多恩在第14章“自我勉勵”部分的說明細加比照,顯得甚有說服力,讓人不得不佩服多恩的匠心獨具。以多恩在第14章中對第4日的描寫為例:“第四天是我就此消亡解體的一天和重生的一天。……是我禁食的日子,是我毀滅之盛宴的前夜”。多恩直言這是個死亡的日子,與第16-18章的“死亡”主題完全相符。這三章正是作品的高潮所在,只消瀏覽一下這三章的標題就可以心領神會:第16章“耳邊傳來教堂的鐘聲,那是我在他人葬禮上為自己悼亡”;第17章“鐘聲為別人溫柔鳴響,他告訴我:你必死”;第18章“鐘聲響起,他告訴我,我已死”。《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多恩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並馬上出版的,但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恩並非任憑思緒天馬行空,《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也絕非多恩一揮而就之作,相反,多恩對它進行了精心的構思與編排,從而使《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從內容到形式都不愧為隱喻的文本、象徵的文本。
《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在很多方面都與多恩的“敬神十四行詩”(Holy Sonnets)非常相似,無論是悔罪與救贖的主題還是象徵與隱喻的創作手法,二者之間根本的區別也許只是散文和詩的文體差異。可以說《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就像是“敬神十四行詩”的散文擴展版,只是前者的內容更系統些、性質更公眾化些,後者是多恩完全寫給自己的,私密性的東西保留得更多些。
作品評價
《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文藝復興時代傑出玄學派詩人多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西方哲學和詩歌著作中具有極高地位,思想深刻,影響深遠。文章不僅具有高度的美感,強烈的理性,而且用了奇特的比喻,多變的格律等,具有"玄學派"獨特的詩歌特色。該書除了宗教神學、心理學上的突出價值之外,該書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該書中譯本的出版,對多恩散文在中國的接受和多恩研究在中國的進一步深入具有極大的意義。
瑪麗·阿莎格尼認為這是多恩最成熟、或許也是最複雜的作品,“也許超越了多恩的其他經典,在這部作品中,詩人多恩和傳道者多恩達到了統一”。托馬斯·J·莫日塞也稱讚《喪鐘為誰而鳴: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是“傳統基督教智慧和精湛的文學技藝的獨特混合”。雖然多恩是從信仰角度進行冥想,闡發的是宗教教義,但他的宗教思想是通過詩人的筆觸來傳達的,從而使這部作品和他的神學詩一樣成為英國祈禱文學中的佳作。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約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年),英國詩人、教士。莎士比亞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同時代英國同胞,與喬治·赫伯特和安德魯·馬韋爾同屬最偉大的玄學派詩人。與其他玄學派詩人一樣,多恩的詩作也運用比附比喻(conceits)(精巧、驚人的比喻),也從日常生活和廣博的學識中尋找意象。他不僅影響了他同時代的詩人,還影響到艾略特、約翰·克婁·蘭塞姆(John Crowe Ransom,)、愛倫·泰特(Allen Tate)等二十世紀時的詩人。
多恩早期創作愛情詩,如《歌與十四行詩》(Songs andSonnets)。很多詩作飽含機智、嘲諷,也有些詩作表現出柔和與深情。多恩後期的作品帶有濃重的宗教和哲學色彩,表達了一個人對生死和局限性倍感困擾的思想。《死亡,不要驕傲》和《病中讚歌》(Hymn toGod, My God, in My Sickness)都是比較有名的宗教詩歌。多恩的散文作品也很出眾。《假殉教者》(Pseudo-Martyr)(1610年)批評了為信仰而死的天主教徒。在《突發事件的禱告》(DevotionsUpon Emergent Occasions)(1624年)中,以“沒有人是孤島”開頭的那一節很有名。他的布道也很受歡迎,被收入《布道詞》(The Sermons)一書(1640年、1649年、1660年出版)。
林和生,1954年生於四川樂山。1981年畢業於四川樂山師範學院數學系。現就職於四川省社會社科院,任該院文學所研究員。出版專著、譯著等多部,在報刊發表大量文章,主持多個專欄。其中包括專著《孤獨人格:克爾愷郭爾》、《悲壯的還鄉》;譯著《愛的藝術》、《論人的天性》;論文《文翁興學、科舉制與現代西方文官制度》等,曾獲“全國圖書金鑰匙獎”和“《書屋》讀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