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蒲州古城
蒲州古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境西南約17公里處黃河東岸,傳說中的舜都蒲板即此。引城始建於周時,以後屢有重建擴修,歷為州治府治,中唐幾為中都建制,為中國北...
地理位置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 布局特點 發展現狀 -
蒲州城
蒲州城位於山西南端黃河東岸,距古長安城三百餘里,它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兩千年的繁榮。歷史上的蒲州城絕非一個大藩重現存的蒲州古城,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60...
-
蒲州梆子
蒲州梆子,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蒲州梆子,因發源於古蒲州而得名。晉中和晉北稱之為“南路梆子”或“南路戲”,上黨稱...
歷史淵源 文化特徵 代表劇目 分布地區 傳承保護 -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是唐至明代的文化遺產,旅遊勝地。
蒲津渡遺址簡介 蒲州故城遺址簡介 -
蒲州[永濟古稱]
永濟古稱蒲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的核心區域,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這裡為“天下之中”。《路史》中記述:“柱所都蒲坂”,認為上古傳說中的農神,即烈山氏之子柱曾...
簡介 歷史沿革 縣名起源 蒲州村 -
蒲州故城遺址
蒲州故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為唐至明朝的遺址。津渡遺址對於中國古代橋樑史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蒲州古城則因為保存較好,在中國古代城市...
地理位置 歷史描述 歷史價值 -
唐太宗幸蒲州
《唐太宗幸蒲州》講訴了貞觀七年(633),太宗駕幸蒲州,刺史趙元楷徵令老年人穿黃紗單衣。準備在路旁迎接拜見皇帝。並大肆修飾官署的房屋。修整城樓來諂媚討好...
原文 翻譯 -
蒲津渡蒲州故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至明代古渡與故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黃河之濱。蒲津渡是著名古渡口,魯昭公元年(前541年)建浮橋。考古發掘的古渡...
信息 簡介 蒲州故城簡介 歷史 -
《登蒲州逍遙樓》
《登蒲州逍遙樓》是唐代詩人李隆基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唐睿宗[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662~716年),初名李旭輪、李輪,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龍朔二年(66...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