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獸葡萄鏡出現於初唐(公元6世紀晚期至7世紀晚期),流行於盛唐,即從唐高宗到唐德宗時期(公元7世紀晚期至8世紀晚期)。這個時期的銅鏡大量採用瑞獸、鳳凰、鴛鴦、花鳥、鸞鳳、葡萄等紋飾。瑞獸葡萄鏡是唐代最具特色的新鏡類,從史籍來看,葡萄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國引種成功的,當時的絲織物上就出現了葡萄花紋。唐代瑞獸葡萄鏡的出現表明了當時已大量種植葡萄並盛行以其飾紋,手工藝匠人們把漢代銅鏡流行的瑞獸紋飾與葡萄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突破了傳統的規矩格局,創造出了活潑、開放、富於變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裝飾圖案,從而揭開了唐代銅鏡以花鳥為主題紋飾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