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寨

唐王寨

唐王寨,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名,在唐朝時期是戰略要地,現為觀光的風景區。

簡介

在烏什縣和河南省內鄉縣各有一處地名叫唐王寨。

烏什縣阿恰塔格鄉薩爾別勒村境內,距縣城 27公里。因唐朝時期曾屯兵於此而得名。

河南省內鄉縣唐王寨在境內的馬山口鎮杏樹坪村。一因朱元璋八世孫襲封唐王而得名;另據傳唐朝秦王李世民在此躲避追殺,修築山寨,屯駐兵馬而得名。

烏什縣唐王寨

唐王寨,位於烏什縣阿恰塔格鄉薩爾別勒村境內,距縣城 27公里。唐朝時期曾屯兵於此, 山頂地勢險要,孤石矗立如柱或數石相架如門, 其他巨石如桌、如床、如椅、如龕、千奇百怪,氣勢雄壯,美不勝美,是天然風景區, 相傳在山頂藏有許多珠寶金銀,有好財者行至半山腰,風雨雷電交加、阻止前行,不敢強登,故寨中景觀知者寥寥。

河南省內鄉縣唐王寨

地理位置

唐王寨,位於河南南陽內鄉縣城東北33公里,系境內七里坪鎮和馬山口鎮交界處,馬山口鎮杏樹坪村內。

山門山門

唐王寨來歷

唐王寨,因明代末年唐王朱隸(聿)鍵曾駐此屯兵築寨.故稱唐王寨。《明史·諸王世系表一》載:“太祖二十六子、懿文太子外,皇子楠未封。成祖以洪武三年封燕王,後尊為帝系,不得仍列之藩封世次.其得封者二十三王.……曰唐定王徑。”明史·諸王世系表三》載:“唐定王徑,太祖庶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永樂六年就藩南陽府。十三年薨。”以後歷代嫡長子世襲唐王位。民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載:“朱隸(聿)鍵,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孫,祟禎中襲封唐王,國南陽。”清鹹豐初年.當地的人們重新修茸了山寨,名曰盪威寨,但人們多沿用舊名,現時山寨保存尚好,寨內仍保留有鐵炮一門。

另據相傳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迫於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的追殺,帶兵逃至筆架山。見此處山高險峻,易守難攻,遂在此修築山寨,屯駐兵馬。

唐王寨修築於筆架山中上部。繞山積石,借陡峭山勢,墊溝填壑,憑險築城。寨牆最高處達10餘米,最寬處也有10多米;低處在石崖上修築2米左右,窄處也僅2米左右。寨牆繞山約40公里。此寨奇特,寨中有寨。繞山從下到上有三道寨牆,可分為外寨、內寨、山頂寨。外寨有東、南、西、北四門。寨牆上設有觀察孔、射擊孔、排水孔、炮台等。寨內有石碾、石磨、石磙、石槽、磨刀石等遺存。有黑虎廟、白龍廟、飲馬坑等遺蹟。在唐王寨的外圍有叫“王圍場”、“馬蹄坑”、“跑馬嶺”、“鱉不躲”、“殺人坑”、“差信溝”、“通信溝”、“人馬崗”、“御花園”、“御花河”等相關地名,當地還有一種水果叫“唐王果”。1955年內鄉縣地圖,將筆架山易名為“唐王寨”。

價值與特產

如此宏大而完整的古寨遺址,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這裡環境清幽,山美、水美、景色宜人,算得上一個旅遊佳地。加之與內鄉寶天曼、七星潭、天心洞、聖垛山、雲路山等景點相連,更具開發價值。 該山呈東南、西北走向,長6公里,寬5. 5公里,海拔1329米,山勢為三棱形狀,主峰高峻,懸崖陡峭,以下漸坡延伸。山體岩石為燕山期花崗岩組成。距今1.40-1.95億年。山上盛長漆、桐、樺櫟、椴、揪、青槓、山榆等樹,並產天麻、金石斛、血參、山茱萸等上百種中草藥,為七里坪鎮中草藥材種植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