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治疆歷史

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龜茲、吐蕃、高昌、女國、石國遣使朝貢。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設安西都護府,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 唐高宗麟德四年(667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

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龜茲、吐蕃、高昌、女國、石國遣使朝貢。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遣昆丘道副大總管郭孝恪討伐龜茲,破都城,郭孝恪自留守,龜茲國相那利率眾遁逃。那利等率眾萬餘,與城內降胡表里為應攻郭孝恪。郭孝恪中流矢死,將軍曹繼叔收復都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設安西都護府,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
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唐軍占領高昌,於該地置西州,又於可汗浮圖城(今吉木薩爾)設庭州;同年在高昌設安西都護府,後遷至庫車,改置為安西大都護府。在之後的二十年間,唐軍發動了對西突厥的一系列遠征,在657年西突厥徹底投降,670年安西四鎮被吐蕃攻占,693年武周再次占領。702年在庭州設定北庭都護府,後又升為北庭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東部地區的軍政事務,而安西大都護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唐玄宗開元年間,曾在兩大都護府之上設磧西節度使,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非漢民聚居區,則設定羈縻府州。同時,還在龜茲于闐疏勒碎葉(一度是焉耆)設軍事建制,史稱安西四鎮
唐高宗麟德四年(667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安西四鎮。上元中(675年)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名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