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後期
唐代後期出現的用於盛酒和斟酒的注子也和茶具中的茶瓶不易區別。它們的器身都象壺,有把手和管狀流。唐銅官窯出土的此類器物上有題“陳家美春酒”、“酒溫香濃”等字句的,自應是酒注。西安唐太和三年(829)王明哲墓出土的底部墨書“老?家茶社瓶”,則應是茶瓶了。
宋代
宋代整套的茶、酒具各成體系,互不混淆。宋時已不使用酒樽,貯酒用小口長身的長瓶(京瓶),如安徽六安九墩塘宋墓出土的長瓶上有“內酒” 2字,上海博物館所藏宋代磁州窯長瓶上書“清沽美酒” 4字。飲用時,要先將貯在長瓶里的酒倒入酒注。這時酒注的流已較唐代加長,但流均出自器肩,因為酒注肩部以下要套在注碗中,碗內盛熱水給酒加溫。然後再斟入酒台子上的酒杯。酒台子形如托盤,但盤心有突起的小圓台,酒杯置於圓台上,二者合稱“台盞”。山西忻縣宋墓出土有銅台盞。江蘇鎮江、句容及江西南城、婺源等地的北宋墓中出土有成套的酒注、注碗和台盞。安徽宿松出土的宋代白瓷酒注和注碗均飾以蓮瓣紋,酒注的蓋上塑有立獅。故宮博物院也藏有宋代的瑪瑙台盞。
宋代飲酒還用盤盞。四川廣元古墓灣宋代石板墓的浮雕中,帶注碗的酒注和配套的酒杯均放在淺盤裡,其實物在湖北 麻城宋墓中也有出土。北京齋堂遼天慶元年(1111)墓出土的木棺繪畫與宋陳居中《文姬歸漢圖》軸中,進酒者亦手捧盤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