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流程
古代的冰燈製作,是很講究技巧。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為了延長展出壽命,有的還“以礬入冰”或“以礬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燈“至二三月間方冰燈之萬馬奔騰解”。至於製作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呈奇獻巧。《國朝金陵詩征》中寫新疆巴里坤的冰燈“廣長十餘丈,其內山原、樓閣、玉屏、石壁、几案、人物悉搏冰為之,照以燭。”《吉林紀事記》記載當地的冰燈是“鏤八仙、觀音等象於薄片,裁以作燈,夜燃燭放光,幾如刻楮之亂真,其巧誠為不可思議”。
冰燈的製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的工藝流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里,先從松花江里造出可塑性強、抗壓強度與一般材料相差無幾的堅冰,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用電據破成不同規格的冰料,再用木工使用的刨子、扁鏟等工具加工成冰磚或冰配件,以水為粘合劑,製造出巍峨的冰建築和精巧的工藝品造型,晶瑩的冰雕就這樣誕生了。
冰雕 ,是一種以冰為主要材料來雕刻的藝術形式。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樣,冰雕也分圓雕、浮雕和透雕三種。 因為材料的可變性和揮發性,冰雕表現出了許多難點。要仔細選擇適合冰雕的冰。理想的冰應該由純淨的水製成,這樣才有很高的透明度,還有包含儘量少的氣泡。冰雕時溫度和速度也需要考慮,以避免凍的融化。 如果不是在嚴寒地帶做冰雕,通常需要到大型冰庫里去雕刻。因此在熱帶地區,冰雕是不常見的。 冰雕塑與其他材質的雕塑一樣,講究工具使用、表面處理、刀痕刻跡,但由於它材質無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線的作用,故此雕刻出的形象立體感不強,形象不夠鮮明。為了彌補這一缺陷,造型時採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強調體面關係,突出形體基本特徵,力求輪廓鮮明,在此基礎上,精雕細刻,或者實行兩面雕刻,使線條互相相交,雕痕縱橫交錯,在光線反射作用下,尤顯玲瓏剔透,從而取得遠視、近視俱佳的觀賞效果。
冰雕種類
(1)圓雕:又稱立體造像,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完全獨立的可以四面欣賞的冰雕。
(2)浮雕:即淺雕凸雕,在實體的表面上雕刻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也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雕塑藝術。
(3)透雕:鏤空浮雕的背景,它介於圓雕與浮雕之間,空間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