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並有三種方言,彼此差異很大,不能互相通話。過去一直沒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多在祭祀、節日、婚喪等隆重的場合由“米谷”或是老年人唱,如《創世紀》、《祭祀歌》、《祭龍規矩歌》、《老人安葬歌》、《討媳婦的歌》等都這一類。調子莊重嚴肅、低沉緩慢,歌時由一人主唱,唱完一小段,周圍聽眾接唱合聲。這種合聲有固定格式,常常配上“蘇呵——依——蘇”之類的聲音,既表達歡樂的情趣,又起著助興的作用。“阿其古”是生產勞動時唱的歌,只能在山野田地里唱,可譯為《唱山歌》。它主要是歌唱愛情和生產,而以情歌為多。曲調有歡調、悲調、放牛調、花花調等。以男女問答式的對唱為主,也有獨唱。由於是在山野中唱,聲音比較嘹亮高亢。